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大石窟

丰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四大石窟从历吏年代、艺术特色及保护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历史顺序:莫高窟(366年)→云冈石窟(453年)→龙门石窟(493年)→麦积山石窟(后秦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艺术特色:莫高窟侧重壁画、云冈体现多元文化融合、龙门以石刻技艺闻名、麦积山以泥塑见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保护现状:四大石窟均实施严格保护措施,如莫高窟限流开放、云冈数字化修复等,近年由敦煌研究院统筹管理部分石待领取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四大石窟 千年艺术,敦煌领跑。中国四大石窟为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丶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它们以历史价值、艺术成就和文化遗产地位著称,但并无官方排名,通常按开凿年代或影响力综合考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石窟开发在沙漠高处的石崖上,所以取名“漠高窟”,古汉语中“漠”与“莫”通用,后来就叫成“莫高窟”。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只有几厘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座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风景秀丽的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泛称龙门,沿用至今。是闻名中外的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这一。龙门石窟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精雕细琢的数十尊的佛像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山壁上,生动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诸方面特征,显示了古代雕刻艺术的极高成就。据1962年龙门文武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麦积山,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1500余年。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麦积山以形似麦垛而得名,石窟即开凿于山崖之上,麦积山石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原本互相连属,唐开元年间当地地震,遂将石窟分为东、西两崖,中间部分蹦毁。麦积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第4窟创延北周,又称上七佛阁,为麦积山最为精彩的一窟。窟内第1-5龛龛眉上的五组飞天,为我国古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