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天水伏羲庙

俯瞰大地

0704<br> 我早上起床后去伏羲庙广场散步,拍照。<br> 天水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人宗庙”,是纪念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明清宗庙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br> 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由秦州知州傅鼐主持创建,现存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35000-36400平方米,规模宏大。伏羲庙明成化年间奠基,嘉靖二年(1523年)由陈讲、卢问之主持大规模修建,形成牌坊、大门、先天殿、太极殿等核心建筑,奠定明清宫殿式布局。明代嘉靖十年(1521年)重修,清代及民国时期持续修缮,新增见易亭、后陵等园林景观1。伏羲庙被尊为“中华第一庙”、“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是研究中华远古历史、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自明嘉靖二年起成为国家最高规格祭祀中心,2006年“太吴伏羲祭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公祭活动成为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节庆。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华人祭祖,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br> 伏羲的出生地存在多种说法,但综合权威性较高的信息,甘肃天水是最为广泛认可的说法。<br> 伏羲理政的地方主要在陕西和河南一带,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的太昊陵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占地875亩。据陈州府志载,太吴陵在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宋时期不断扩建,并形成规模,现存陵制及建筑是明太祖朱元璋颁诏修建的,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整修和重修,始定格局。拥有内城、外城、紫禁城、道义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显仁殿、太始门等门殿庞大建筑群。<br>  我在伏羲庙广场逛了一会儿,回酒店集合,退房,去天水市一条路边饭店吃粥,包子等,饭后离开天水去宝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