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永流传之《悲惨世界》

天然去雕饰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来,我已经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遍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了。虽然每看一次都会让我心潮起伏泪流满面,但下一个演出季我还会去看。不败的是经典,因为经典总能够击中人心,总不会过时,所以才能够永流传。</p><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肯尼迪艺术中心又上演《悲惨世界》了。饶是那里变了天,我们仍然抗不住好剧的吸引,便择日前往。</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还会有多少人能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因为缺少书读而渴望、追求、捧读一本好书,又有多少Z世代读过《悲惨世界》、听说过冉·阿让、沙威警长和芳汀的故事。所以,我还是先极其简单地介绍一下时代背景与剧情梗概吧。</p> <p class="ql-block">《悲惨世界》(法语:Les Misérables,又译为孤星泪)的故事来自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 -1885) 的同名小说,</span>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共同创作了这部音乐剧。我们看的英文版填词由英国的作家赫伯特·克雷茨默(Herbert Kretzmer)完成。1980年,《悲惨世界》音乐剧在法国巴黎的体育宫首演,一发而轰动世界,从此历久弥新长演不衰,至今已经获得了100多个重要奖项,包括格莱美奖(Grammys Award)、托尼奖(Tony Award )和奥利维尔奖 (Olivier Award)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维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家之一,被誉为“法国的莎士比亚”。83岁的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所有重大的事变。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他还是个画家,给后人留下了4000多幅画作。作为一个社会良心的代表人物,雨果积极参与许多社会运动,呼吁普选、废除死刑、免费义务教育等,还曾因不满拿破仑三世政变而流亡,直到他倒台后才回国。从雨果最负盛名的作品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人们可以看到,他关心贫苦人群,愿意为普通百姓发声。</span></p> <p class="ql-block">作品:雨果的葬礼</p><p class="ql-block">英文:The Funeral Of Victor Hugo</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阿尔弗雷德·菲利普·罗尔 (Alfred Philippe Roll, 1846年3月1日 - 1919年10月27日 )</span></p> <p class="ql-block">雨果他因着悲天悯人之心受到民众的爱戴与景仰。他79岁生日时,巴黎有60多万人参加游行走过他家窗下向他致敬,官方并将埃劳大道更名为雨果大道。几年后雨果去世,更有两百万人参加了总统为雨果举行的国葬游行。雨果生前要求举行一个穷人的葬礼,他的遗体便由穷人的灵车拉着,缓缓通过香榭丽舍大道来到凯旋门停灵一天。最后雨果被安葬在巴黎的先贤祠,与大仲马和左拉同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自肯尼迪中心的展柜)</p> <p class="ql-block">《悲惨世界》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冉·阿让因为姐姐的孩子没有食物即将饿死而去偷面包被捕,遭判重刑做苦力十九年。假释后冉·阿让在一位好心神父的感召下重新做人,想改变社会为穷苦人做些事,却遇上种种困难以及沙威警长的追缉。</p><p class="ql-block">这部音乐剧于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体育宫首次公演,原本预计上演8周,结果一鸣惊人不得不又延长加演了8周,后来因演出场地已被预订才不得不下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86年首演时排队购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悲惨世界》于1986年12月27日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歌剧院举行了美国首演。据《华盛顿人报》报道,售票处排队等候的时间长达三到四个小时,电话线路全天占线。这也是肯尼迪中心单日电话购票额首次超过10万美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座落在波多马克河畔的肯尼迪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源:维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以肯尼迪故总统命名,1971年正式开放,是美国首都乃至全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里边有歌剧厅、音乐厅和多个中小型演出厅。多年来,这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表演艺术团体,同时又开放给学生、市民和业余表演艺术爱好者举办演出活动,每年为200万观众办2000多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肯尼迪中心有两个主要入场大门,进门后有两条长廊,各为76米长,19米宽。</p> <p class="ql-block">一条长廊叫作Hall of States (州大厅),挂着全国50个州以及美属领地和华盛顿特区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另一条长廊叫做 Hall of Nations (国家大厅),挂着所有与美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旗帜。</p> <p class="ql-block">两长廊顶头处玻璃上贴的是巨幅剪纸,据说是龙。</p> <p class="ql-block">两条长廊通向剧场的前厅(Grand Foyer) 。这前厅其实也是条长廊。它长190米,宽75米,是三个剧场入口必经之地。厅里挂着16个来自瑞典的水晶吊灯,每个都有一吨重。</p><p class="ql-block">厅的正中摆放着肯尼迪总统的巨型雕像。</p> <p class="ql-block">进入歌剧院落座后,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天花板上的吊灯。那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12000颗水晶和近2000个灯泡组成的130个灯花,是</span>来自奥地利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悲惨世界》的幕前布景(开演前)</p> <p class="ql-block">本次巡演的演员团队阵容很强,有人评论说比百老汇原来的团队还棒。饰演冉·阿让的是尼克·卡特尔(Nick Cartell) 。他演这个角色已经超过1500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Nick Cartell饰演的冉·阿让(网络图源)</p> <p class="ql-block">我听下来感觉剧中的主要男声,包括沙威警长和街垒男孩中的几个领头人物(安卓拉、格兰泰尔),都非常棒,声音收放自如穿透力极强,倒是二号男主玛留斯(Marius) 略逊一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Nick Rehberger扮演的沙威警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起:艾潘妮、玛留斯、珂赛特</p> <p class="ql-block">但我对几个女声的感觉都很一般。小女孩珂赛特(Cosette)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澈悦耳,一段“云中的城堡”催人泪下,长大了的珂赛特反而没什么特别的了。最不好听的是艾潘妮(Eponine),不知道是mic的问题还是她的声线不行,听着刺耳,很难带人入戏更不用说感同身受了。</p> <p class="ql-block">小演员们在这部戏里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尤其是街头小流浪儿加夫罗什(Gavroche) 清亮的童声给沉重的街垒战带去了些许抚慰,而他的牺牲也更催人泪下。</p> <p class="ql-block">音乐真的是这场戏的灵魂。当前奏响起时,恨不得第一个小节就敲了在我的心上,震撼无比。我们来听一小段,看你是不是也有那种锥心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悲惨世界》前奏曲片段(视频来源YouTube) </p> <p class="ql-block">百老汇音乐剧的一个重要看点是它的场景变换。一场戏下来,所有的布景(set)转换都是在舞台上当着观众完成的,灯光与布景交相呼应,变化自然流畅不露破绽。人们一个不留意,舞台空间就已经跳到另一个时空了,真的是太好看啦!</p> <p class="ql-block">场景之一(但不是我们看的这场,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场景之二(也不是我们看的这场,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剧终,全体演员谢幕(允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网上找了一分钟的视频,给大家一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幕里的水门饭店</p> <p class="ql-block">曲终人散。静谧的夜晚,肯尼迪中心打出了红蓝白的灯光——那是法兰西国旗的颜色还是美国国旗的颜色呢?</p><p class="ql-block">晚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25年7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