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及波罗的海三国之旅(5)波兰格丁尼亚、索波特、马尔堡篇

海洋之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5年5月25日(旅行第5天)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天出发时间早,想着早点去餐厅吃饭。 穿过酒店大堂,低矮的空间感觉有点压抑。</span></p> <p class="ql-block">来早了,餐厅还没开呢。餐厅里的桌椅摆的整整齐齐,干净简洁。既然没开餐,正好出去转一圈吧!</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上看这实在是不像个酒店,但其实它是北欧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连锁酒店集团之一。</p><p class="ql-block">斯堪迪克酒店集团(Scandic Hotels)的总部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该集团在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德国和波兰六个国家拥有约280家酒店和57,000间客房,致力于提供高效、环保且舒适的住宿体验。‌‌</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空气非常清新,天清气朗,但是体感还是比较冷。酒店对面的火车站,在朝阳中生机勃勃。站前的公交车站上,也有了三三两两的候车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好在晚上还住在Scandic酒店,终于不用早起收拾行李了。8:00我们准时出发了,大巴车从三联城之一的索波特穿行而过。</p> <p class="ql-block">车行大约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有着“帆船之都”美誉的城市——格丁尼亚。</p><p class="ql-block">格丁尼亚市设立于1926年,位于波罗的海格但斯克湾沿岸,隶属波兰北部的滨海省,距首都华沙170英里,人口约25万,面积136平方公里,是波兰重要的海事经济、国际贸易、科学和学术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与格但斯克、索波特两市形成庞大的港口城市联合体――三联城。</p><p class="ql-block">来波兰几天了,我们一直在城市里转悠,游览老城,看教堂,观建筑,走大街串小巷,今天换换口味,直奔波罗的海。</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大海就是波罗的海,海水的颜色比较深,不知是该用湛蓝还是深蓝来形容?</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得名于从波兰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a auml nemeri”,即西海之意。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位于北欧。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丹麦诸岛之间。</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总贮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水深一般为70至100米,平均深度为55米,最深处的哥特兰沟深459米。</p> <p class="ql-block">格丁尼亚是波兰最年轻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1922年建成海港以前,格丁尼亚市还是一个小渔村,如今发展成为一个深海渔港和造船中心,是波罗的海沿岸主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被称为波兰“通往世界的窗口”,还是波兰海军总部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格丁尼亚的主要经济产业都与海洋有关:港口业、造船业、航海培训、深海渔业等等。40%的格丁尼亚居民都从事着与海洋业和港口业相关的工作。格丁尼亚其它的经济产业有机电、化工、矿产、造纸、建筑、轻工业以及食品加工等。</p><p class="ql-block">港湾里停靠着各种各样的私人游艇、帆船,桅杆直插天际,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格丁尼亚市还是一个滨海旅游胜地,有众多的游艇俱乐部,还有丰富多彩的海洋馆。格丁尼亚市具备风帆活动设施,可以提供欧洲乃至国际性的帆船比赛。</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港湾,桅樯林立,帆船如织。这座城市集中了多家著名的航海院校,是一个航海科学知识培训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格丁尼亚有着茂密的森林、洁净的海水。一年一度的波兰电影节在这座城市举办,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p> <p class="ql-block">2006年4月24日,格丁尼亚市与中国海口市结为友好城市。</p><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17日,格丁尼亚市与中国珠海市结为友好城市。</p> <p class="ql-block">老外们的休闲时刻。</p> <p class="ql-block">停靠船只的码头不大。</p> <p class="ql-block">帆船上的桅杆够粗的,可能这样才能在海上经得住风浪。</p> <p class="ql-block">爱照相的团友们,开启了拍照模式。</p> <p class="ql-block">不远的岸边,茂密的树林中露出白色的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艘救生船,我们依次进入船舱内看了看,里边的驾驶舱和舱室很小。</p> <p class="ql-block">走到海边广场,海钓的人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钓鱼的人向我们展示他们刚刚钓上来的鱼。</p> <p class="ql-block">得知我们是从中国而来,这个老外跟林导交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海中的大石头上坐着个人,能看出来是真人还是假人吗?</p> <p class="ql-block">大海情结——和波罗的海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岸边广场上的这个大家伙不知是何物?</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物雕像矗立在海边,不清楚此人是谁?</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广场上的这个造型,又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同框。</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李莉。</p> <p class="ql-block">面面相觑。</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肖红。