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轮回里的得失辩证法

孝感天地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分享会【我的书柜】征文活动</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gwawyz?first_share_to=copy_link&amp;amp;amp;share_depth=1&amp;amp;amp;first_share_uid=358498826"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668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在广袤的河西走廊边缘,有一座名叫“沙泉”的村庄。村子背靠连绵的祁连山脉余脉,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牧民,早已习惯了风沙与命运的无常。老牧民巴图的故事,便像村口那棵百年老胡杨,在岁月的风沙里,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老智慧,长成了盘根错节的生命寓言。</p> <p class="ql-block">“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个经典成语典故,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指边塞一位老人丢失马匹后,看似是损失,却因马匹带回良马、儿子因骑马摔断腿而躲过征兵等一系列事件,展现出“一时的得失未必是最终结果,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好事”的哲理。而这样的生命哲思,不仅藏在古老的传说里,更在现实的土壤中不断生长。这便是在生命轮回里的得失辩证法——它并非简单的“坏事变好事”的乐观主义,而是深植于生活肌理中,对得失转化的清醒认知与从容接纳。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从来不是绝对的割裂,而是在时光流转中相互依存、彼此转化的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一同深入学习这个蕴含着生命轮回里得失辩证法的成语典故。“塞翁失马”的故事中,每一次“失”都暗藏着“得”的契机,每一次“得”也可能潜伏着“失”的风险:马走失是失,带回胡马是得;儿子骑马摔断腿是失,躲过战死沙场的命运是得。这种循环往复的得失转换,恰似生命轮回中福祸相依的常态,提醒着人们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次境遇的变迁,不沉溺于一时的顺逆,而是在无常中寻得内心的安定与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在巴西,21岁的弗兰基莲达·席尔瓦·赞波利·帕迪利亚正满心期待着腹中双胞胎的降临,怀孕9周的她,每天都在想象着两个小生命出生后的模样。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毫无征兆地击碎了这份平静——她突发了致命性的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沉痛地宣布:弗兰基莲达因脑损伤过重,已进入脑死亡状态。这个消息让她的家人悲痛欲绝,更让人揪心的是,检查同时显示,她腹中的双胞胎胎儿心跳依然清晰有力,生命体征稳定。</p> <p class="ql-block">“只要孩子还有希望,就不能放弃。”弗兰基莲达的家人做出了艰难却坚定的决定,希望能保住这对尚未出世的孩子。医生团队也立刻制定了特殊的治疗方案:既然弗兰基莲达的身体机能(如呼吸、循环等)还能通过医疗设备维持,就利用她的子宫继续为胎儿提供生长环境,尽可能延长孕期,让胎儿在母体中多发育一段时间,提高存活率。</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123天,成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医护人员每天都密切监测弗兰基莲达的生命体征和腹中胎儿的发育情况:通过呼吸机维持她的呼吸,用药物调节血压和心率,确保胎盘能持续为胎儿输送氧气和营养;定期通过超声波观察胎儿的生长指标,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甚至模拟母体活动,帮助胎儿在子宫内保持正常的发育节奏。</p> <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里,弗兰基莲达的身体就像一个“生命孵化器”,在医疗设备的辅助下,默默承载着两个小生命的成长。家人每天都会来到病床前,轻轻抚摸她的腹部,对着里面的孩子说话,仿佛这样就能传递力量。</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怀孕第34周时,医生判断胎儿的肺部发育已基本成熟,具备了宫外存活的条件。他们通过剖宫产手术,小心翼翼地从弗兰基莲达的子宫中取出了这对双胞胎。令人欣慰的是,尽管是早产儿,两个宝宝出生时体重分别达到了1.8公斤和2公斤,哭声响亮,各项身体指标都显示健康。</p> <p class="ql-block">当医护人员把两个裹在襁褓里的婴儿抱给家人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场跨越123天的生命接力,让两个小生命在母亲的身体里延续了希望,也让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绽放出了顽强的生命之光。罗曼·罗兰曾说:“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挫折是滋润花的养分。”