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色彩斑斓 神奇魔幻(上) <p class="ql-block">摩洛哥:色彩斑斓 神奇魔幻</p><p class="ql-block">2025年夏天,我们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飞往北非魔幻国度摩洛哥。去卡萨布兰卡,体验白色的浪漫;观赏蓝色小镇舍夫沙万,品味优雅美丽;游览红色之城马拉喀什,探秘名胜古迹;踏入撒哈拉沙漠,寻觅三毛的足迹。</p><p class="ql-block">一、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八千公里云和月,我们乘坐的海湾航空公司波音787飞机,经过9个小时再转机7个小时的漫长飞行,终于在翌日清晨7点多,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卡萨布兰卡。放眼望去,一座座白色的建筑质朴厚重。绿树成荫,棕榈树尤其多。间或有几株蓝花楹,立在巷陌街头。细碎的蓝色花瓣,如阿拉伯童话中的月光那般静美。蔚蓝色的大西洋波涛滚滚,热情地拥抱着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当年,英格丽•褒曼饰演的电影《北非谍影》,让卡萨布兰卡名闻天下。电影中那传奇的里克咖啡馆,便蛰伏在城市的心脏处。在这座咖啡馆里,时光竟如胶片倒卷。一架乌亮的三角钢琴静静安放着,琴键上似乎还残留着昨夜的爵士余音;灯罩垂下的流苏,在空气里微微摇曳。侍者端上一杯名为“永志难忘”的鸡尾酒,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荡漾,映出墙上英格丽·褒曼的旧影。“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那么多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间”,电影中这句经典台词传遍世界,让里克咖啡馆成了影迷魂牵梦萦的爱情圣地。如今,银幕上的情话与硝烟,已经在这里凝结成实体。人们啜饮着虚构的故事,竟也喝出真实的醉意来。</p><p class="ql-block">漫步迈阿密海滨大道,大西洋的风扑面而至。木制栈道沿着海岸线蜿蜒伸展,一路咯吱作响,仿佛在呢喃细语。倚在栏杆上凝望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海水起起伏伏,浪花舔舐着岩石。那一刻,尘世间的喧哗声,仿佛都退潮了。</p><p class="ql-block">而哈桑二世清真寺,正从海水中拔地而起,它是从大海里生长出的信仰图腾。因系前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并捐资筹建而得名,共耗资近6亿美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同时做礼拜。巨大的广场上,信徒们进进出出。宣礼塔高耸入云,塔尖直指天堂的方向。恍惚间有一束光刺来,那是麦加的坐标,如一根银针,缝起尘世与神明的距离。整座殿堂都浮在波涛上,海水在祈祷毯下汹涌奔流。海风穿过敞开的殿顶,拂过千万张虔诚的面孔,将祈祷词与涛声一同卷向天际。</p><p class="ql-block">炽热的阳光下,白色之城卡萨布兰卡格外耀眼。白是底色,亦是画布。任由时光涂抹,人间的悲欢、神性的光辉与海洋的呼吸……层层叠叠,最终晕染成一幅永不褪色的长卷。</p><p class="ql-block">二、光影交错的拉巴特</p><p class="ql-block">一踏进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便像是闯入一方由阳光与阴影织就的天地。城市上空悬挂着北非的烈日,明晃晃地燃烧着;而古老的城墙却投下深深的阴翳,像静默的黑色叹息。</p><p class="ql-block">城北的哈桑塔便矗立在这明暗交界处,它是阿尔摩哈德王朝於公元1196年所建。当时的统治者苏丹曾有一个宏愿,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让所有的军队都在此祷告。由于缺乏经费和地震频仍,工程被迫中断,留下很多根未完成的尖塔石柱。这些残柱,在今天反倒成为一种建筑艺术。十二世纪的断塔残壁,被海风磨出沙砾般的质地,似大地伸向天空的倔强手臂。仰首注视,石塔在日光中肃穆。密密排开的312根石柱,如大地折断的肋骨,在日光里投下森然长影。</p><p class="ql-block">与布雷格雷格河隔河相望处,高高的穆罕默德六世塔刺破苍穹。它的玻璃幕墙,正将大西洋的光揉成碎银。这座凝聚中国工匠心血的现代建筑,以250米的高度向云端攀升,在布雷格雷格河口投下流线型的身影。哈桑塔那孤峭的剪影,与崭新挺拔的穆罕默德六世塔形成鲜明对比。它们各自述说着不同的话语,却又被同一片古老阳光所笼罩,共同构筑起拉巴特深沉而奇异的光影交错。</p><p class="ql-block">微风掠过哈桑塔的塔顶,又向南拂过穆莱·哈桑体育场的红土跑道。绿茵场上满是奔跃的身影,看台上涌动的声浪漫过跑道。哈桑塔石柱间的斑驳与穆莱·哈桑体育场上的热浪,在布雷格雷格河的波光里汇成同一种永恒。</p><p class="ql-block">站在拉巴特皇宫前,阳光更加灼人。这座皇宫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宫殿,虽宏伟辽阔,然四周重兵布防,游人仅能于铁栏之外远远张望。数名皇家卫兵在门口一字排开,他们身披猩红斗篷,默然而立。