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脱贫”路

人生不过三万天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093933</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人生不过三万天</p> <p class="ql-block">那是2011年3月,一个春意绵绵的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富和乡岩湾村村委会的院子里。我正准备眯一会儿午觉,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破坏。我极不情愿地摸出手机,电话的那头,是我们村4组里一位名叫李华的贫困户,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江书记,您在哪里?我想请您来家里坐坐,喝杯茶,向您汇报一下最近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说起残疾人李华的情况,我如数家珍再也熟悉不过。他是我村4组的村民,家境非常贫穷,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母双亲,全靠一个哥哥和几个姐姐拉扯长大。前些年因外出务工受伤致残,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种几亩薄田和偶尔出去打打零工来维持。因家庭贫穷和残疾没有结过婚。村里将他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后,我和村委班子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精准帮扶之路,开启了我在村委的职场故事。最初,李华对脱贫似乎失去了信心,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没有一技之长不说,还是肢体残疾人,想要改变现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重新燃起他的希望之火,我们决定从产业扶贫入手。通过深入他的承包地块调研和讨论,结合我们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向他推广特色种植业——有机红心猕猴桃。</p><p class="ql-block">红心猕猴桃是用当地山上野生猕猴桃(俗称“毛梨咡”)改良嫁接的,它富含维生素C及P、K、Ca、Mg、Fe、Cu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特别是微量元素中的含钙量为果中之首,被誉为“人间仙果”、被称为“果中之王”、“维C之王”。果实中的钙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良好的补钙剂,营养价值丰富。我们邀请县农业技术专家到村里进行免费培训,李华也积极参加了学习。从红心猕猴桃的种植,苗木的嫁接,施肥管理到鲜果采摘,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们还帮助他申请到了乡信用社的小额扶贫贷款,用于购买种苗和改良土壤结构。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李华家的猕猴桃园初具规模,产出的红心猕猴桃品质上乘,口感极佳,深受市场欢迎。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村委会利用互联网,将李华的猕猴桃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岩湾村还专门举办了“采摘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采摘乐趣,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李华的红心猕猴桃供不应求,家庭收入也显著增加,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除了产业扶贫外,我们村委会还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此,我们积极为李华等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2014年6月,在一次村委会举办的技能培训班上,李华表现出了对PVC塑料水管焊接的浓厚兴趣。于是,我们联系了县上的职业培训机构,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PVC塑料水管的技能提升课程。从基础工具的使用到复杂水管弯头的连接,他都学得非常认真。经过为期7天的学习和实践,他的水管焊接技术日益精进。经过村委会研究决定,给李华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专门负责岩湾村9个组自来水管道的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正在李华的猕猴桃地里帮他疏果,李华突然接到5组罗埝沟一村民温六的电话,说离他家不远处发现“喷泉”——自来水管破了。李华二话没说,回到家背上工具,我们各自骑着电瓶车一道赶往罗埝沟。在温六家附近,一股“喷泉”还在拼命地喷着,停好电瓶车,我负责查看水管破裂情况,李华熟悉地跑向阀门。他关闭好阀门开关,快速地打开工具箱,找出线路插板,从温六家接好电源,插上热合机。用钳子把破损剪掉剪平,我帮忙扶正热合机,他将管两头分别插入热合机头,青烟飘过,迅速将水管两头结合凝固在一起……无论谁家的管道漏水或弯道接头等出现损坏问题,李华都随喊随到,及时处理。</p> <p class="ql-block">岩湾村作为富和乡一个交通不便的落后村,要想搞发展摆脱贫困,就好比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得受尽千般苦,走过万般难。李华的故事,只是岩湾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通过产业扶贫与技能提升的双轮驱动,我们帮助了无数像李华这样的贫困户,他们不仅摆脱了贫困的束缚,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真正站在贫困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帮扶措施;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才能让岩湾村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脱贫工作任重道远,仍需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