弗兰基莲达的离去是无法弥补的失去,但她用生命最后的温度,托举起两个新生命的绽放,让“失去”与“得到”在生命的延续中完成了深刻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李娟(化名)布满细纹的脸上时,她总会下意识地摸向床头——那里曾放着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从蹒跚学步的稚童,到穿上大学军训服的少年,每一张都刻着她半生的牵挂。可如今,照片被她小心收进了抽屉最深处,像一道不敢触碰的伤疤。</p> <p class="ql-block">李娟60岁这年,唯一的儿子因一场意外骤然离世。那段日子,家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她常常坐在儿子的房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夜色漫过窗台,才惊觉自己忘了吃饭。丈夫默默陪在身边,两人却常常相对无言,只有眼泪知道彼此心里的空洞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日子总得过下去啊。”亲戚们轮番来劝慰,可李娟总觉得,生活的光好像随着儿子一起熄灭了。直到有一天,一直为她做心理疏导的医生轻声提议:“您的身体条件还不错,如果愿意,或许可以试试辅助生殖技术,再给自己一个希望。”</p> <p class="ql-block">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死水,李娟先是愣住,随即摇了摇头——60岁,早已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更何况是高龄产妇,风险大到她不敢想象。可夜里躺在床上,她又忍不住想起儿子小时候软软糯糯的哭声,想起他第一次叫“妈妈”时,自己激动得抱着他转了好几圈。“要是能再有个孩子……”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丈夫起初坚决反对,怕她身体吃不消,但看着李娟眼里重新燃起的微光,最终还是红着眼眶点了头:“只要你想,我就陪你。”</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路,比想象中更难。第一次做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失败了;第二次,好不容易着床,却在孕早期出现了先兆流产,李娟躺了半个月才稳住状况。每次去医院检查,她的手都紧紧攥着丈夫的衣角,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医生也时刻关注着她的身体:高龄导致的高血压悄悄找上门,她得每天定时测血压、吃降压药;子宫环境不如年轻女性,就通过药物调理,一点点改善;孕期反应格外强烈,吃什么吐什么,她就逼着自己小口小口地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孩子,我得撑住。”</p> <p class="ql-block">三个月后,B超单上出现了两个小小的孕囊,医生笑着告诉他们:“是双胞胎!两个宝宝都在好好长大呢。”李娟看着屏幕上那两个微弱却坚定的心跳,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一次,是带着希望的温热。</p> <p class="ql-block">孕中期,她的腿肿得像灌了铅,走几步就喘得厉害,夜里更是怎么躺都不舒服,丈夫就整夜整夜地给她按摩,帮她垫好靠枕。孕晚期,医生反复强调风险:胎盘老化、胎儿缺氧、大出血的可能性都比普通产妇高得多,建议提前住院观察。李娟住进了医院,每天数着胎动,感受着两个小生命在肚子里的动静,心里既紧张又踏实。</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预产期前一周,医生决定进行剖宫产。进手术室前,李娟紧紧握住丈夫的手:“一定能平安的。”手术很顺利,随着两声清亮的啼哭划破手术室的安静,医生抱着两个红彤彤的小婴儿走了出来:“恭喜,是一对女儿,体重都达标,很健康!”</p> <p class="ql-block">当护士把一个小小的婴儿放进李娟怀里时,那温热的小身子、软软的哭声,瞬间填满了她心里那个空了太久的角落。她低头看着女儿闭着眼睛吮吸手指的模样,又看了看保温箱里另一个安静睡着的小家伙,眼泪再次滑落——这一次,是失而复得的欢喜,是生活重新铺开的光亮。</p> <p class="ql-block">如今,两个女儿已经会咿咿呀呀地叫“妈妈”,李娟的家里重新有了笑声。她知道,儿子永远是心里的牵挂,但这对双胞胎女儿的到来,像一束光,照亮了曾经灰暗的日子,让她明白:即使经历过最深的失去,生活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悄悄埋下希望的种子。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李娟没有困在失去儿子的阴影里,而是带着对过往的铭记,勇敢走向了布满星光的未来,这正是对得失辩证法最生动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这些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故事,与巴图的经历遥相呼应,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理:生命的得失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一场充满未知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b>一、走失的枣红马</b></p> <p class="ql-block">巴图的一生,似乎总与“失去”绑在一起。他十七岁那年,家里唯一的劳力——父亲在一次暴风雪中为了找回羊群,永远倒在了戈壁深处。临终前,父亲把一匹刚满周岁的枣红马交到他手里,那马毛色如燃,四蹄矫健,是父亲用三头羊从邻村换来的,本想让它帮着家里拉车、放牧。</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后的第三个春天,巴图赶着羊群去戈壁深处找新草场。