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几位热心的小学同学张罗着搞了个同学群,使得这些几十年未再谋面的小伙伴们,通过网络又相遇了。</p><p class="ql-block"> 线下的聚会后,同学们在网络上的交流也很密切。有位同学的家里种了棵杏树,结的果子个头很大,叫做“歇马杏”,一颗的重量接近100克,味道据说还不错。同学们纷纷下单,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跟着家门口的孩子们四处瞎跑,也常去偷摘别人家树上的果子,但经常吃到的是还未成熟的,酸涩的味道丝毫没有消减童年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去过几次新疆,对那里的瓜果印象深刻。每年几千小时的光照,使得水果的果糖量很充足,而“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温差,又利于果糖的贮存。至于相对干燥的气候,使得生长中的水果除保证必要的水分,没有多余的水分影响它们的口感。对于地处天山南麓的轮台,这样的地质条件使得那里生长的水果格外甘甜。</p> <p class="ql-block"> 轮台这个名字小时候就从古诗里听说过,像“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尤其是陆游的那首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还在大学同学相聚四十年的化工系同学聚会上引用过。</p><p class="ql-block"> 待到了轮台,一个南疆的小城并没有什么惊艳之处,倒是那里的水果引得我胃口大开,尤其是白杏、杏干,在新疆也很有名。离此不远的罗布人村寨很有特色,捕自塔里木河的鱼烤来让人不忍垂涎。</p> <p class="ql-block"> 说起杏子,也联想到父亲墓碑上的那副亲手撰写的对子,是对父亲一生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耕耘杏坛一生桃李遍天下</p><p class="ql-block"> 探索自然宇宙规律藏心中</p><p class="ql-block">杏坛传说是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泛指教育界,也是对父亲大学教授身份和他对太阳系行星轨道理论成果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甘肃敦煌的小白杏也很出名,叫做李广杏。当年去时恰逢6月中旬,杏子成熟的季节。与轮台的白杏当属类似品种,但味道上却略显逊色,内地市场上常有摊贩用这里产的白杏冒充轮台杏。</p><p class="ql-block"> 杏树在新疆非常常见,曾在伊犁的吐尔根见过漫山遍野的绵延300余公里的粉色杏花,也在新疆人待客的果盘里见过杏干。当年念书时,那个维吾尔女朋友也每次都给我带回葡萄干、杏干、沙枣等干果,甘甜里参杂着爱情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 自己的媳妇喜欢吃杏子,也就托新疆的同学邮寄了点轮台白杏。价格不算贵,但快递费用大约是杏子价格的2倍多。当挂着露珠的小白杏出现在家人的面前时,作为男人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而且小白杏中含量丰富的维生素B12、B17是公认的抗癌良药,太平洋岛国瑙鲁几乎没有发现癌症患者,就是与大量食用杏制品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