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追逐夏风的足迹

雁翎.魏

<p class="ql-block">盛夏的风,吹熟了岭南的荔枝、黄皮和龙眼,也吹开了我走向郊野追风的心门。这天清晨,先生驾驶着越野车,与我一道朝着从化区的方向飞驰,我们准备到果园里,享受夏风的吹拂、品味荔枝的鲜美和见证龙眼的成熟。</p><p class="ql-block">很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地自驾郊游了。一路上,道路两旁的风景既熟悉又陌生,多年前的小树已经长得粗壮又婆娑,绿化带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在夏风中尽情摇曳,像自我陶醉,又像与飞驰的车流打着招呼。</p> <p class="ql-block">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从化区太平镇的一座小山村,村庄依山傍水,几乎所有的空地上都栽满了荔枝、龙眼和黄皮,远远望去,各种果树就像此起彼伏的、一座座绿色的小山丘,红的黄的果实点缀其中,很有一种丰收的喜悦感。马路的一侧停满了私家车,一看就是与我们一样,前来亲手采摘荔枝尝鲜的郊游者。</p><p class="ql-block">跳下车,一阵混合着泥土芬芳,以及漂浮着荔枝甜香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我贪婪地呼吸着这郊野的纯净空气,想把这些天窝在空调房里,胸口积攒的浊气全部呼出去。我一边走一边想,跨出空调房,大自然回馈给你的,何止是清新的空气,还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时令佳果和愉悦的身心。</p><p class="ql-block">说起岭南佳果荔枝,不得不提到苏东坡。900多年前,苏东坡被贬至广东惠州之时,才初尝到了荔枝的鲜美,他写过多首赞美荔枝的诗篇,其中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脍炙人口,诗中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岭南物产的丰富,更表达了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不仅是文学巨匠,更是美食大家,他诗句的魅力,让岭南荔枝闻名遐迩,从此,不仅惠州的荔枝声名鹊起,广州的荔枝同样炙手可热。</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今年仅仅从化区的一个太平镇,荔枝产量就高达2.6万吨,销售额超过1.5亿元,总体占整个从化区的三成以上。我们约好前来摘荔枝的这家庄园,种植的荔枝、龙眼和黄皮等水果漫山遍野,那随风起舞的枝叶,像在向人们频频招手。我们走到低矮的荔枝树荫下,炙热的风瞬间变得温柔而又湿润起来,很是舒服,只是穷凶极恶的蚊子有点多。我欣赏着那些艳红的、饱满的和多汁的荔枝,品尝着最红、最大和最甜的果实,忽然有一种生为现代人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1200多年前,唐玄宗为博取宠妃杨玉环一笑,劳民伤财地命令兵士日夜兼程,把荔枝从岭南护送到长安。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愤慨。</p><p class="ql-block">千年的时光过去了,虽然对荔枝的保鲜技术还没有新的突破,但发达的立体交通,以及拥有冷藏车运输的快递服务,让那些不能亲临荔枝树下的北方朋友,都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今夏我就快递了几箱荔枝,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他们隔天就能收到。亲友说,开箱时密封泡沫箱里的冰袋还未融化,亲友还说,那种鲜甜除了时效快,还深藏着千里之外珍贵的亲情和友情,这席话,让我很有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感。</p> <p class="ql-block">荔枝不仅是我的最爱,也是父亲的最爱。父亲当年行军打仗,从东北黑龙江一路南下,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最后在解放了海南岛之后,才品尝到第一颗荔枝,从此父亲便爱上了这种水果。知道父亲喜欢啖荔枝,以前在每年的6、7月,我都想办法在从化、增城或番禺等地买些新鲜荔枝回来,让父母亲第一时间品尝美味。可是今年,面对这么多我亲手摘下的荔枝,却无法再送到父母面前,内心的伤感无法言喻。</p><p class="ql-block">夏天的风不仅吹熟了从化的荔枝,也吹熟了我家后花园里栽种的龙眼和黄皮。记得前年,我把母亲接到家里小住,正值夏风吹送的时节,后花园的黄皮和龙眼相继成熟,母亲走到树下,笑眯眯地摘下一颗黄橙橙的龙眼,剥开品尝:“小玲,你种的石硖龙眼又爽又甜,太好吃了!”那情景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眼下龙眼也开始成熟了,我却没有了去品尝的冲动。去年的今天,龙眼成熟了,母亲却住进了医院;今天龙眼又成熟了,母亲与我已经是天人永隔。眼前那些沉甸甸的龙眼,在炙热夏风的摇曳中,在炽热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今夏我对母亲念想的生动画面。</p> <p class="ql-block">追逐夏风的足迹,就像追逐着幸福的生活和远去的时光。夏天是大自然最为绚丽多彩的季节,红的花、绿的树,甜的荔枝、酸的黄皮,圆圆的龙眼、长长的芒果,它们在岭南的夏风中成熟、张扬,又在夏风中默默坠落。</p><p class="ql-block">我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着喜悦,也释放着回忆。夏天的风依旧吹着,带着白天积攒的热度,在暗夜里缓缓降温。我看见人们那些追风的脚步,有的快、有的慢,有的从容、有的踌躇,但那足迹,分明写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感恩和知足,写着对亲情的珍视、呵护和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