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历程,是谋生,也是向往更广阔的天空。沉甸甸的,似鱼入大海,又似鸟击长空,未来可期,而又不踏实,处于两难境地。但最终一咬牙,背着行囊,离开生己养己的地方,走出了大垭口。</p><p class="ql-block"> 大垭口在过去是跨出开州(那时叫开县)的必经之路,从大垭口往回望,是连绵大山和山中盆地,而往前看,是滚滚长江向东流。</p><p class="ql-block"> 路一直往前延伸,心路都迷茫,暂不考虑归宿,凝望未来的路,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怀揣一个朴素的梦想,希望过得比现在好。那些不可名状,暂时一边放,跟随这行进的车向前方,满眼是张望。</p><p class="ql-block"> 不能用好奇形容,也谈不上理想,只是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想要的是什么也不太明了。这是自己不想告之人的探求,没有独白,没有宣言,不能大声说,悄悄地静坐车上。一车都是如我这样的人,也一定如我般盘算着,颠簸前行。</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股洪流大军,在那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家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跟着摸。至于摸着什么,过的是哪条河,是老家的东河,南河,还是浦里河,亦或是长江黄河,还是仰望天空之上的浅浅天河,地理的模糊与心中的迷茫,渐渐明朗,铸就莫名的勇气而行,一直到今。</p><p class="ql-block"> 南下,北上,东进,西行,走出巴山深处的家乡开州,去往四方。</p><p class="ql-block"> 先南下,那是改革最前沿。去广东,去南粤,堔圳、东莞、珠海……最初的路线是翻过大垭口到万县坐船,到湖南岳阳城陵矶,再坐京广线的绿皮火车或闷罐车咣当咣当地到广州。出站后举目无亲,却一定有一个需要大量打工人的厂子在等你。一带两,两带一群,身边的人都带过去,那就是打工潮,那就是外来妹,全村只要有点梦想的都出动。</p><p class="ql-block"> 这其间有个小意外,据说,当时有五个开州人背着蛇皮袋本想去广东打工,到城陵矶了,却不记得下船,继续往下漂。有人说上海也改革开放了,去闯闯运气怎样?一致同意。于是干脆坐到底,到上海。</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海十六铺码头,正彷徨,不想有人正在码头招工,拆房子,工钱不错,便糊里糊涂地上了工地。因能吃苦耐劳,脑壳还好使,有一两个成了带班的,写信回老家,又带一串人过来。渐渐地,在上海形成了开州帮的拆房大军,一度达到八万人,占据了上海拆房市场的大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而北上北京,天子城下怎么立足?据说是一个在老家烧饭还不错的去看望在京城的亲戚,发现亲戚家的饭菜没有老家的箜洋芋饭吃得香,于是露一手。亲戚吃出了老家味道,鼓动着在临街转角处开个小食店,生意好,找不到好帮手,便从老家招。也是一带两,两带一群,多年以后,形成了气候,进而辐射到天津、河北,以至到东北,以一锅重庆麻辣香鲜赢得了江湖地位,开州也成了中国的厨师之乡,以镇安人为最。</p><p class="ql-block"> 西行也挺有意思。开州人在成都当兵的不少,特别是运进藏物资的运输兵,包括蔬菜都要从天府之国运进去。于是带动了一些老家人进藏做蔬菜买卖,进而到新疆的南疆开农场,反正是农民,哪一样农活不会!有的更远,往北疆、中亚做买卖,主打的就是一个放眼天下,敢为人先。还记开州人唐万新的德隆系吗?当年是个牛逼的存在,尽管那已是过去式,错误已错,却带动了不少乡亲往新疆,我也差一点去,只是最后打了驻。</p> <p class="ql-block"> 全国的高楼玻璃幕墙安装市场,开州人也占据了很大份量。据说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赶进度,玻璃幕墙安装滞后,影响外观形象,建设方有点愁,需要有培训过并有经验的工人。一个开州厚坝人在三天之内从全国各工地调集了一百三十位能持证上岗的开州熟练师傅,令甲方刮目相看。那工种很危险,也暗藏危机,危险中有机会。但走出大垭口的老乡们只能搏,也喜欢搏,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路是闯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前怕狼后怕虎怎么做事!