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熹微,我踏着沁凉的露意,奔向淮安平原上这枚唯一的突起。山色如洗,青翠直逼云霄,在坦荡无垠的绿野里,它好似造物主失手掉落的一枚碧玉镇纸,意外地镇住了这片无垠的平畴。</p><p class="ql-block"> 钵池山原名“钵池”,传说唐代僧人曾在此掘池化缘。山石皆坚硬的花岗岩,嶙峋叠压,如凝固的海涛。山间植物与岩石彼此纠缠,树根如龙爪嵌入石隙,倔强地在贫瘠中撑起一片苍翠。石阶上还留着昨夜的微凉,阳光却已穿过树隙,将光斑筛落于行人的肩头。几位身着紫色球衣的青年正沿石阶晨跑,衣上“浪里马”的队徽在光影里跃动,那是淮安苏超球队的象征,带着平原城市特有的蓬勃朝气。</p><p class="ql-block"> 不过十来分钟,峰顶已在脚下。赫然入目的是那座鼎立于方寸之巅的凤凰炼丹炉,青铜炉身覆满时光的苔痕,相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仙话正是由此炉火点燃。立于炉前,目光越过道观檐角,刹那间整座城市如画卷铺展眼前:远处楼宇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朝阳,近处绿树簇拥着建筑如绒毯上的斑纹;西北方奥体中心体育场弧顶泛着银光,那是浪里马队的主场,如同大地上另一只静卧的巨鼎,酝酿着凡俗的热望。城市轮廓在晨雾中淡出,竟显出几分仙境的缥缈。丹炉虽冷,然炉腹内仿佛还蕴藏着未熄的余温,一缕青烟自道观香炉中逸出,无声地融入城市苏醒的尘烟里。</p><p class="ql-block"> 此刻顿悟,这山丘虽无刺破青天之姿,却慷慨擎起了一方高度。凝望炉下人间,城市不再是扁平地图,而成了立体的微缩景观。炼丹炉的传说骤然被赋予新意——所谓“升天”,未必是超脱凡尘;立于这方寸之巅,凡俗烟火便已是人间真丹。球场鼎沸的欢呼与炉中不灭的传说,此刻在云端之上奇妙地融通:一种向上托举的力量,自古至今从未停歇。</p><p class="ql-block"> 下山路上,城市的市声渐渐清晰。方才山巅那片刻的宁静与辽阔,已如清泉注入心田。攀登的意义,原不在于征服的高度,而在于升降之间,获得一个超越平地的视点——这片刻的抽身远望,令我们看清了那熟悉街巷的来龙去脉。建筑广告屏正闪动着苏超联赛的预告画面,绿茵场上的奔跑与山道上的攀登,皆是城市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在山脚回望,山依然如一枚精致的碧玉镇纸,镶嵌于城市卷轴的开端。攀爬这座“淮安第一山”,不过区区十分钟,却仿佛按下了尘世的暂停键,让我得以在平凡中拔地而起,在喧嚣里觅得片刻的清凉与高远。下山之后,城市的节奏重新将我裹挟;但方才丹炉旁获得的俯仰点,已然成为我今日重新投入人海时,心底悄然升起的一抹微光。</p><p class="ql-block"> 这方寸之山,原不是为了刺破青天而存在,却正是为了让我们在平野之上能够抬头,在喧嚣之中得以喘息——它慷慨托起的并非神仙羽翼,而是凡人灵魂的重量。当炼丹炉的传说与绿茵场的呐喊在云端共鸣,我们终将明白:升腾的仙气,原就在这烟火人间生生不息的跃动之中。</p> <p class="ql-block"> 找半天是从老子塑像洞外侧的1号门进。</p> <p class="ql-block"> 很多进山口都给堵上了。</p> <p class="ql-block"> 原来山顶上有个炼丹炉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竟由此生产。</p> <p class="ql-block"> 钵池山高度多少?哈哈:38米。</p><p class="ql-block"> 山顶眺望大淮城市还是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 从2号门(东门)下山。</p> <p class="ql-block"> 根据最新权威资料显示,钵池山高度仅为38米。这座山体是2005年修建钵池山公园时依据历史记载仿造的,中心镂空,外形模拟古代钵盂的形态,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历史记载:原钵池山为自然形成的丘冈,因河水侵蚀形成独立山体,唐代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但具体高度无明确记载。据《钵池山志》描述,重建时参考了“盘纾凹曲,形如钵盂”的特征,最终设计为39米高(部分资料称38米,差异可能源于测量标准)。淮安市生态休闲游官方介绍(2025年)及公园管理方资料均明确标注为38米。山体经过多年植被培育,已成为鸟类栖息地,生态价值显著。钵池山公园占地1800余亩,水面占680亩,是淮安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作为道教文化遗址,公园内设有道教建筑群,并保留王子乔炼丹的传说元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目前钵池山公园河塘中荷花开的正艳,下山后顺便赏了荷花拍了照片,几天的高温今天降了二三度,下午还下了几滴雨,故今出门运动正适宜。本篇音乐选用最近苏超赛上常播的世界杯主题曲《Arhbo》,为苏超阿淮队和十三妹们加油呐喊助威。感谢您的阅读,祝您身心健康,全家幸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