</p> <p class="ql-block">停靠岸边的木制帆船,看着很复杂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家咖啡连锁店,门前的丑怪人造型不会吓跑客人吧?</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港口。</p> <p class="ql-block">这艘超级大的帆船,桅杆上的线密如蜘网,在海上航行拉错了哪根可不是闹着玩的。</p> <p class="ql-block">格丁尼亚的城市标志面朝大海,背对现代化的建筑,充分展现了格丁尼亚的多姿多彩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与格丁尼亚标志牌的集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再见!格丁尼亚!</p> <p class="ql-block">上午11:00,我们从格丁尼亚转战到了波兰另一个海滨度假胜地,就是早上曾路过的索波特 。</p><p class="ql-block">索波特是波兰北部滨海省的一个海滨城市,位于波罗的海南岸,是波兰远近驰名的度假胜地。北接格丁尼亚,南连格但斯克,三市相连,组成关系密切的“三联城市”。成为国际休假胜地和文化中心。 十三世纪时已发展居民点,十六世纪成为海滨游览胜地,现为波兰最大、最有名的海滨浴场和休养地。</p> <p class="ql-block">下了车,我们跟着林导朝海边走去。沿着海边的是大片绿地,还有那一个个看不明白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绿地上散落的长方形大石块,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而之。</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公园里有专用的骑行路,还有人行路。</p><p class="ql-block">图2、3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随手一拍,琢磨了很久,也没弄明白这个造型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存放自行车的架子,一边特意做成了创意自行车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索波特的沙滩是游客最喜爱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沙滩质软沙细,海水湛蓝。</p> <p class="ql-block">要不是嫌麻烦,真想脱了鞋袜,踩着沙子,趟着海水,好好享受一番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不枉来一次海边,沙滩上也秀一把。</p> <p class="ql-block">索波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国王将此地作为王室度假地。如今,这个美丽的城市已经成为波兰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探访。</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座漂亮的海滨城市,触摸这美丽的景色吧!</p> <p class="ql-block">海边栈桥外的左右两侧,是半圆形的围廊,像张开的双臂在欢迎客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半圆形的围廊中,是各种售卖东西的摊位:琥珀饰品、旅游纪念品、各种食品以及其他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喷泉也不失时机地向游人展现着自己。</p> <p class="ql-block">红白相间的酒店更显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索波特也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文化和历史遗迹,如古老的教堂、修道院和城堡等。</p> <p class="ql-block">在海边、在沙滩、在广场、在公园,索波特把它的美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来自八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经常举办音乐会、艺术展览,还有当地的传统节日。每年的8月,索波特会举办国际音乐节,中国歌手韦唯曾于1987年参加该赛事并获得“演唱特别奖”和“歌唱小姐奖”。</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可以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深入地了解这个城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度假体验,也让当地的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美景前都忍不住啊!</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索波特的栈桥一直延伸至波罗的海的大海中。</p> <p class="ql-block">这座长达515.5米的木制栈桥,是欧洲最长的木栈桥。站在桥上,可以饱览格但斯克湾的美景!</p><p class="ql-block">天气很给力,万里无云。栈桥上的人也是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栈桥不光长,还很宽。桥两侧的灯和旗子,引导人们走向大海,走入深蓝!</p><p class="ql-block">图片(上)提供者杨铃铃。</p><p class="ql-block">图片(下)提供者李莉。</p> <p class="ql-block">一艘一艘的帆船正在海上航行,估计是哪个帆船俱乐部举行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索波特的时间充其量两个多小时,但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索波特不愧为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着迷人的沙滩、清澈的海水、长长的栈桥和丰富的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从格但斯克出发,到格丁尼亚海边,再到索波特,又返回格但斯克,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说明还是地方小啊!这要在北京,从京西的门头沟到东边的密云,恐怕也要半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午餐的餐厅在格但斯克老城里。看着不起眼的门脸,进去之后则惊讶不已。</p> <p class="ql-block">踏进餐厅,瞬间穿越到了百年前。这是一家看上去即古典又文艺的餐厅,餐厅布置的精致、漂亮、典雅。餐厅顶棚上挂着的木帆船,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林导说波兰前总理瓦文萨时不常光顾这里。来时从不清场,但须提前预定位置。</p> <p class="ql-block">餐厅从桌椅到吊灯,从墙上的装饰到整洁的餐桌,说是波兰最美餐厅一点也不为过。大家依次落座,等着三道式的西餐。</p> <p class="ql-block">午餐。</p> <p class="ql-block">餐厅里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放纸巾的小盒子都这么精致。