<p class="ql-block">静水深流:退休老伴的十六年京华耕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五载春秋,十六年京华。当很多退休老人享受着执牌谈笑、游历山水、聚会欢宴时,我的老伴却选择了一条生活与“闲适”二字无缘的路。</p><p class="ql-block"> 十六年前,当得知女儿怀孕的消息后,老伴便毅然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彼时女儿女婿都在京城打拼,偌大的北京城,通勤距离动辄数十里,小两口每日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老伴的到来,让这个双职工家庭终于有了温暖的依靠。</p><p class="ql-block"> 每日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老伴就已穿梭在菜市场的人流中,精心挑选着最新鲜的食材。她总说:“年轻人上班辛苦,回到家能吃上口热乎饭,比什么都强。”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协奏曲,房间里一尘不染的整洁,都是她无言的爱意。电话里我常劝她别太劳累,她却总是笑着说:“趁现在身子骨还硬朗,能帮孩子们分担些是福气。”</p><p class="ql-block"> 女儿孕期的每一次产检,老伴都如影随形;分娩时的产房外,她彻夜未眠。当第一声啼哭响起,她眼中闪烁的泪光,映照出三代人血脉相连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十六年光阴荏苒,那个襁褓中的婴孩已长成翩翩少年。从哺乳喂养到蹒跚学步,从幼儿园门口的翘首以盼到小学放学路上的欢声笑语,老伴用银发记录着成长的年轮。她不仅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更注重品格的塑造:饭桌上的礼仪教养,待人接物的真诚谦和,"谢谢"与"对不起"的恰当使用,都在日常点滴中潜移默化。</p><p class="ql-block"> 如今,看着外孙挺拔的身姿和明亮的眼眸,老伴常说:“培养一个知书达理、心怀家国的孩子,就是我们这些老人家能给国家做的最实在的贡献。”这份朴素而深沉的家国情怀,不正是中国千万普通家庭最动人的写照吗?</p><p class="ql-block"> 老伴的志愿服务远不止于家庭这一方天地。多年来,她先后在东城区台基厂社区和城市副中心朗东社区担任治安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着"退而不休"的精神。每逢重大节日和国家外事活动,无论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总能看到她佩戴红袖标的身影——时而伫立在台基厂北口东长安街的岗位上,时而又穿行于副中心朗清园社区的街巷楼道间。特别是在我们迁居通州城市副中心的第一年,面对台基厂社区治安志愿者人手紧张的情况,她依然坚持每逢排班就往返两个多小时,风雨无阻地回到原社区值守。</p><p class="ql-block"> 在社区公益的广阔舞台上,她始终保持着热忱的投入。无论是老年人健康讲座、开展禁毒宣传日活动,受邀配合朗诵艺术团的演出、还是举办邻里节庆典,这些没有报酬的工作她都倾注了全部心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朗东运河缘舞蹈队的队长,她不仅将社区里热爱舞蹈的退休老人凝聚在一起,更经常与舞蹈老师探讨编排新节目。那些歌颂党和祖国的舞蹈作品,在节庆舞台上绽放光彩,为社区文化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退休了还这么拼图什么?”面对这样的疑问,她总是报以温和的微笑:“这里也是我的家啊。”这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对“家园”最深刻的理解——泱泱大国,不正是由千千万万这样的小家与社区构筑而成的吗?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人最不平凡的坚守,也读懂了“老有所为”最生动的注解。</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她七十五岁生日前夕整理这些年的照片时,这些年记录了不少她在不同场景中忙碌的背影——厨房里、社区活动室、马路上和胡同里、舞台上,那年迈却始终挺拔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这十六年的坚守,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牺牲,而是一个普通中国老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在她的观念里,退休不是生活的休止符,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奉献。她常说:“能干活是福气。”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传统中最珍贵的品质——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精神寄托,是连接个体与家国的纽带。</p><p class="ql-block"> 在老伴七十五岁生日到来之际,我想,最好的礼物莫过于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依然有人用默默奉献的方式诠释着家国情怀。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十六年如一日的坚持,织就了一张温暖的社会网络;她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爱国,始于对身边人的关爱;真正的奉献,见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向所有像老伴这样默默耕耘的老人们致敬。正是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弯曲的脊背,托举起了中国家庭的温暖,构筑了社会和谐的基石。他们的故事或许不会被历史书记载,但正是这些平凡而坚韧的生命,维系着中华文明最本真的精神血脉——那便是将家之小爱,延伸为国之大爱的情怀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旅京十六年</p><p class="ql-block"> 三千里外故园遥,</p><p class="ql-block"> 十六秋霜染鬓梢。</p><p class="ql-block"> 带大外孙新竹长,</p><p class="ql-block"> 归舟梦里旧溪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写于朗清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9国庆60周年于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2021年东城台基厂</p> <p class="ql-block">从葫芦妈怀上葫芦宝起,十六年如一日,照料到葫芦宝上高中</p> <p class="ql-block">参加社区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5年天安门城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