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好书|《追风筝的人》

准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书目 图书介绍 <p class="ql-block">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以1970年代的喀布尔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人性、友情、背叛和救赎的深刻故事。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儿子哈桑的友情,如同风筝一般高飞,却因一次关键的退缩而断裂。当哈桑为了守护象征荣誉的蓝风筝而遭受凌辱时,阿米尔选择了逃避,甚至栽赃哈桑偷手表,逼走了这位忠诚的伙伴。</p> 精彩书摘 <p class="ql-block">  1.“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p><p class="ql-block"> 2.“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p><p class="ql-block"> 3.“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p> 读书感悟 <p class="ql-block">  《追风筝的人》以1975年喀布尔风筝大赛和2001年重返阿富汗两条时间线,将个人救赎与国家创伤交织。文中有三个关键象征物:一是风筝,既是童年纯真的象征(蓝风筝代表父爱认同),也是救赎的媒介(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完成救赎)。风筝线的断裂隐喻着传统价值观的崩塌。二是石榴树,刻有"阿米尔和哈桑"的树,从开花结果到枯萎,象征最初纯真的友谊与后来背叛的毁灭。三是伤疤:哈桑的兔唇修复手术与索拉博的自杀伤疤,形成了“伤害-愈合”的意象循环。</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友谊的脆弱和救赎的力量,读到哈桑追风筝的片段时,我的眼睛总会酸酸的。故事里出现三次“为你,千千万万遍”撞进我心里。第一次是哈桑举着割断对手的风筝线,逆着寒风奔跑时喊出的承诺;第二次是司机法里德帮助阿米尔救孩子时说的,让阿米尔哭得喘不过气;最后一次是阿米尔对失去笑容的索拉博说出这句话,就像完成了一场迟到二十年的接力。</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部小说,我忽然明白那飘在空中的风筝,既是他们童年错过的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寻找的勇气。就像阿米尔最后被揍得满嘴是血也要保护索拉博,真正的勇敢不是永远不害怕,而是害怕时还能坚持去做对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追风筝的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它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过去,审视内心的阴暗面,也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寻求救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追回的“风筝”,它可能是欠初恋的一句道歉,可能是对父母没说完的谢谢,也可能是职场里那次该站出来却选择沉默的时刻。当我们敢于直面这些遗憾和愧疚时,才代表我们真正成长了,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光明。</p> <p class="ql-block">准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p><p class="ql-block">供稿:田 野</p><p class="ql-block">编辑:李 帅</p><p class="ql-block">审核:胡 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