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知识的海洋中,文字是探索的帆船;在成长的道路上,写作是表达的羽翼。在北票市第七中学举办的“最美教师”征文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以下是八年级三等奖获得者——八年五班李赞的作品《徐老师的“错题博物馆”》,他用笔尖书写教师风采,用文字诠释敬爱,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成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作品展示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的"错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教室后墙的储物柜里,藏着徐飞老师的"错题博物馆"——四十多个牛皮纸袋,装着我们每个人的数学"成长史"。我的那袋,总是被徐老师单独放在最上层。</p><p class="ql-block"> 初二上学期的月考,我盯着试卷上82分的成绩,恨不得把脸埋进课桌。放学铃响后,徐老师抱着一摞纸袋走到我桌前:"来,看看你的'宝藏'。"他小心翼翼地抽出我之前的错题卷,每张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蓝色是思路解析,红色是易错点,绿色画着小太阳和加油的话。"错题不是敌人,是帮你进步的朋友。"他边说边摊开新的草稿纸,"今天咱们就和这道应用题交朋友。"</p><p class="ql-block"> 深冬的傍晚格外冷。徐老师把我的错题袋放在膝盖上,在错题旁画起了简笔画:解鸡兔同笼问题时,他画了戴着小眼镜的兔子和举着计算器的小鸡;讲相遇问题,两个火柴人在作业本上慢慢靠近。"数学没那么可怕,"就像你爱画的漫画,找到剧情线索就能解开谜题。"</p><p class="ql-block"> 有次我生病请假3天,返校时发现课桌里多了个厚实的纸袋。徐老师特意整理了我错过的课程内容,每道题都配了手绘的示意图,还夹着张便签:"病好了记得找老师验收'博物馆'新藏品哦!"看着那些工整的字迹和可爱的插图,我的眼眶突然发热。</p><p class="ql-block"> 期末考前几天,徐老师在班级群里发了张照片:月光下的办公桌,四十多个纸袋整齐排列,最上面的那个写着我的名字。"每个认真整理错题的同学,都在建造自己的知识城堡。"他写道。那天晚上,我翻开自己的"错题博物馆",看着那些被徐老师批改得密密麻麻的试卷,突然有了迎接挑战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期末考试那天,徐老师把我的错题袋郑重地交到我手里:"这学期,带走你的宝藏吧,以后遇到难题,就想想这些并肩作战的日子。"现在,这个装满温暖与鼓励的纸袋依然躺在我的书桌抽屉里,每当我遇到困难,那些彩色的批注和可爱的简笔画,就会化作徐老师温和的声音,指引我继续前行。 </p><p class="ql-block"> 八年五班 李赞</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高晓娟</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李 琦</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艾久峰</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李 琦</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周荣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