</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们走到乘车处,从昨天路过的监狱塔里穿行而过。</p> <p class="ql-block">格但斯克著名的监狱塔曾作为中世纪长街的前门,14世纪被用作刑室和囚禁犯人的场所。1994年,格但斯克市政府将这座塔楼改建为酷刑博物馆,用以展示14世纪的刑具和囚禁设施。</p><p class="ql-block">这位女士还专门上去试了一试刑具,不知感觉如何?</p> <p class="ql-block">来监狱塔参观的人不少,都在认真地听着讲解。如今的监狱塔已成为琥珀博物馆,展示各类琥珀藏品,包括包裹虫珀、植物珀等珍贵化石。</p> <p class="ql-block">13:40我们上车出发,去探访世界最大的红砖城堡,曾为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总部的特多尼克奥尔多城堡,又称条顿骑士团城堡、马尔堡城堡。</p><p class="ql-block">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马尔堡。今天来参观马尔堡城堡的游学学生真不少,游客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都对历史和建筑以及博物馆感兴趣,参观马尔堡城堡则是不二的选择。</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是欧洲现存最大的砖制建筑,也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更是被UNESCO在1997年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这个13世纪带有堡垒防御功能的修道院,属于当时的条顿骑士团,当国王的居所于1309年从威尼斯移到这里后,这个城堡也得以扩建和重修。它是中世纪砖制城堡的杰出代表。在以后的数年里,城堡日渐衰败,到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细致地修复了原貌。当今作为标准接受的许多文物保护技巧,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该城堡在二战时期又被严重毁坏,但是后人根据第一次修复时留下来的详细资料,再次修复了这个文化遗产。马尔堡城堡是权力和文化的象征,是西方文明史上“条顿骑士团国”这一奇特现象最重要的丰碑。此外,它还见证了东欧的十字军运动,见证了波罗的海各族的被迫皈依,见证了该地区的殖民进程,这些历史,对欧洲的发展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波兰的马尔堡(Malbork)是波兰北部的一个城镇,是波美拉尼亚省的马尔堡县首府。</p><p class="ql-block">马尔堡位于格但斯克(波兰港口城市)的南部,是1276年由条顿骑士团建造的一座城市,当时被称为马林堡。后来条顿骑士团于1309年将总部从威尼斯迁到了这里,将它作为骑士国的中心。1466年第二次托恩和约后马尔堡划归波兰所有。1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中,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马尔堡成了普鲁士王国领土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回到波兰人手中。</p><p class="ql-block">特多尼克奥尔多城堡是中世纪城堡的代表之作,它在整个欧洲的同类建筑中出类拔萃,是一座典型的普鲁士红砖城堡。</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李莉。</p> <p class="ql-block">条顿骑士团形成于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其总部最开始设在阿卡(1198,Acre,今巴勒斯坦境内),后迁到威尼斯(1291),14世纪初迁到此地,其城堡现今格局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始建高堡(1276-约1310年); 2、兴建中堡、改建高堡、形成外堡(约1310-1350年代);3、当代格局的最终定型(约1390-1406)。</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了解马尔堡,请了专门的讲解员。这是铜制的马尔堡城堡的立体图,从这个图就能看出当年的条顿骑士团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该图片是1945年被毁了容的马尔堡,现在的城堡70%是修复后的。自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其维护经费由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遗提供。</p> <p class="ql-block">城堡外围有一圈护城河,还有加固的防御城墙,真可谓是高城深池。</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堡需要通过吊桥,城墙上有威武的城门和塔楼。</p><p class="ql-block">城堡有三层院落,分别为外堡、中堡、高堡。院落(堡与堡)之间均通过吊桥连接,而且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入口、塔楼和壕沟,用咱们中国的成语来形容,就是固若金汤。</p><p class="ql-block">1410年7月15日,著名的格林瓦尔德会战爆发。波兰﹣立陶宛联军3.9万人在波兰国王弗拉迪斯拉夫·雅盖洛指挥下,在坦伦堡和格林瓦尔德附近与条顿骑士团约2.7万人的军队展开决战。条顿骑士团在此战中精锐尽失,8千名骑士被杀,2千人被俘,骑士团大团长冯·容金根等多数首领阵亡。条顿骑士团从此一蹶不振,波兰由此逐渐收复失地,并获得格但斯克等城镇和波罗的海出海口。</p> <p class="ql-block">条顿骑士团在格伦瓦尔德战役惨败后,面对波兰-立陶宛联军的围困,还能在马尔堡据险死守的原因,就是这壁垒森严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步入高耸的城门,跨过护城河,首先来到的是外堡区域。</p><p class="ql-block">外堡是城堡基础服务设施的所在地,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这里有红砖作坊、军械库、库房和马场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这座宏伟城堡的最外层的城墙占地广阔,达到了21公顷。很多人都去过温莎城堡,那个面积就已经不小了,但是马尔堡的面积是温莎城堡的四倍之多。</p> <p class="ql-block">想想几百年前,一块一块的红砖砌成这么高这么厚的城堡,要用多少砖?费多大力啊!</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跟着林导继续前行,穿过一座长长的吊桥,你会看到城门上悬吊的巨大的铁制格栅,我们权当这是个铁制的闸门吧!</p> <p class="ql-block">铁闸门下边的是像梭标一样尖尖的头。</p> <p class="ql-block">城门中的小铁门。</p> <p class="ql-block">城堡中的甬路。</p> <p class="ql-block">墙上是马尔堡城堡博物馆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直对大门的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又高又窄的小门。</p> <p class="ql-block">这门上密密麻麻的铆钉,看的眼晕。