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峨眉山高出山麓平原2600多米,气温的垂直变化造成了从亚热带到亚高山的植物,几乎应有尽有。其中高等植物3703种,占全国总数1/10,相当于欧洲的总和。其中仅产于峨眉山或在峨眉山发现以峨眉定名的有百多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有158种,为世界罕见!是峨眉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的杜鹃花有30多种,有的还是以峨眉或金顶命名的特有杜鹃。每年3月至7月,从山麓到山顶各种杜鹃就会渐次开放,峨山赏花盛宴会延续5个月之久。</p> <p class="ql-block">杜鹃花,无论花朵还是树型都美不胜收,因而有花中西施的美誉。为了看山上的杜鹃,我们下山从金顶走到雷洞坪,边走边欣赏。路边或冷杉林里的杜鹃或洁白如玉、或粉色可人、或大红大紫,在万绿丛中见到这些姹紫嫣红的杜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这些世上少有的尤物在佛教名山也有了佛气。</p> <p class="ql-block">据《阿含经》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毗舍婆就在娑罗花下悟道成佛了。所以峨眉山的佛家把杜鹃称娑罗花。不过此娑罗非蕨类植物的彼桫椤。梵语娑罗是指热带龙脑香科的高大乔木娑罗双树,唐代将温带的七叶树(无患子科)误为娑罗双树植于寺庙,宋代又将其与月宫桂树联系了起来,但都与杜鹃花科的杜鹃无关。</p> <p class="ql-block">范成大在宋孝宗淳熙4年(1177)游峨眉山时就对峨眉山的杜鹃作过描述:“娑罗者,其木叶如海桐,又似杨梅。花红白色,春夏间开,惟此山有之。”他认识到峨眉山杜鹃的特殊性。</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佛家另有说法。据说以前峨眉山来了个云游和尚,到寺庙既不礼佛又不诵经,吃了饭就在山上转游。有和尚责问他,他说供案上啥都不缺,有花就更好了。责问的和尚说山上天寒地冻,种不出花。云游和尚说,明天我们去山林里采。第二天他们见到山林里从未见过的杜鹃盛开,采了些供在佛像前,但云游和尚却不见了踪影,他们相信那云游和尚是佛,从此花中西施的杜鹃成了佛前花。清代诗人彭之吉说:娑罗原是佛前花,开遍峨山灿若霞;不信佛身常住世,见花如见佛无差。</p> <p class="ql-block">在金顶我们住的酒店前面有一株挂了牌的金顶杜鹃,酒店后面山坡下一片金顶杜鹃林。专门下去看了看这些高约2m的树梢顶端艳红的花蕾象活泼的小姑娘;刚开放的花朵变为粉红,象有些羞涩的少女;盛开后变成圣洁的白色,如高雅持重的大姑娘。她们几朵到十朵聚在一起,次第开放,真象一群大家闺秀。</p> <p class="ql-block">金顶杜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当然也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p> <p class="ql-block">金顶杜鹃为外人所知是因为德国植物学家费伯在峨眉山旅游时发现了它并带回欧洲,引起轰动,称其为“费伯杜鹃”。但费伯与自1875年就进入峨眉山大肆采集盗取植物材料的“植物猎人”相比,只是小巫一个。英国人威尔逊才是大巫。</p> <p class="ql-block">威尔逊于1899~1911年,受雇于英美的园艺公司和哈佛大学,在中国采集了4500多种植物的65000多份标本,其中杜鹃的活体材料就有60多种!此后有400来种中国杜鹃进入欧洲,欧美园艺场种植中国杜鹃成为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后来威尔逊的学术专著《中国:世界园林之母》成为名著。下图的杜鹃是皱皮杜鹃,又叫威尔逊杜鹃。</p> <p class="ql-block">皱皮杜鹃是因叶脉凹凸不平,树叶显得皱巴巴的样子而得名。下图是枝头待放的花蕾。</p> <p class="ql-block">在金顶除成片金顶杜鹃外在摄身岩上还见到陪伴十方普贤的露珠杜鹃,它的花有白色、浅黄或粉红,十分奈看,因而成为园艺栽培的重要花卉。</p> <p class="ql-block">我国植物学家方文培(1899.12.10~1983.11.30) 的杜鹃花研究作出了令世界植物界羡慕的成就。1935年他发表了《中国的落叶杜鹃》,成为中国学者最早在国外发表的杜鹃研究论文,提出了中国是世界杜鹃花分布中心的论断。1939年为防日寇轰炸,四川大学迁峨眉山,作为生物系主任,他带领师生认真教、学,潜心研究峨眉山植物,发现了33个杜鹃花新种!他逝世后美国著名植物学家彼得·雷文在唁电中说:“多么杰出的人才,非凡的贡献!我敢保证国际植物学界将永远不会忘记他。”1985年国际杜鹃花学会在西雅图开会,会议开始,主席首先宣布:“请大家为去世的对杜鹃花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方文培教授默哀。”可见他的国际地位之崇高。</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为金山杜鹃,是方文培于1920年代末在南川县金佛山发现的几个杜鹃新种之一。因在金佛山首见,所以命名为金山杜鹃。它仅产于四川西南海拔2000~2500m的山上,由8~12朵花组成花球,由粉红到紫有几种颜色。它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是我国特有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图是下山沿路拍到的另一些我国特有珍稀杜鹃花。下图在太子坪拍的山光杜鹃。</p> <p class="ql-block">海绵杜鹃,在七里坡拍的。</p> <p class="ql-block">七里坡上的美容杜鹃,树高可达12m。由15~30朵花组成硕大的总状伞形花序,花朵红、粉红至白色。被誉为杜鹃皇后。可惜还没开,少了眼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粉或紫红色的多鳞杜鹃,长在七里坡的冷杉林下。</p> <p class="ql-block">银叶杜鹃,因叶背面长银白色薄毛而得名。拍于七里坡。</p> <p class="ql-block">在雷洞坪拍的腺果杜鹃。</p> <p class="ql-block">拍于雷洞坪的名贵种问客杜鹃,在红紫白为主色的杜鹃群芳中,它的黄色显得特别出众。</p> <p class="ql-block">拍了许多杜鹃图片,但我是外行,所有图片的杜鹃名称均来自网络,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指正。如下图有说是云锦杜鹃,它是1859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琼在浙江采到,轰动欧洲的杜鹃之王。因为花大而娇艳,花色大红、粉红、白和紫色等,灿若云霞而得名云锦。</p> <p class="ql-block">游峨眉山的人,或许想沾点佛前西施杜鹃花的福气,在雷洞坪寺庙外的这些杜鹃树上挂了不少祈福的红布条。远看还以为树生杜鹃开着娇妍的红花。我想,花中西施天生丽质,不必打扮;佛前花如佛,怎么也不能被束缚。游人信众,只要不对这些野生杜鹃折枝摘花,让其自由生长就是造福了。</p> <p class="ql-block">在峨眉山,见到金顶有成片的亚高山灌丛杜鹃林大多还是花蕾,是一片初春景象,耳畔似乎还有杜鹃鸟催人“布谷”的叫声。随海拔降低,杜鹃灌木或小乔木只星星点点在高大乔木下开放,我沿山路下行,有的杜鹃已落英缤纷,不觉夏季已经到来。仅看杜鹃便体验到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p> <p class="ql-block">走到雷洞坪坐上公交,两天的登顶峨眉之行结束了,与沿途的花中西施杜鹃告别,心里又不禁想到此时摄身岩边的佛光出现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