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后的日子就像指缝里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一晃走在了奔七的路上。从前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风里来雨里去都不打紧,如今腰弯了、腿沉了,才慢慢咂摸出滋味:皱纹里的笑 是儿女给的底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社会上人们常把女儿比喻为“小棉袄”,强调其体贴、温暖的情感特质。儿子常被比喻为“皮夹克”,突出其保护性特质。这种比喻既包含对男性角色传统认知中的责任感,也隐含对子女成长后独立承担家庭责任的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幸运的是,当年我们超生被处罚后,有了“小棉袄”,又添了“皮夹克”。如今小棉袄体贴温馨,皮夹克也过了不惑之年。我们老两口看着成熟了的儿子,真像冬日穿上的皮夹克,看着硬挺,实则暖和,穿上心里非常踏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几天儿子领着孙女回来,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孙女和儿子简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眉眼间的神态,连嘴角扬起的弧度都一模一样,仿佛时光倒流,当年那个小皮夹克又站在了我们面前,带着青春的朝气,也带着血脉传承的奇妙,让我们心里暖烘烘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这张泛黄照片,四十多年前的 “小皮夹克” 一下子鲜活起来。那时他举着物件的憨态,和如今孙女眉眼似复刻,岁月流转,血脉里的模样没变,当年的调皮捣蛋、懵懂可爱,都成了记忆里暖烘烘的宝藏,这跨越时光的相像,把家的故事,牢牢串在了一起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家在农村,生活贫困。我们忙于生计哪像现在的孩子那样照顾?大他一岁的女儿天天领着他上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儿子回来高兴的跟我说“爸爸,我当班长了”。我高兴的问了一句“那么多同学能听你的吗?”儿子郑重的告诉我“我们班的同学我都能揍哭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子上初中那年我做了开颅手术,术后恢复期,儿子每天扶着我散步,又稳又轻,一步一步前行,我望着他还没有长大的身躯,想起他幼时学步我搀他的模样,恍惚间,这孩子就从需要我护着的小不点,长成能为我遮风的墙。心里酸溜溜又暖烘烘,酸的是自己老了要靠孩子,暖的是这血脉里的疼惜,一辈辈,倒着流也这么滚烫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子和女儿同一年考上大学,我大病初愈。在校时儿子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每天在学校守着计算机教室值班到到深夜,每月那八十元,是他用熬红的眼、酸麻的腿挣来的,却总说 “够花” 。这哪里是钱啊,是他把青春熬成糖,甜了岁月,暖了家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子在学校是学生会的干部,被党组织培养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本应继续学习,他考虑家里的状况,没有去读研,那放弃的不是深造机会,是把自己掰成两半,一半托举梦想,一半稳稳接住家的重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毕业后儿子独创京城,在央企的勘察设计院工作稳定后,与对象把单位独身宿舍布置成了新房,这时候才打电话:“爸,妈,我们自己买了点便宜又好看的装饰品,把宿舍收拾得可温馨啦!” 听到这里,我们眼眶不禁有些发热。这孩子自毕业以来,没向我们要一分钱,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人生大事给办了,心里满是感慨。曾经那个在我们怀里撒娇,走路还跌跌撞撞的小男孩,早已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够独当一面,自己撑起一片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体谅我们的辛苦,不想给我们增添负担,这份懂事和担当,让我既骄傲又心疼。骄傲的是,我们的儿子真的长大了,有能力规划自己的生活,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心疼的是,他独自承受了那么多,在该依靠父母的时候,却选择了自己咬牙坚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 “皮夹克” 不仅厚实保暖,还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给爱人一片安稳的天地,这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享用家里的豪华按摩椅,我和老伴儿心里暖烘烘的,那是儿子儿媳给置办的。孩子在外地工作,我和老伴总担心他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适应不了新环境 。孩子每周都打电话或微信中嘘寒问暖、叮咛嘱咐我们吃好喝好,保重身体。每年他们都抽出时间回来看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疫情期间,老伴我俩也发烧了。我俩心里很害怕,儿子在电话中鼓励我们的话让我们心里托了底。随后儿媳妇高价购买的口罩和药物邮寄了过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媳妇很贴心,每逢节日或者我们生日都给我们寄礼物、有时邮寄应季水果等。衣物都是挑当季最新款,尺码也拿捏得刚刚好。常用药和补品更是从不间断,她总在电话里叮嘱:“爸妈,你们年纪大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们老两口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有这样贴心的孩子,日子别提多踏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年儿子回来时看我俩攃玻璃舍不得花钱雇人,走的时候就在网上拍了个几千元的擦玻璃机器人,他没到家我们就收到了。那小东西在玻璃上“嗡嗡”跑起来,带着抹布转来转去,连窗缝里的灰都蹭得干干净净。我瞅着它灵活地爬上爬下,想起儿子小时候我干活的时候跟在后面忙活,如今倒换他来心疼我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伴嗔怪着“又乱花钱”,笑着嘴角却没下来过。阳光透过清亮的玻璃照进来,落在机器人转个不停的小轮子上,也落在心里头,暖烘烘的,比哪回擦干净玻璃都敞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家的 “皮夹克” 没说过惊天动地的孝言,却把关心掰碎了,融进每一次归家的脚步、每一回贴心的照料里。看着他,才懂所谓 “皮夹克”, 原是岁月酿的酒,越久越醇,越品越觉—— 有这样的儿子,余生风也温柔,雨也顺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如今我们走在奔七的路上,老两口脸上的皱纹,早就不再是岁月刻下的累与愁。那里面盛着的,是看着"皮夹克"日渐挺括的骄傲,是知道身后有他的安稳,是无论何时想起,都能弯起嘴角的底气。这底气,比年轻时的青春年少珍贵,比存折里的数字踏实。这皮夹克是老两口晚年的暖炉,是整个家最沉的那粒定盘星,是日子里最踏实的那句"有我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