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宁波市有句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在党员活动日,我们参观中国港口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港博路6号。中国港口博物馆是由国务院正式命名的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国字号"港口专题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港口博物馆坐处北仑滨海新城,占地78亩,由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出资建设,2014年10月中旬建成开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作为泛长三角知青宁波联络记者站的组长,曾经多次陪同全国各地的知青朋友参观港口博物馆,宁波知青袁兴光还被浙江日报评为博物馆最佳志愿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国际性、专业性、互动性,是传承港口历史、挖掘港口文化的文化基地,更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0年,中国港口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紧紧围绕陈列主题"北仑历史就是不同时期的北仑人,博纳兼容、开拓进取的历史",截取各个历史阶段北仑发生的具有断代性、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典型事件、重要人物,来展现北仑人善于学习、敢于冒险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我国港口界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承载"港通天下"的文化内涵,为国内外研究中国港口历史、探求港口未来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参观者了解中国港口发展过程、掌握港口知识提供深入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广大青少年科学感知港口的发展、培育对港口的兴趣提供直观形象和互动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唐三彩在唐代主要用途为厚葬品,同时兼具宗教用途、生活用品及贸易品功能。唐三彩可是唐代陶瓷艺术的标志性成就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唐三彩在唐代常被用作随葬品。由于当时厚葬之风盛行,唐三彩也有部分被用作生活装饰品。虽然主要出土地多为墓葬,但其造型精美、色彩绚丽,偶尔也会被用于日常生活中作为装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还有一部分唐三彩被用于宗教仪式。其上的某些装饰纹样,如莲花纹,就象征着佛教的圣洁与纯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总之,唐三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唐代社会中发挥了多种作用,成为了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是我国港口界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支点。宁波作为“海上茶路”启航地,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是中国茶叶、茶具等商品出口的主要港口。宁波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深水良港,与日本、朝鲜半岛不仅地域接近,还因为有独特的海风和洋流,每年春夏间的洋流和季风有利船只航行,这是其它港口无法比拟的。因此,宁波在唐代已经成为和世界各地交往的主要港口。"海上茶路"是"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极为丰富。2013年4月召开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确认宁波作为这一贸易路线的起点,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均为中国之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在2009年《宁波晚报》“宁波茶事”征文荣获唯一的一等奖,后来成为宁波茶文化促进会的会员。我也曾经带领知青们到港口博物馆听宁波茶文化促进会的专家讲课,并到国际获奖的北仑三山玉叶基地考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城以港兴,港通天下。如今的宁波主动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的互联互通,打造海铁联运计划管理系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宁波自古靠海吃海,所以陆地有丝绸之路,宁波有海上茶路。 在江厦桥与新江桥夹角处这里是姚江与奉化江交汇处,也是以前三江口古明州主要码头遗址。 目前,这里在2009年建造了一个“海上茶路启航地”的标志性景观,由一个主碑,四个副碑,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组成,密密匝匝的系缆桩,刮来一阵阵的三江口江风,可以遥想当年这里的热闹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永丰库遗址佐证了宁波曾是中国瓷器对外贸易的集散地,我看到展厅的瓷器比以前展品丰富了不少。其中不仅有很漂亮的铜胎珐琅西洋人生活故事和人物故事的纹茶壶,还有国内的漳州窑双龙鱼瓷盘、窖山水人物瓷盘等。我比较仔细都把重要的不同年代的瓷器一一照下来,走时往往成了最后一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宁波外滩比上海外滩早2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宁波老外滩在1844年开埠,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宁波老外滩仍保存着大量漂亮的欧式老建筑,大多改作了小资的酒吧和餐厅,哥特式建筑江北天主教堂都是游客游览的重点,是宁波的地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率先开辟宁波港,从唐开始,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以宁波为枢纽的海上航线,辐射整个东亚海域。庆安会馆、永丰库遗址、永丰塔、威远城……这些散落在宁波的各处“海丝”古迹,见证了宁波悠久灿烂的“海丝”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宁波包玉刚是宁波帮的杰出人物,不论是港口博物馆还是宁波帮博物馆,都是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在宁波的一个“家”。这个“家”里的每一件陈列物,都在唤起人们对香港、对“宁波帮”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舒适大气的交通空间,通高近20米的休息大厅,以及国际报告厅、图书馆、电子阅览、咖啡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都使其成为重要的城市标志、文化符号、教育基地、旅游亮点、百姓客厅和交流平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港口博物馆定位以港口文化为主题,是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国际性、专业性、互动性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成为挖掘港口历史、传承港口文化、传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成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鼓楼往东便是宁波连通世界的起点——三江口。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汇聚,是宁波最早的“宁波港”港埠。唐宋时期,宁波三江口桅樯林立,千帆待发,一派海上贸易的繁忙景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温馨提示:交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乘坐地铁1号线至长江路站,转721至北仑春晓洋沙山风景区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乘坐地铁1号线至大碶站,转790至北仑春晓大道紫阳路口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乘坐670路至北仑春晓洋沙山风景区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乘坐791路至北仑春晓听海路,向东北方向前行100米至洋沙山路右转,步行500米至春晓大道左转到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