</p><p class="ql-block">摩洛哥国王时常在皇宫门前的广场上,迎接世界各国的元首。几尊古炮静静地俯卧着,锈迹斑斑的炮口朝向大西洋方向。昔日的炮火硝烟早已散尽,只余下铁锈的腥气在空气里浮动。附近还有一方圆形喷水池,池水清亮,被阳光穿透,荡起一层层涟漪。广场四周绿树环绕,站在修剪得奇形怪状的树下,空气也陡然温凉起来。</p><p class="ql-block">三、丹吉尔: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丹吉尔坐落于直布罗陀海峡的丹吉尔湾口,距亚欧大陆仅15公里。它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进地中海与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或者停泊。大西洋东岸南来北往的船只,也要在这里调整航向。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当天我们住的旅馆就在海边,正面对着直布罗陀海峡。黄昏时分,我和同伴漫步海边。沙滩上散着几个赤脚的少年,正在踢一个皮球。我脱下沙滩鞋拎着,走进海水里去。水很凉,且清澈透明。浪花卷起千堆雪,在脚踝处缠绕着。</p><p class="ql-block">西天的太阳,正缓缓向海中沉去。它先是金黄,继而橙红,慢慢落入风平浪静的水里。夕阳将沉未沉之时,海水被点燃了,熔金碎玉般璀璨。海峡对岸的西班牙,此刻大约也在看着同一个太阳吧?只是那边的人见了,未必会想到非洲。而我在这边看了,却总不免要想到欧洲,想到那一年在西班牙旅游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回到旅馆,窗外的海峡已沉入黑暗。只有几处渔火,在远处明灭。丹吉尔这座城市,白天喧嚣如集市,入夜后却一片寂静。欧非两洲在此处只隔着一湾窄窄的海峡,却仿佛隔着整个宇宙。</p><p class="ql-block">摩洛哥海岸线漫长,有1700多公里。斯帕特尔角灯塔,就位于直布罗陀海峡这壮丽曲折的海岸线上。白日的斯帕特尔角灯塔,只静默地立着。灯塔通体纯白,棱角分明,恰似一柄插在非洲之角的匕首。此时的灯塔是睡着的,它把指路的眼阖上了,只用一身素白,对着天地间无边的蔚蓝。</p><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盘旋而上,铁梯愈见陡峭。铁梯的锈迹,在掌心留下褐红色。走过134级台阶,一步步登上塔顶。猝不及防地,整个直布罗陀海峡劈面而来。它横陈脚下,蓝得让人痴迷。大西洋的深蓝与地中海的翡翠在此厮杀,浪沫飞溅处划出蜿蜒的疆界。欧罗巴的轮廓在海雾中浮动,如一个将醒未醒的旧梦。暴烈的海风撕扯着衣衫,仿佛要将人推下塔去。扶栏而立,竟分不清是灯塔在摇晃,还是双腿在战栗。风自欧罗巴来,撞在灯塔外壁,碎成呜咽。</p><p class="ql-block">天空万里无云,是静谧安祥的淡蓝。而灯塔脚下的直布罗陀海峡,则是浩浩荡荡的深蓝,一直铺展到极远处西班牙淡青色的山影脚下。海岸线曲曲折折,像是被什么巨兽啃噬过。嶙峋的礁石间,偶尔可见一两艘搁浅的旧船。</p><p class="ql-block">非洲洞是个奇迹,天然形成的洞口,形状竟如一幅倒置的非洲地图。洞如巨兽之口,吞吐着大西洋的风浪。潮水涌来时,轰然作响,白沫四溅。洞壁黝黑,被海水啃噬出浑圆的轮廓,穹顶垂下几根钟乳石,像凝固的浪。阳光从洞口斜切进来,在岩壁上投下一块颤动的蓝——那是海水的反光,随潮汐涨落,忽明忽暗。 洞底积着一洼咸水,漂着几片从直布罗陀海峡来的泡沫。石缝里嵌着贝壳的残骸,白得刺眼。</p><p class="ql-block">四、蓝色小镇舍夫沙万</p><p class="ql-block">里夫山的皱褶里藏着舍夫沙万这座蓝城,漫步山坡上那些起起伏伏、狭长的蓝色弄堂,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舍夫沙万的蓝,不是那种轻浮的蓝,而是深浅不一,互相咬啮。钴蓝、湖蓝、靛蓝、天蓝,全数泼洒在门扉上、墙壁上、阶梯上,连鹅卵石的缝隙里也渗出蓝来。因此,舍夫沙万也被誉为世界三大蓝城之一,其他两座分别是希腊的圣托里尼和印度的焦特布尔。</p><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这蓝的习俗,竟是犹太人带来的。他们于数十年前逃至此地,将蓝色涂在屋外,说是可以驱邪避祸。犹太人还认为蓝色代表灵性与和平,与天堂很近。并且还能折射阳光,祛除山上的湿气。于是,舍夫沙万的每一座建筑和巷弄,都被刷成各种各样的蓝色。后来犹太人走了,蓝色却留下了,像无主的魂灵,盘踞在这北非的山城里。</p><p class="ql-block">集市上,商贩们兜售着香料、铜器、羊毛毯子。一个满脸皱纹的摩尔老人蹲在角落,面前摆着几块形状古怪的石头。三角梅从墙头垂下,紫红的花瓣在蓝的包围中显得格外放肆。猫儿们则俨然蓝色王国的真正主人,它们或卧或行,眼神迷离。阿拉伯人、摩尔人、柏柏尔人,各自在巷弄间穿梭,影子投在蓝色的墙上,便也染了蓝。</p><p class="ql-block">我在巷弄间迷失了方向,蓝与蓝之间本无区别,却又处处不同。一扇剥落的蓝门后,传出孩子的笑声;转个弯,一道崭新的蓝墙前,坐着个闭目养神的老者。阳光在蓝色上跳跃,时而温柔,时而暴烈。</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我登上旅馆顶上的平台眺望:整座小城在夕照中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的怀抱里。清真寺的尖塔刺向天空,宣礼声在蓝色的迷宫里一阵阵回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