当逼得没办法时,一切都不会怕,只有往前冲,冲过风雨路后容易见彩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些据载或据说,是开州人走出大垭口闯荡外面的面上表述,而亲身经历的光阴故事,时常拿出来把玩,成了点点滴滴记忆,铺满行程路。</p> <p class="ql-block"> 九三年夏天,暑假,燥热,蝉在榆树上叫。玩得好的伙伴在丰乐供销社上班,要去海南岛,说那是国家开发热土,都往那里涌,他们单位在海口成立了公司,准备大干一场。惦量惦量,跟着去,身上只有集攒的薪水三百元,车费应该够。</p><p class="ql-block"> 二舅知晓后,给我五十斤大进产的野生天麻,说那边肯定贵,能赚钱,本钱算他的,有利润了均分。</p><p class="ql-block"> 坐长途车到重庆,他们要坐飞机,机票一千五百七十元,好心地也垫上钱给我买了一张。心中忐忑,还没到目的地就欠账了,到海口美兰机场,新奇而沉重。到驻地,迅速进入状态,去应聘上班。</p><p class="ql-block"> 找到工作了,在"九三年椰城小姐选美”活动组中做营销,底薪+提成,承诺月收入不少于三百元。嘿,可以,卖力地干。大街小巷,个体国营,见人就发传单,苦口婆心地宣讲,拉了不少赞助,默默地计算着月底会拿多少钱,快乐着,也真的累着。</p><p class="ql-block"> 月底去领钱,毛线,活动组的办公室不见了,是个草台班子,找谁要钱!垂头丧气,自认倒霉。还好,还有老家的天麻。</p><p class="ql-block"> 原预计要卖八十元一斤,结果跑了多个药店,终以三十元一斤成交。九月要回去上课了,还清了机票钱赶紧回,第一次闯海南就这样失败。</p><p class="ql-block"> 二舅不要本钱,说那就当给我闯荡社会的一份礼物。而他没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埋在金峰狗头寨的半山坡上,现构成了我思念家乡的一部分,有机会就去上柱香,静坐一会儿,那份亲情和恩情浓于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五年,我停薪留职,因要好的同学在上海,便去了,在浦东一外资企业打工学经验,也为老家的温泉工艺厂跑业务。他们在丰乐迎仙街开了个家俱厂,过年时外聘的厂长把本属于工艺厂的板材偷偷拉出去卖了发奖金,师傅们看不惯,私下说业务都是我拉来的,鼓动我开厂,他们全力支持。恰巧工艺厂转型,全力投入做星星套装门,要砍掉家俱厂,从道义上我不存在愧疚,于是咬咬牙开办起了家俱厂,后又开了家俱商场。</p><p class="ql-block"> 朋友蒋兵找到我,说要买一辆宇通卧铺车跑广东,二话没说,尽管自己也挺难,却帮着想法子凑齐了提车的钱。外出打工的如此多,以至卧铺车票一票难求。邀我去,而我父亲是铁路工人,七九年修京广线上的韶关大瑶山隧道时我一直在那里,再没回过,开心,去,算是再回首。而我幺姨一家原在草街子开批发店,不知什么原因破了产,一家三口竟在广州越秀区摆起了书摊,生意不错,她的小女儿小玲已在开中校高考等录取通知,也带着她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 三天两夜,终到目的地。居然有开县驻粤联络处,专门对接从老家来的人,一下车就可马上安排进厂。怪不得一波又一波的老家人心安理得的来,不只内心的渴望,民间自发,政府也在引导。打工经济是很现实的一种形式,开县号称全国务工第一县不是说说而已,是实在的数据,是无奈而又现实的策略。</p><p class="ql-block"> 幺姨和她大女儿小华摆摊,姨父负责进货和协调关系,她们一天收入有近千元,这在当时绝对是收入可观,是打工到自谋职业的转变。小玲也利用上学的空档期帮忙,一家人在广州的街头其乐融融,小摊小贩,起早贪黑,却有奔头。</p><p class="ql-block"> 去看望也已停薪留职的另一位同学谭平,岳溪人。他大学学的是工业模具,开了个模具厂,生意火爆,招了不少老家人干活,这也是老乡之间的互帮。尽管我们所干的事不同,但管理和初衷及目标相通,相互学习交流,既联络了感情,又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市场,触动了思考。</p><p class="ql-block"> 走出去,也引进来,不只物,更是观点和理念。那时,我在老城供销大厦整层二楼开的恒业家俱商场和在天鹅湖宾馆旁的恒业家俱厂口碑和效益都不错。