</p> <p class="ql-block">穿过几座院落和通道,来到中堡庭院内。</p> <p class="ql-block">中堡是行政和外交中心,也是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图为中堡庭院。</p> <p class="ql-block">中堡庭院。</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孟繁逊。</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注明是城堡音乐学院。</p> <p class="ql-block">中堡的庭院内,有一组群雕,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历任骑士团大团长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堡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之间的通道上拍摄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进入高堡。</p> <p class="ql-block">甬路。</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条长长的通道后看见高堡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高堡是骑士修道院的所在,是宗教中心,也是马尔堡城堡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高堡因其高,所以视野相对开阔。三层四面的城堡通过环形回廊连接,围成了一个方形的广场,岁月的痕迹铺满了院子里的青砖路。</p> <p class="ql-block">院子中间是一座戴着“尖尖帽子”的低矮小房子,里边有一口水井。房子外围有一圈铁栅栏,据说是为了防止向水井中投毒。</p><p class="ql-block">小房子的尖顶部有一只鹈鹕的铜像,传说鹈鹕会用自己的胸血来喂养幼鸟,这一行为被解读为对基督牺牲精神的隐喻;也有说代表着条顿骑士团为了繁衍生息可以奉献一切。</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小屋里,再关上门是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铁门上的装饰像一个个伸出的铁爪,一扇小窗透出的微弱光线,让黑暗的屋子有了些许亮光。</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有个超级大的厨房,足足可以应付一千余人份的餐食需求。厨房内的餐具、用具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天平称。</p> <p class="ql-block">回廊。</p> <p class="ql-block">这间房子里的漂亮窗户让人眼前一亮,转角的楼梯不知通往何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尔堡城堡内的会议厅,哥特式的大厅宽敞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天花板像张开的巨伞,墙上的壁画因年代久远已经褪色。</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精致的伞骨拱顶,为整个城堡增添了典雅与神秘的气氛。</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孟繁逊。</p> <p class="ql-block">四周墙下的坐椅。</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坐在会议厅的椅子上体验一把。</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吧,这居然是取暖的设备。</p> <p class="ql-block">会议厅墙壁上方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沿着回廊边走边看,顶棚和立柱上依稀可见残存色彩色壁画,可见当年骑士团的盛世。</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金库。</p> <p class="ql-block">柜子。</p> <p class="ql-block">指挥官的办公室陈设简洁,几乎不见任何繁复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接待室。</p> <p class="ql-block">指挥官的卧室简单朴素。</p> <p class="ql-block">马尔堡城堡的外观并不张扬,内部的装饰也显得朴素无华,然而其内部构造却错综复杂,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堪称德国建筑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间是看守酒窖人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从高处拍摄的高堡院落。</p> <p class="ql-block">团友们在城堡内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小恶魔。</p> <p class="ql-block">厕所。</p> <p class="ql-block">回廊的顶棚上的精美花纹。</p> <p class="ql-block">在高堡拍摄的城堡外景。</p> <p class="ql-block">回廊拐角处也是像伞一样的骨柄。</p> <p class="ql-block">回廊拐角处的木制螺旋楼梯,楼梯扶手的木栏上有精致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透过窗户拍摄的城堡里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心脏——玛丽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座庄严的教堂,自1344年祝圣以来,便成为了城堡内的重要信仰中心。在大师阿尔滕堡的精心指导下,教堂得以扩建,并更名为圣玛丽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方祭台屏风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教堂四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圣母玛利亚雕像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幸运的是,部分碎片至今仍得以幸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安息着11位条顿骑士团大师的遗体。自1650年耶稣会在城堡内创立修道院起,这里便成为了逝去修士的最终归宿。随着岁月的流转,教堂的地下室被划分为条顿人与耶稣会两个区域,而小教堂也经历了多次修缮与变更。</p> <p class="ql-block">彩绘玻璃上的人物像。</p> <p class="ql-block">高堡立体图。</p> <p class="ql-block">这间房子的墙壁上,全部是一个个瓷砖画。</p> <p class="ql-block">细看,每一幅画都讲述了一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个长长的餐厅,不仅是餐厅,还是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餐厅的中央,有三个八角形的柱子支撑着精美的尖顶,其设计宛如一张精密编织的蜘蛛网,从中心向四周蔓延,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餐厅中的柜子。