那天风很大,卷着沙砾打在人脸上生疼。他把枣红马拴在一棵红柳旁,自己则钻进避风的沙窝子清点羊数。不过一袋烟的功夫,等他出来时,红柳旁只剩下半截被挣断的缰绳——枣红马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巴图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那匹马不仅是家里最重要的牲口,更是父亲留给自己唯一的念想。他疯了似的在戈壁上奔跑,喊着马的名字,声音被狂风撕得粉碎。太阳落山时,他累得瘫倒在沙地上,望着天边渐暗的暮色,眼泪混着沙粒滚进嘴里,又苦又涩。</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母亲见他空着手回来,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没有哭,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巴图被风沙吹裂的脸颊:“丢了就丢了吧,人没事就好。这马通人性,说不定是自己找活路去了。”</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人听说后,有的惋惜,有的安慰,也有人暗地里说风凉话:“刚没了爹,又丢了马,这娃的命真苦。”巴图听了,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接下来的半个月,他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找马,走遍了附近的沙丘、戈壁,脚磨出了血泡,嘴唇裂得像干涸的土地,却连马的影子都没见到。那时的巴图还不知道,这场“失去”只是命运循环的开始,生活的剧本往往藏着出人意料的转折。</p> <p class="ql-block"><b>二、意外的归来</b></p> <p class="ql-block">就在巴图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月后的一天清晨,他被一阵熟悉的马嘶声惊醒。他一个激灵从炕上爬起来,冲到院门口,只见枣红马正站在院外的空地上,嘴里叼着一根红柳枝,悠闲地甩着尾巴。更让他惊喜的是,马的身后还跟着一匹母马,毛色是淡淡的栗色,肚子圆滚滚的,看起来温顺又健壮。</p> <p class="ql-block">巴图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冲过去一把抱住枣红马的脖子,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这次却是热的、甜的。母亲也拄着拐杖走出来,看到这一幕,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我说啥来着,这马通人性,它不是丢了,是给自己找伴儿去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枣红马那天是被远处的野马群吸引,跟着跑了。它在野马群里待了一个月,竟带回了一匹母马。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道贺,之前说风凉话的人也改口了:“巴图这娃有福气啊,丢了一匹马,回来两匹,还带了个‘媳妇’,这是老天爷补偿他呢。”</p> <p class="ql-block">巴图却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不是老天爷的补偿,而是生活的意外馈赠。他更加用心地照料两匹马,给它们喂最好的草料,夜里怕它们冻着,还在马棚里多铺了几层干草。栗色母马很争气,第二年春天就生下了一匹小马驹,浑身油光水滑,跑起来像一阵风。</p> <p class="ql-block">有了这几匹马,巴图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马能拉车,能帮着放牧,小马驹长大后还能卖掉换钱。他用卖马驹的钱,给母亲买了新棉衣,还请人把漏风的土坯房修了修。站在院子里,看着马棚里悠闲吃草的马匹,巴图常常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他知道,父亲若是看到这一切,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b>三、命运的玩笑</b></p> <p class="ql-block">日子就像村口的河水,不紧不慢地流着。巴图二十岁那年,经人介绍,娶了邻村的姑娘其其格。其其格勤劳能干,心地善良,进门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巴图的母亲也十分孝顺。两年后,其其格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阿古拉”,蒙古语里是“山”的意思,巴图希望儿子能像山一样稳重、坚韧。</p> <p class="ql-block">阿古拉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巴图每天放牧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儿子,用满是胡茬的脸蹭他的脸蛋,听着他咯咯的笑声,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母亲更是把阿古拉当成心头肉,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孩子,就是老天爷派来的福星。”</p> <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阿古拉三岁那年夏天,村里爆发了一场瘟疫,好几个孩子都病倒了,阿古拉也没能幸免。他发着高烧,浑身抽搐,巴图和其其格抱着他跑了几十里路,找遍了附近的医生和土郎中,却都束手无策。</p> <p class="ql-block">七天后,阿古拉还是走了。其其格哭得昏死过去好几次,巴图抱着儿子冰冷的身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地掉眼泪。