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诗是月亮,可以照亮灵魂和梦想”,这是刘老师在讲课时说过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之所以主题用这句话,那是因为我的灵魂和梦想一直都是暗淡无光的,我想通过诗歌来照亮它。</p><p class="ql-block"> 七月的天是炎热的,但求学的路却不能停留,我对于诗词歌赋的热爱是从对诗人的崇拜转为喜欢又转为热爱的,就像这几个不平常的夜晚,总有叫不醒的梦。</p><p class="ql-block"> 光凭一腔热情还不够,还要系统的学习才行。机会来了,市诗词学会培训班在市技师学院正式宣布开班了,但名额有限,不是每个诗词爱好者都能参加的,我们县给了16个名额,我有幸被选中,成了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p><p class="ql-block">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明媚地洒向大地的时候,我已站在了培训班的门口,因为是带着满腔热情来的,脸上的汗水已经把“热情”毫不掩饰地暴露了出来,我边擦汗边签到领上房卡、包和资料,没去宿舍就直接进了教室。从发的培训资料上看到,这次培训的学员有共104人,都是从各县及市区选拔的,因为人多,大型会议室便代替了教室。</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除了本地的三位老师外,还特意从外地请了两位老师。一位是北京来的刘庆霖老师,他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另一位是省城来的杨守森老师,他是省学会的副会长。两位老师都是诗词界的“大佬”,有着很高的声望。</p><p class="ql-block"> 第一课是我县诗词学会的会长封学美老师授课,他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创作经验,编纂了《格律诗的入门与创作》,让初学者走进了诗词的大门,并开始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写过不少诗,大多是现代诗,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虽然自己的作品一直在追求意境的路上,但感觉比格律诗容易了不少。因为格律诗要求平仄、押韵、对仗、粘对等硬性指标,缺一不可。而且诗句还要有创意,有意境才行,否则就成了老师口中的“铁分体”和“关门体”了。</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自己也写格律诗,但缺乏系统的学习,没有严格按照诗的元素去写,到如今仍站在门外。封老师的课通俗易懂,对于写古韵和今韵的学员很有帮助。其实不论干什么,只有先打好基础才能去搞上层建筑。</p><p class="ql-block"> 《学诗——作诗——改诗》是王爱军老师的讲义。她把自己学、作、改的亲身经历传授给大家,并把自己的几首绝美诗与大家做了分享、讲解。梁周泉老师讲的是《填词必得》。我在作词方面存在短板,虽然读的词不少,却不尽人意。梁老师的课如同一双有力的大手,把虚掩的门彻底打开了,里面有你想要的东西,任你挑选使用。</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诗词教育进校园签约仪式暨诗词培训班开班仪式”。有一个环节是校园采风活动,走进技师学院的技术比武车间,走进智能制造的车间……让你看到了当代年轻人的工匠精神,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天的课是刘老师和杨老师的课,讲的同样精彩,《诗词中的力量与法门》与《诗与诗歌的创作》。这两个讲义就不一一赘述了。他教给我们的是在会写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华,让诗更有意境,更有可读性,希望大家尽快脱离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达到道德境界甚至天地境界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市诗词学会的尚观华书记最后的总结发言语重心长。他对学员的要求,对我市诗词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想通过继续学习和征文等形式,让我市的诗词文化能够真正发展起来,体现出它勃勃的生命力来。</p> <p class="ql-block">毕业离别/新韵</p><p class="ql-block">夏阳有志却无风,荷韵含香叩教棂。</p><p class="ql-block">三日精修情未尽,别时细雨伴离情。</p> <p class="ql-block">学诗/新韵</p><p class="ql-block">平仄心头起,韵律笔下花。</p><p class="ql-block">境高存远意,对仗守诗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