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诵读感言:这篇散文是徐志摩这位才子的经典代表之作。它用细腻而又真实的笔触再现了自然风光,是那样的温暖、舒适、恬静,画面感极强,每一位读者都仿佛置身于那美景,美味,美的气息中,感谢两位才女班长为我们精心挑选和推荐的这篇如诗如画的散文。谢谢🙏🙏🙏</p> <p class="ql-block">诵读:悠悠然</p> <p class="ql-block">《翡冷翠山居闲话》(节选)</p><p class="ql-block">作者:徐志摩</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澹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p> <p class="ql-block">注意的字音:</p><p class="ql-block">澹:dàn</p><p class="ql-block">摩挲:mó suō</p><p class="ql-block">蔼:ǎ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品解读:</p><p class="ql-block">《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徐志摩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写于1925年,全文共五段,我们选取的是第一段。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意大利佛罗伦萨(翡冷翠)的山居时光,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的迷恋与对自由的向往。</p><p class="ql-block">一、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文中勾勒了山林、阳光、风息、空气等意象,用视觉、听觉的感官描写,将翡冷翠的秀美风景串联成流动的画卷,展现自然的纯粹与生机。</p><p class="ql-block">二、自由之思:</p><p class="ql-block">他的“散步”看似随意的行走,实则是精神的漫游,不必规划路线,脚随心走,处处弥漫着一种无目的的自由气息,呼唤回归本真的自我。</p><p class="ql-block">三、语言风格:</p><p class="ql-block">徐志摩擅长用诗化语言营造意境,简洁短句与细腻描写结合,使文字兼具节奏感与画面感。而“风息、水气”的拟人化表达拉近了人与万物的距离,增强了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朗诵指导:</p><p class="ql-block">一:整体语调应舒缓流畅,如行云流水,契合散步时悠闲惬意的状态。</p><p class="ql-block">二:在描述景物转换时注意停顿和节奏,给听众留出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三:情感表达上充满向往与喜悦,读出期待与欣赏之感。</p><p class="ql-block">四:关键词语加重读音,突出画面感和情感重点,但须避免低沉或过于厚重的音色。</p><p class="ql-block">五:注意气息与语句的配合,结尾的处理应余韵悠长,给人以沉浸其中、回味无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讨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济南号”邮政飞机北上,途中因大雾弥漫,飞机触山,不幸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网络,谢谢莅临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