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楼:多为两层及以上的多层建筑,用于居住、储物或观景等,平面形状多样,有长方形、正方形等,屋顶形式丰富,如庑殿顶、歇山顶等。 </p> <p class="ql-block">台:高而平的建筑物,用土或砖石筑成,常作为建筑的基座,可单独成景,也可在上面建造宫殿、楼阁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亭:一般没有围墙,只有顶棚,由几根柱子支撑,造型丰富,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常作为园林景观的点缀,供人休息、观景。 </p> <p class="ql-block">阁:底部架空的多层建筑,一般平面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用于远眺、游憩、藏书、供佛等,屋顶多用攒尖顶。 </p> <p class="ql-block">榭:多建于水边或花畔,一般只有一层,建筑基部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水中,平面常为长方形,屋顶常用卷棚顶,常与亭、台、楼、阁等组合成景。</p> <p class="ql-block">坛:用于祭祀、拜天、祈谷等活动的高台建筑,通常为方形或圆形,周围有矮墙环绕,布局严谨,具有很强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舫:又称旱船,外形像船,多建于水边,下部船体通常用石头雕刻而成,上部船舱为木结构,分为船头、船身和船尾三部分,供人游玩、休息。</p> <p class="ql-block">廊:有顶的通道,通常连接各个建筑,起到遮阳、避雨、连接空间的作用,形式有直廊、曲廊、回廊等,墙壁上常设有漏窗、空窗等,增加景观的层次和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厢:指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一般为长方形,多作为辅助用房,如书房、卧室、客房等,与正房形成四合院或其他庭院式布局。 </p> <p class="ql-block">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也有小巧玲珑的形式,常建于高旷之地或临水之处,用于观景、休息,屋顶常用卷棚顶,给人以轻盈、通透之感。 </p> <p class="ql-block">斋:一般指书房或学舍,多为小型建筑,布局较为简单,环境清幽,用于读书、作画、修身养性等,常带有一定的私密性。 </p> <p class="ql-block">白塔:一种特殊的塔,多为藏传佛教建筑,塔身呈白色,外形为覆钵式,由基座、塔身、相轮、华盖等部分组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塔:通常为高耸的多层建筑,用于藏佛舍利、经卷或作为宗教纪念物,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造型多样,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等。</p> <p class="ql-block">庑殿: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之一,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四面坡,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看完这几张图和介绍,终于把楼、台、亭、阁、榭、坛、舫、廊、厢等中国传统建筑搞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