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芳:陈我鸿两进奉化工艺美术厂

汪山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陈我鸿,多才多情多坎坷(16)</b></p> <p class="ql-block">我是从奉化图书馆竺国友处知道陈我鸿这个人的。我与竺国友因书结缘而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我们在一起时他常常说起童年玩伴陈我鸿,一方面是陈我鸿的才华,另一方面是陈我鸿的命运,他说得动情,我听得难忘。可惜竺国友已经走了多年,不然一定会有很多陈我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记得在“文革”武斗时,应该是1967年下半年,我出差到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适遇五马街红卫兵武斗,为防误伤就入住相对偏僻的温州华侨饭店暂避。我当时负责奉化工艺美术厂的生产和供销,厂里准备把产品由翻璜工艺改做玻璃画,正需要设计人才,就想到在瑞安竹帘厂打工的陈我鸿,晚饭后打电话告诉他我是竺国友的好友,在奉化工艺美术厂工作,邀请他有空一起聊聊。</p><p class="ql-block">出乎意料的是,陈我鸿放下电话立马从瑞安出发,竟然连夜赶来,第二天一早就与我相见。也许他就是那么一种处事风格,也许他在瑞安过得很不愉快,迫切地想离开。他还邀请大学同学吴永良一起过来,吴永良是鄞州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后来成为浙派人物画大师。那天,吴永良还赠我一件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只上三年小学就学木工的半文盲,因年青好学又积极肯干才一步一步成长的,竺国友也是看着我这样差的基础还硬啃着技术书籍,对我另眼相看而成为朋友。我这个小学生面对陈我鸿这位毕业于浙江美院的大学生,还是竺国友心目中的大才子,对我那么尊重,走了一夜的路赶来,被他感动了。就让陈我鸿也在华侨饭店住下来,对他说我什么时候离开他什么时候走,以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我回到奉化就向奉化劳动局协调将陈我鸿特招为正式职工,虽然我协调关系的能力还行,但面对的是没有编制、农业户口等一条条政策鸿沟,陈我鸿只能作为一名临时工来到厂里,我所能做的只能是腾出下塔寺最南边的两个小间,给他们夫妇和三个孩子有个安身之地。陈我鸿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他设计的玻璃画作品上海进出口公司没有不喜欢的。</p><p class="ql-block">陈我鸿生活安顿后还送来一件作品向我表示感谢,厂里另一位来自山东的年轻大学生非常敬重陈我鸿的才气,更喜欢陈我鸿送我的这件作品,几次问我怎么才会割爱。我想,这些大学生都是厂里的希望,让他们欠我一份人情,以后协调起来会更顺手,就转送给了他。</p><p class="ql-block">我这样没有读过几年书的人思想很简单,就是把这个厂子搞好大家有饭吃,厂里给了我职务,我就要协调各方做好工作,“文革”期间想与造反派和保守派都搞好关系,结果是一会成为当权派,遭遇挨斗,一会又成为造反派,进学习班。还抽调去参与横山钢铁厂的筹建。自顾不暇的我帮到陈我鸿的并不太多,他作为临时工更加是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陈我鸿设计的翻璜作品,现在奉化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政策:五六十年代大学生重新作为国家干部。因陈我鸿的户口在奉化,奉化有关方面为应对上级文件的关切,又介绍他来县工艺美术厂报到,那时我已是副厂长了,厂长是后来成为奉化市副市长的徐国平。应该说我们为陈我鸿落实政策是全力以赴的,但落实政策的流程肯定与陈我鸿他们的焦急心情有距离,加上酒香不怕巷子深,与陈我鸿相识的都知道他的才华,当时确实人才贫乏。政治大气候一松动,宁波工艺美术公司、杭州王升记扇厂、曲阜师范大学都先后抛给他橄榄枝。陈我鸿对我倒很信任,前来与我商量。有好的地方去肯定不能挡了人家的前程,我同意放他并建议他去宁波,理由是本乡本地更好办事。其实我是有私心的,如果他在宁波发达了,对我们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p class="ql-block">后来他去了曲阜师范大学,1984年回奉化时与竺国友和我一起相聚,还给每人一件作品,说是感谢当年的一路关照,他二进奉化工艺美术厂,第一次是我引荐的,第二次是我放行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15px;">朱晓芳,1942年出生于奉化南浦,曾任奉化工艺美术厂厂长,从奉化二轻供销公司经理、书记任上退休。本文于2025年3月20日采访于朱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