</p> <p class="ql-block">餐厅这个柜子上的人物,有点像东正教教堂里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运送食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易守难攻,为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繁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高高的厚厚的红砖城墙。</p> <p class="ql-block">走出城堡。</p> <p class="ql-block">马尔堡城堡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建筑迷,这里都值得一游,但一定要请一位专门的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远道而来的我们在这里留下了纪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条顿骑士团城堡时,波兰的司机特意放慢了速度,为的是让我们拍摄河水围绕城堡的全景。</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风云已然消散,昔日的条顿骑士团早已不复存在,但留下的红砖城堡告诉世人它往日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探访条顿骑士城堡并不是今天行程的结束,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一个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地方——维斯特布拉特。</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波兰的维斯特普拉特,是“二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图为网图。</p> <p class="ql-block">维斯特布拉特半岛(Westerplatte),源于荷兰语,意为“西边的沙洲”,位于波兰最大河流维斯瓦河支流入海口,长1700米,最宽处600米。 1924年,根据国际联盟决议,波兰在半岛上建立了一个军事转运仓库。</p><p class="ql-block">图为遗址。</p> <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1日,德国军舰向驻守在半岛的波军发起进攻,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当时驻守在半岛上的波军将士只有210人,而进攻的德国士兵多达3000人。波军将士顽强抵抗了七天,终因弹尽粮绝而投降。9月21日,希特勒特意登上半岛,察看这个曾被德国报界称为“波兰小凡尔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军“白色方案”入侵波兰的首个军事行动。此次进攻,标志着德国对波兰的全面入侵,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的欧洲战场正式爆发。</p> <p class="ql-block">二战打响第一枪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现在半岛上残存着5个士兵营房的废墟,建有曾指挥抵抗德军的苏哈斯基少校及士兵的墓碑。</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李莉。</p> <p class="ql-block">树丛中,摆放了一些灰色的石框。</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看,这里是二战打响第一枪整个事件的介绍。</p><p class="ql-block">下图图片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二战纪念碑下是一大片绿地,绿地周围插满了波兰的🇵🇱。</p> <p class="ql-block">绿树下一排白色字母的标牌很醒目,就是这波兰文咱看不懂。</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者杨铃铃。</p> <p class="ql-block">坐在草坪上,周围的一切都是这么美好!</p> <p class="ql-block">维斯特普拉特半岛的二战纪念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历史见证地。该纪念碑标志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的爆发地点。</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在人工土丘上高70米的纪念碑,顶部为两名波兰士兵的半身雕像,手持钢枪,象征守卫国家的战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历次著名战役的名称。该纪念碑不仅是战争的象征,也是波兰民族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波兰海军在纪念碑前举行仪式,强调对历史的铭记。2024年9月,波兰总统及总理在纪念活动中强调“不再软弱”,呼应了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作为国家防御前线的历史定位。</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二战纪念碑,庄严壮丽。不断有人从山下爬上来近距离瞻仰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是亚洲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小日本。我们的父辈都曾经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作为曾经的军人,保家卫国我们义不容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铭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小山上,不远处就是繁忙的港口,看着眼前的一切,让我再一次感到和平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晚上19:30来到这家名为阳光酒家的中餐厅。</p> <p class="ql-block">再次吃上了中餐,大家心满意足,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一天是马不停蹄,去海滨度假城市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观了美景,体验了美好;探访了条顿骑士团城堡,了解了那段历史,看了城堡建筑;最后到了二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维斯特普拉特,瞻仰了二战纪念碑。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团友们从视觉到精神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p><p class="ql-block">今日流水账记录完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