母亲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头发全白了,整天坐在炕头上,望着窗外发呆。</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笑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沉默和悲伤。巴图把自己关在马棚里,对着那几匹马喃喃自语:“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爷要这么对我?先是爹,现在是阿古拉……”枣红马似乎听懂了他的话,用头轻轻蹭着他的肩膀,发出低低的嘶鸣。村里人又开始议论了:“巴图这娃,真是命苦啊,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还没长大就没了。”“之前丢马回来两匹,还以为是福气,现在看来,那福气是用儿子的命换的吧?”这些话像刀子一样扎在巴图心上,他甚至开始恨那几匹马,觉得如果不是它们,儿子就不会离开。</p> <p class="ql-block"><b>四、双倍的馈赠</b></p> <p class="ql-block">阿古拉走后的一年里,巴图像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眼神空洞,每天只是机械地放牧、干活,仿佛灵魂被抽走了一半。其其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知道,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真的垮了。</p> <p class="ql-block">一天晚上,其其格拉着巴图的手,轻声说:“巴图,我知道你心里苦,我也苦。可是阿古拉在天上看着我们呢,他肯定不希望我们这样。我们还年轻,还可以再要一个孩子,把对阿古拉的爱,都给这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巴图看着妻子红肿的眼睛,点了点头。或许是阿古拉在天之灵的保佑,或许是生活终于开始眷顾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半年后,其其格怀孕了。这次,巴图格外小心,不让妻子干重活,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有营养的食物,夜里常常惊醒,看看妻子有没有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接生婆抱着两个襁褓走出产房,笑着对巴图说:“恭喜啊,是一对龙凤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壮实着呢!”的时候,巴图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接生婆把孩子递到他怀里,他感受到那温热的小身体,听到那响亮的哭声,才猛地反应过来,眼泪再次汹涌而出。</p> <p class="ql-block">其其格躺在床上,看着丈夫抱着两个孩子手足无措的样子,虚弱地笑了。母亲拄着拐杖走到床边,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颤抖着伸出手,轻轻碰了碰他们的小脸,老泪纵横:“好,好啊……这是阿古拉回来了,还带了个妹妹……”</p> <p class="ql-block">巴图给男孩取名“阿古拉”,和之前的儿子同名,他觉得这是儿子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自己身边;给女孩取名“格日勒”,蒙古语里是“光明”的意思,他希望女儿能像光明一样,照亮这个家的未来。两个孩子的到来,像一缕阳光照进了这个曾经灰暗的家。巴图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眼神也重新焕发了光彩。其其格看着丈夫和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幸福。母亲每天抱着孙子孙女,嘴里不停地哼着古老的歌谣,仿佛又找回了生活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恭喜,有人感慨道:“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巴图丢了一个孩子,却来了两个,这是多大的福气啊!”</p> <p class="ql-block">巴图听了,只是笑了笑。他知道,生活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予,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夺走。失去的痛苦是真实的,但得到的幸福也是真实的。就像当年丢了枣红马,却迎来了更多的马;失去了阿古拉,却得到了两个可爱的孩子——这正是“在生命轮回里的得失辩证法”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专为那些因“失”而深陷痛苦的人而作,愿他们能从中瞥见希望的微光——要知道,“得”从来都与“失”相伴相生。文中如此真实的故事,如同天上的阳光照耀着这类人群的心,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重生。当真正懂得有失必有得的深意,便能重新攒起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驱散痛苦的阴霾,一步步从阴影中走出,奔向光明。此后,便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日子,也迎接那些即将走进生命的新人,活出属于自己的华丽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7月8日(星期二)</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