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娟师德标兵事迹

莱州市文峰中学孙秀娟

个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秀娟,莱州市文峰中学语文教师,2017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深耕教坛8年。她始终以“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为座右铭,在教学中秉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坚持严谨治学与探索创新并重,既尊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需求,又践行“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陪伴者。</p> 主要荣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年来,孙秀娟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突出的教育成效,收获了多项荣誉:</p><p class="ql-block">• 校内荣誉:多次获评文峰中学课改先锋、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p><p class="ql-block">• 市级及以上荣誉:</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获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教育信息宣传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获莱州市“师德标兵”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入选莱州市教育系统首届“身边的榜样·身边的好人”名单(由莱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表彰)。</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p><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获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质课程资源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022年4月,分别获山东教育社指导二等奖、初中组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多次在莱州市教学评比中获奖,包括“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初中优质课程资源一等奖、语文大比武优质课一等奖、思政优质课一等奖、语文学科优质课等,并多次承担莱州市示范公开课、语文公开示范课、电化教学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获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第二届中小学队、团优质课”优质课。</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获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案例优秀案例。</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获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书香齐鲁”征文比赛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在烟台市“互联网+项目式学习”试点学校交流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p> 主要事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耕教学,让课堂成为成长的沃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秀娟坚持“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从备课到上课、复习、巩固,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备课时,她不仅深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更精准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详细规划教学流程与时间安排,力求每节课都“有备而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学困生,她尤为用心:先从思想和态度入手,通过耐心沟通化解其畏难或厌学情绪,再从学习方法和习惯上逐步引导,及时强化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心育人,用真诚点亮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班主任工作中,孙秀娟注重以文明行为影响学生,以高尚思想引导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为他们营造愉快的成长空间。对待优等生,她不回避其缺点,引导他们扬长避短、追求卓越;对待后进生,她从不歧视,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我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她高度重视家校合作,通过QQ、微信、电话、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携手制定教育方案,让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教八载,孙秀娟老师用真诚的爱心呵护学生成长,用不懈的探索践行教育初心。她的每一份荣誉,都是对其“以匠心守初心,以爱心育桃李”的生动注解;她的每一步前行,都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深刻内涵。在教育的沃土上,她始终是那个深耕不辍的耕耘者,用热忱与坚守,托举起学生们更明亮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