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陪伴写满童心,以真情守护童年——记卓越幼儿园“四有”好老师邵畅畅

卓越洋洋老师

<p class="ql-block">在卓越幼儿园的绘本角,总有一个身影和孩子们挤在一起:她用手指着图画念故事,把害羞的孩子揽进怀里,听他们奶声奶气地编“后续情节”。她就是畅畅老师,一位从教9年,用“四有”标准为孩子们打造“温暖小世界”的幼教人,被大家叫做“故事里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理想信念作灯塔,照亮成长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要让孩子知道,‘善良和勇敢’是人生的第一颗糖。”畅畅老师常说。她把红色教育编进睡前故事:讲“小萝卜头”时,会说“他在监狱里也坚持学习,我们更要珍惜幼儿园的时光”;在“爱国小卫士”活动中,带孩子制作“爱国勋章”,谁主动帮助同伴,就能得到一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里有个孩子总欺负别人,她没有批评,而是给他讲“小刺猬的刺”的故事:“小刺猬的刺能保护自己,但总扎到别人,就没人愿意和他玩了。”第二天,孩子主动把玩具递给被欺负的同伴,说“我不想当扎人的小刺猬”。这份用故事传递的信念,让孩子们慢慢懂得“友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道德情操作春雨,滋润品格幼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的每一个小动作,都是孩子的‘行为指南’。”这是畅畅老师的教育原则。她倒牛奶时会说“慢慢倒,不洒出来,才是能干的小帮手”,孩子们便学着“轻一点,再轻一点”;看到有孩子独自玩,会走过去说“我们邀请他一起玩吧,一个人玩多孤单呀”,久而久之,孩子们看到落单的同伴,会主动喊“来和我们一起玩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孩子把饭撒在了桌子上,低着头不敢说话。她走过去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把桌子擦干净,下次小心就好啦”,还和孩子比赛“谁擦得更干净”。后来,班里有孩子犯错,总会说“老师,我错了,我会改的”。这种“容错”的态度,让孩子们学会了“承担责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扎实学识作画笔,描绘趣味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好的幼教,要让孩子觉得‘学习比玩还开心’。”为了做到这一点,畅畅成了“创意画师”:学简笔画,把数字画成小动物(“1像小铅笔,2像小鸭子”);学儿歌创作,把安全知识编成“儿歌顺口溜”(“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推不挤好朋友”);甚至学手语,和听力弱的孩子“悄悄话”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动物”时,她带孩子模仿青蛙跳、小鸟飞,说“动起来才能记住它们的样子”;讲“天气”时,让孩子画“晴天的太阳”“雨天的小伞”,顺便认识“晴、雨、阴”的汉字。家长们说:“孩子回家总说‘今天老师又教了新本事’,边说边比划,笑得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仁爱之心作怀抱,接住每个“小委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的眼泪,都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畅畅老师记得每个孩子的“小习惯”:刚入园的天天要抱着玩具熊才肯午睡,她每天早上都帮孩子把熊摆好;说话结巴的玲玲不敢举手发言,她会特意点她回答简单的问题,说“你看,你说得很清楚呀”;留守儿童月月想妈妈时,她会搂着孩子说“老师陪你给妈妈发视频,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个孩子因为父母吵架哭闹不止,她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拍着背说“老师知道你难过,哭出来就好了”,还偷偷给孩子妈妈发消息:“孩子需要抱抱,今晚回家多陪陪他吧。”那天晚上,孩子妈妈发来照片:孩子搂着妈妈的脖子,笑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9年来,畅畅老师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孩子们的笑脸,办公桌上的“成长树”贴满了他们的涂鸦。她说:“做‘四有’好老师,不用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只要把每个孩子的童年捧在手心,陪他们哭、陪他们笑,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她依然每天坐在绘本角,等着孩子们围过来听故事。在幼教这条路上,她就像一本打开的童话书,用理想、情操、学识和爱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故事里读到温暖,在陪伴中学会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