当农贸市场的泡花板饰面家具只卖一两千元一套时候,我从广东进过来的沙比利实木家具可以卖到二万元一套,甚至一张吃饭的玉石餐桌可以卖到六千六百元,而普通的木餐桌也就五百元。那不是乱卖价,而是更好的东西引进来,搅动了心灵,值!</p><p class="ql-block"> 同时又自研创新,降低成本。当时开县最豪华的天鹅湖宾馆要采购家具,本地的质量和款式不好,外面的拉进来价又高,知道消息后,多次接洽,一同前往成都八一家具市场选样。同等质量,比别人价还低很多的情况下把业务拿下,便开始引进设备和工艺,从模仿到创新,一起创业的师傅们也卖力,硬是达到了他们的要求。记得一个椅子的样品做了七次,哪怕设计师要求的扶手需长三公分也马上改,真正做到了顾客是上帝。</p><p class="ql-block"> 生在小城,却随时与外面的世界互动,这是一个活循环。那时在开县旧城生活的人,很多都知道恒业家俱城,侧立在供销大厦墙上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知道里面卖的是时髦而货真价实的各类家具。记得其中一款绿色真牛皮沙发卖了近一千套,而那款式是从广东引进的,也加了自己的创新,额外配置了一个小书架,免费赠送。甚至还开发软木家具,原材料由一个在开县创办乖乖幼儿园的台商提供,产自西班牙,咱们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也时常在一起喝小酒聊天,捕捉想了解的一些信息。</p> <p class="ql-block"> 家俱厂边上住着一户人,左脸上有一大黑疤的男主人李新是开长途车的,一天邀我:“走,咱们开辟开县到上海的长途客车路线,现在到上海拆房子的人很多,却没有直达车。”</p><p class="ql-block"> 好啊,我也常往上海,那将多方便!当即拿出地图测路线,一段一段地算距离(那时可没有高速,更别说全程高速。)看定多少车费合适。也与当时开县驻上海联络处的张俊联系。他说那可是件大好事,马上行动,办路线手续。</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趟往上海的长途车没坐满,车费四百元,走走停停,走了四天两夜。回去时拉了满满一大车,四十五人的卧铺车装了六十一人。李新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违章也不怕了,那大黑疤也生动了,一条毛巾搭在肩上,扶着方向盘还唱歌,算是一次远征胜利,那便是开拓进取。</p><p class="ql-block"> 但没运行到一年,李新从上海回开县的路上,在利川出车祸了,全车就他一人走了,其他人无恙。他至死都紧握方向盘,那也许是驶向天堂,仅把自己留下,其它原路返回。他妻子接着干,我们常聊天,也安慰着。她说这也许就是命,如果他不去开辟这条路线,也许还在。但事实就是这样,谁也料不到,日子还要继续过,到上海的班次还要继续发,这就是生活。</p><p class="ql-block"> 是的,闯荡的人生,没有伟大可言,有时仅是谋生,但正是这份渴望,滴滴点点地铸就着社会的进步。汗水也罢,欢乐也罢,光阴总在流失,无怨无悔,走着自己的必由之路。这路途哪里有坑,哪里有亮光,哪里愁眉不展,哪里极喜而泣,只有自己知晓,没有那么多的高大上,表面的光鲜亮丽是曾穿越过极黑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二OO八年,因莫名的原因,我变得一无所有,再次到上海。只带了老家长江里的六颗彩色鹅卵石,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白色、紫色的,开始了景观设计制作。这是另一片天地,原来学的地理知识(我是地理系毕业的)和老家的山山水水,让我在人文与美学甚至科幻中翻来覆去折腾。长江中到处都是的三峡鹅卵石成了俏商品。陈家南门万里山巅的吸水石(又称华钙石)三千元就买了一大车再拉到上海,敲敲打打成型,做成精美的假山或盆景,价钱卖得高与低,全看心情。再后来,到大进、岩水、白泉等地寻宝,那些地里河里瘦骨嶙峋的石头,在我眼里价值堪比黄金,与承包户聊,对方居然说:“快,快把这些背时的石头拉走,种包谷都费锄头!”于是从万州叫了两台八十吨的大吊车起吊,用几十辆大货车拉往上海。深记得当时有人在旁边看,抽着叶子烟,说:“勒是哪个傻儿,拉勒些烂石头做么子,饭吃多了!”我听着,内心五味杂陈,当没有发现价值时候,当自己不够强大时候,当没有找到知音共鸣时候,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多余,默默地前行就行,争辩是蠢。