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卓越幼儿园的种植角旁,常能看到一个身影和孩子们一起蹲在泥土前:她指着刚冒头的小苗说“这是希望呀”,帮孩子擦掉鼻尖的泥点,笑着听他们叽叽喳喳说“蚯蚓在搬家”。她就是窦静静老师,一位从教10年,用“四有”标准为孩子们铺就成长之路的幼教人,被孩子们亲昵地称为“泥土里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理想信念作种子,播撒向上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教育,是让孩子知道‘什么值得向往’。”窦窦常说。她把红色基因融入自然教育:带孩子们在种植园种“红星菜”(一种红色叶片的蔬菜),说“这颜色像国旗一样,要好好呵护它长大”;在“我们的家乡”主题活动中,让孩子画“最喜欢的地方”,然后带他们走访社区的老党员,听“家乡以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班里有个孩子总说“反正我不行”,她特意让孩子负责给种植角的小苗浇水,每天记录“小苗长高了多少”。当孩子发现“自己浇的苗长得最壮”时,她笑着说:“你看,只要用心,你能做好很多事呢!”后来,孩子在日记里画了个举着水壶的自己,旁边写着“我也是小英雄”。这份对自我价值的唤醒,正是她用信念播下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道德情操作清泉,滋养品格的萌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师的样子,会刻在孩子的心里。”这是窦窦老师的教育哲学。她捡垃圾时会说“小纸片也要回家”,孩子们便养成了“看到垃圾就弯腰”的习惯;分餐时总会把最大的那块水果分给最安静的孩子,说“安静等待也是一种礼貌”,久而久之,孩子们学会了“不争抢,懂谦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孩子把画画的颜料洒在了地上,吓得直哭。她走过去说“我们一起变个魔术,把地上的颜料变成小花朵”,然后用抹布蘸着颜料在地上画了朵小花。后来,班里有孩子犯错,总会主动说“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这种“不指责,共解决”的态度,成了孩子们最生动的“德育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扎实学识作土壤,让成长自然发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好的幼教,要懂‘等待’和‘引导’。”为了顺应孩子的天性,窦窦老师成了“自然课代表”:学植物学,知道哪种花适合孩子观察;学昆虫知识,能叫出操场上每只小虫的名字;甚至学气象知识,带孩子看云朵猜天气,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课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数量”时,她让孩子数“树上有几只鸟”“花丛里有几朵花”;讲“合作”时,带孩子们分组搭“树叶小屋”,让他们发现“一个人搭不稳,大家一起搭才结实”。家长们说:“孩子回家总说‘今天和老师在外面玩了’,但说出来的话却透着道理,这就是老师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仁爱之心作阳光,温暖每个小角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要耐心等它开。”窦窦老师的心里装着每个孩子的“小特殊”:自闭症孩子小远怕声音,她在午睡时给孩子戴软耳塞,说“这样就听不到吵闹啦”;留守儿童阿杰总穿不合脚的鞋,她量好尺寸买了新鞋,说是“幼儿园的礼物”;说话结巴的小雨不敢发言,她每天留10分钟听孩子“慢慢说”,哪怕一个词要说三遍,也会鼓掌说“你说得真清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个孩子刚入园时拒绝和任何人交流,她每天把孩子的画悄悄收起来,标上日期贴成“成长墙”。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画占满了半面墙时,突然指着其中一幅说“这是老师”。那天,她抱着孩子说:“你看,你画的老师笑得多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0年来,窦窦老师的办公室里,最珍贵的不是奖状,而是孩子们送的“自然礼物”——有装着小石子的玻璃罐(写着“老师,这是我捡的星星”),有晒干的花瓣(夹在信里说“老师,它很香”)。她说:“做‘四有’好老师,就是把自己变成孩子的同伴,陪他们在泥土里打滚,在阳光下奔跑,让他们知道,成长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她依然每天带着泥土的气息在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等花开,看虫爬,听风唱。在幼教这片土地上,她就像一棵老槐树,用理想、情操、学识和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清凉,看着他们像小树苗一样,自由而茁壮地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