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我们小区旁有一座庙,叫沥浦清庙,也是老年活动中心,每天坐满了人,都是一些叔叔辈的老人,也有与我年纪相近的年轻老人在聊旅游,老实说我很赞美他们,跟团既无忧又无虑,而我喜欢自由行。多年来,我被问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走了很多地方吧!花了很多钱吧!他们完整的句子是:“你去了全国那么多地方(他们认为),哪里最喜欢?”接下来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往往天南地北的聊,西藏的天路,新疆的草原,甘肃的石窟,青海的沙漠,宁夏的黄河,贵州的山水,湖北的长江,聊得很愉快,但最后就没把这个问题准确的回答出来,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得到简单的答案。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喜欢山水,我喜欢人文,你只能用你喜欢的理由略作描述,他们听取后自在心中斟酌,或同意或辩论,那么这个问题便算答过了。只是那么多次下来,我没有一次符合他们的期待,或不够详细,或不够刺激。还有人会问奇怪的问题,那么累,又花钱,你图的是啥?。</p> <p class="ql-block">慢慢的我把目光投回自己,不再那么在意外在的事物,不再将情绪寄托于他人,内心的平静、喜悦逐渐回归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书架上,拿下来一本影集册,里面收集的精美书签又让人来了精神,一枚一枚的欣赏起来,那么多故事历历在目。贵州的万峰林,湖北的仙岛湖,重庆的天坑,波平如镜的天池,散列的千岛湖,曲径通幽,风情浓郁的威尼斯,一幕幕的情景犹如戏剧舞台的幕布在徐徐拉开展现在你眼前。</p> <p class="ql-block">古隆中手绘书签,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一座小虹桥横跨诸葛亮庙前小溪中段,是诸葛亮寓居隆中对出入必经之桥,小虹桥小巧玲珑,如虹跨溪,刘备冒大风雪第二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与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在此桥相遇,当时,黄承彦触景生情,雅兴勃发,正高吟:</p><p class="ql-block">“骑驴过小桥,独吟梅花瘦。”</p> <p class="ql-block">喜欢香格里拉的人,许多是在未去之前便已憧憬香格里拉的古朴神秘,充满活力的藏族人民。虎跳峡、梅里雪山、巴拉格宗、纳帕海、哈巴雪山、松赞林寺、普达措、文化的荟萃,这个那个,果然如自己所期,于是便喜欢上了。</p><p class="ql-block">在古镇,街巷细碎,东弯西折,随时遇见古朴的建筑。站在门外,总能想象屋内之无穷。窗台内的移动瞥见,也叫人有不舍之怡悦。最肃穆、气象洒然要数山顶的转经筒,几乎是金庸笔下的意向。</p> <p class="ql-block">若选择,人们也可以轻易地归结出,遇见西藏是全世界最优与最劣的地方,它的美景,让你终生难忘,而让人胆怯的高原反应,又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太多太多的故事,绝对论述的描写一步步,一层层,一年年地朦胧构成它奇怪传奇,然而,这样的气氛,在身临其境中更得到升华。于是,有胆量的遇见,圣象天门、八廓街、布达拉宫、珠穆拉玛峰、羊卓雍措、大昭寺、冈仁波齐、南伽巴瓦峰。在一路的旅行中,日夕徜徉的碧湖觉得何其清美。在旁姆雍措边伫立两个小时,它景奇地高,空气纯净,竟感到天下还有那么宁静旷远的湖。</p> <p class="ql-block">气氛,常是记忆的产物。四川的盖碗茶,总像是极富某种说不出的气氛,它茶盖、茶碗、茶船子是四川等地的传统,饮茶习俗,品盖碗茶,摆龙门阵,韵味悠闲。它的麻辣火锅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四川传统美食,以麻辣鲜香著称,很多的时候,火锅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团聚、炙热。</p> <p class="ql-block">在湖州南浔,顾乾麟先生的处世格言:</p><p class="ql-block"> 以孝事亲,以诚待人。</p><p class="ql-block"> 以信为本,以忍处世。</p><p class="ql-block">他以诗人的笔触深情演绎,</p><p class="ql-block"> 得诸社会,</p><p class="ql-block"> 还诸社会。</p> <p class="ql-block">有一种东西当你离开它后,过了些时间,开始想它,并且觉得它好,然而在你面对它的时候,不曾感觉它有什么出众之处,这是很奇怪的。我想,是这样的一个地方,“降噪,好眠,心平气和,俗世喧嚣,皆不入耳,一秒入睡,没烦恼,睡饱饱,聚在一起,全靠投缘,精准陪伴,即可召唤,高参与感,社恐福音,低头有感,快乐独处。”</p> <p class="ql-block">在武汉住了三天,坐轮渡、骑单车、挤公交、乘地铁。古德寺的与众不同,东湖的碧波荡漾,武大的静谧寂思,博物馆的惊叹不已,都令人赞赏,每每想起竟是东湖边纳西族的炖牛蹄。</p> <p class="ql-block">别说歌声了,敦煌的演出《又见敦煌》只有震撼的场景。台下压根儿没什么人声,观众是如此的轻声细语,令人觉得他们在演练嘴形。张骞来了,张议潮来了,悟空和师父来了,王国菉来了,霍去病、唐太宗、隋炀帝都来了,而带来的是沙漠的气息,没嗅到过什么“海风野味”。</p> <p class="ql-block">欧洲的五国之行,路上的绝代佳人互相隔着的距离可以很近。但在街上走着走着,便不见了,你记不住适才走过的是什么人。像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或巴黎的卢浮宫广场,唯独书签,很可能一直陪我到生命结束前,它仍可出现在我面前。</p> <p class="ql-block">这些旅行的场景,人和事。我们随遇而安,我是非食物都觉得好吃。贵州的丝娃娃,新疆的大盘鸡,巫峡的烤鱼,银川的羊肉,敦煌的黄驴面,武汉的热干面,西宁的酸奶,额济纳的骆驼肉,都是大口大口的吃,这种感觉很美。当听到大海要去一个地方,干脆跟着她就是,不管哪里都好,天涯海角,事情总是如此。这是人生中最宝贵也是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往往长出的志气会更有厚度,吹牛也能吹它个三年。如今回想,实是幸运,给予人的,不是照片而是记忆,是多么像儿童的梦一样令人雀跃啊!</p> <p class="ql-block">天气炎热,不出远门,就以书为伴。脚步丈量有限,文字却无边疆域。杨绛说的真切:“读书,正是为了遇见自己。”周国平也说:“书是人生的益友。~~在这路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添上了如许情趣。”</p> <p class="ql-block">照见被遗忘的初心,与未曾抵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逝,转眼几年。前几天去五台山顺道石家庄,收藏到了一枚赵州桥的书签。老板娘说现在买书签的人不多,她的一句,我看你有点文相,有书卷气,我突然觉得自己从土匪蜕变成了书生,心里总有快意。我买的是“叶脉”,细细长长,却蕴藏着生命之源……它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境地,给我美的享受。这枚“叶脉”书签又向我诉说一个传说,一个故事,阐述着一种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 2025-07-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