</p><p class="ql-block"> 所有从老家淘得的沉睡物成了我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必要素,它们存在了亿年万,在三峡深处上古大神女娲和伏羲生活过的后花园吸天地精华,自带灵犀和远古气息。我们有幸根在那里,走出大垭口,带着传家宝外出闯荡。</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也成了上海市“城市碎片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的典范,把科技与人文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践行着建设美丽中国。走出家乡,在异乡安身立命,搭起沪渝交流的小桥梁,促进两地的物质与文化交流,实现助力家方的梦,何其幸!</p><p class="ql-block"> 这传家宝是黄金?是石头?还是野生天麻?都不是,是刻在骨子里不服输、想要改变命运的执着和坚韧。心中无畏,世上无敌,大道不争,开明开放,舍我无谓。与优者同行,哪怕暂时看不到未来,也要去闯,改变命运,上苍不欺人,付出可能有回报。</p> <p class="ql-block"> 行走于世,感悟着人世间的无奈与美好,周边老家的人总有股劲往前奔,不论是中国科学院士,矍铄老将军,大学教授,集团老总,创业者,还是打工下苦力的人,各自能力有大小,境界有高低,只要符合道德伦理,哪怕走的路径不同,大伙都相互帮扶,人性总是那么平等。</p><p class="ql-block"> 感恩这个国度,幸庆遇到了这个时代,体会着百味人生。这些年写了不少蝌蚪般的文字,记录着开州人走出大垭口闯荡外面世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铁匠》,有《真心英雄》,他们走着《平凡之路》,却《颤变》着,招呼一声《尹总,你好!》;而那些《桐叶粑》,《家乡月半弯》,巜雪宝山的崖柏》,还有《那年荷塘月色》里的巜童年童话》,如巜一缕缕光》,在《秋黄》中《薄如蝉翼》;那巜天边的小商贩》贩卖着《大长江鹅卵石》,如巜一叶扁舟》驶进了巜烟薰的世界》,呆呆地看着巜楼宇上的星辰》,想着巜是非成败》,终就领悟到巜深刻道理》;于是《降维出击》,喝着老家的《泡冰·啤酒》,满脑子的《盛世容颜》,希望《你的到来是场盛宴》,却坠落于《重庆》里的《老家是座小城》;于是,《自嗨》一下,开始了巜过家家》,感悟自己仅是个《沪尚愚商》,回味总是《悲喜相随》,发出感叹,说《请原谅,我不够勇敢》;《时光落沙》,《蚂蚁巡天》,人不过是在《七级浮屠》中行走,有时还穿着《新国王的新装》,在巜圈子》里混,《心思·具象》都在,要《找点事干》……这就是走出大垭口的人生意义,一有机会就回报家乡的原始动力。所有的《远大理想》都落在实际行动中,不然,就是《多年不见,成了久远》,如风中承诺,好似《月亮传说》……</p> <p class="ql-block"> 回味是一趟幸福之旅,怀旧之旅,哪怕其中布满艰辛,总有一根线引着自己走向一条路,也许是回家的路。那份柔弱,那份牵挂,或许因为漂泊,更觉水美。但谁能替代老家连着风雨廊桥和文峰塔的汉丰湖?她的湖心藏着什么?只有山峦?只有小城?还是颗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涟漪荡开去,层层思恋圆,绕小城的汉丰湖啊,因有浪漫的人,便成了浪漫湖,因有思念的人,便成了思念湖,为何盛不了忘情水,成为忘情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 景观园林谢勇的空间漫谈</p> <p class="ql-block"> 那些记录文字里的老家人物或打工仔,常在一起交流,都是从大垭口走出来的,那些心灵之约、不期而遇,常因曾经的艰辛而哽咽。这就是生活,来人世间走一趟,酸甜苦辣都要尝。脚踏实地,仰望星辰,做一个实际而浪漫的人。</p> <p class="ql-block">老家领导拜望谭述森院士</p> <p class="ql-block">真心英雄资中成</p> <p class="ql-block">“铁匠”张黎</p> <p class="ql-block">坦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张华</p> <p class="ql-block">“嬗变”的黄露</p> <p class="ql-block">商会妇联主席邹云燕</p> <p class="ql-block">谢氏三兄弟</p> <p class="ql-block">商会走访</p> <p class="ql-block"> T:1391670413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