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咸亨酒店 以前,我对绍兴的了解非常肤浅,只知绍兴府八县地处钱塘江南岸平原,文化积淀深厚,曾经走出许多“师爷”。师爷现象起于元,盛于清,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古城区、安昌镇、陶堰镇是“绍兴师爷”的三大故里,仅安昌镇走出去的师爷就不下万人。那时,道、府、州、县几乎“无绍不成衙”,连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也用过绍兴师爷娄春蕃。此外,我从鲁迅《孔乙己》中“窃书不能算偷、”“君子固穷”、“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描写,知道绍兴有个咸亨酒店。 十八年前,我在咸亨酒店。 <p class="ql-block"> 咸亨酒店位于鲁迅中路179号,是鲁迅堂叔周仲翔于1894年开办的。2025年4月13日10:00,我再一次来到这里。低矮的平顶黑瓦屋,门楣正中挂着白底黑字“咸亨酒店”牌匾,与我2007年5月30日去时没有任何改变。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的影响持续发酵,老酒馆生意兴隆,经久不衰。如今,除保留老酒馆之外,已经扩建为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商业效应可见一斑。</p> 新厅堂入口 “咸亨”二字出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在此的意思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寓意生意兴隆。这次去,酒店屋檐下吊着那四个大红灯笼上的“古越龙山(黄酒品牌)”字没有了,门柱上“酒香宾咸集,人和事亨通”的对联换成了“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这一替换,少了几分雅韵,多了些许市井气息。是顾客群体发生了变化还是改写人多了一份市俗气? 新厅堂正厅 <p class="ql-block"> 也难怪,“曲高和寡”,从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至今上百年,有几人还在乎文言雅韵?酒店门前的孔乙己塑像仍在。他身穿长衫,两指钳起茴香豆,躬身回首,形容猥琐、迂腐穷酸的模样依然活灵活现。我仿佛听见他对讨要茴香豆的小孩儿说“多乎哉,不多矣”。门前左边多了一个手拿纸扇的卡通小师爷娃娃立牌,右边立牌上书“得闲喝茶”,奇怪的是还有一块“太雕奶茶”招牌。</p> 右侧配菜、传菜厅 酒馆柜台、摆设还是老样子,“三月六日,孔乙己欠十九钱”的牌子还挂在板壁上。走进店堂才发现,后墙挖了一个圆洞门,上书篆字“不醉无归”。仔细一瞧,门后有一个大大的厅堂。门里摆着一块进出酒店人头攒动的黄杨木浮雕照屏。照屏前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绍兴婚丧嫁娶、建房乔迁延席上常见的“十碗头”菜肴,照屏背面有咸亨酒店的由来和扩大装修重新开张的情况介绍。 左厅堂 还不到午餐时间,食客寥寥无几,我得以在新建的厅堂里徜徉。宽敞的正厅横梁上挂着黄色宫灯、红色小灯笼和大大的中国结,整齐摆放着几排雕花八仙桌、凳。右厅是长长的传菜、配菜房,各款菜式照片整齐排列。幽静雅致的左厅里落地花格窗边摆着两溜四人桌凳。二楼花格回廊上全是典雅的包间。 我在鲁迅故里广场。 十八年前,我坐在孔乙己欠钱木牌下的条桌边,两小碗散装黄酒、一碟茴香豆,自尊自饮,体会了一回孔乙己的喜悦与享受。咸亨酒店的黄酒颜色深红,汁液浓稠得挂碗。虽说有点小贵,毕竟品质上乘,非市场上的瓶装《古越龙山》、《女儿红》等可比。这次再到绍兴,主要目的还是品尝这黄酒。无奈“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我拿出矿泉水空瓶,想打原汁原味的咸亨酒店黄酒带回家。 2007年,我在鲁迅故居门前。 掌酒大妈听我说还有几天才能回家,便对我说:“这酒从酒瓮里打出来,两天就会坏掉。”她推荐我买咸亨酒店自产的瓶装“太雕”黄酒。尽管我不是好酒之徒,重温也好,解馋也罢,依言买下两瓶“太雕”和两袋茴香豆,拎回车上安置妥当。然后,沿着鲁迅中路慢慢地向三味书屋、百草园和沈园方向而去。 三味书屋鲁迅课桌 沿着鲁迅中路越往前走,游人越多。241号新台门鲁迅故居门前排起了长长的人龙,老台门鲁迅祖居和隔壁的鲁迅纪念馆游人稍少。一如既往,巷道口外,高墙左面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下面是英文LUXUN NITIVE PLACE,下面是鲁迅中路街巷大幅阴刻黑白画。高墙左面是一手夹香烟,表情严肃、忧国忧民的鲁迅半身像。小广场上人潮如涌,熙熙攘攘,打卡的人真多。 我在百草园 新台门鲁迅故居是鲁迅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客厅、卧室、厨房、三味书屋等原样保存。私塾里,靠墙的鲁迅书桌有明显标识。故居后连通百草园。皂角树、桑树长高了,小小地块上长着稀疏的玉米、白菜、杂草。实话实说,我愿意从书中领略,实景参观总感觉不如意。“神秘的帷幕下包含着应有尽有的完美”,阅读,思绪自由飞翔,体会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实物面前,则受到诸多限制,想象力难以发挥。 沈氏园三字是郭沫若手迹。 <p class="ql-block"> 我在鲁迅故里广场打卡,拍照留影。然后,过桥左转沿着河岸直行。窄窄的河道,绿树成荫,一路青石板,小小的乌篷船荡来荡去,水乡情调满满。这里啥都好,唯独河水还是浑浑绿绿不见底。以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四大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包括周庄、乌镇等诸多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亭台楼阁假山照壁,精雕细琢、韵味深长,就是水质没有一处清澈见底。可能与水网地带水流平缓、水的自净能力差有关。朋友们,若要领略水的灵气,还得到大西南。那里多有河水碧绿发蓝、空灵透亮之处,让人流连忘返。</p> 沈园内景 我步行400多米来到沈园。沈园在鲁迅中路318号,鲁迅故里东侧。宋代园林,原为沈氏私家花园,建成已有800年历史。1987、1993年两次在原址修复,现分为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占地38000平方米。2012年,沈园与鲁迅故里共同申报为AAAAA级旅游景区。沈园的吸引之处不仅在于园林精致,更在于南宋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清凄哀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 我两到沈园,在陆游、唐婉先后留墨的那堵墙边站了很久。我知道墙是后建的,词也是后人摸拟写上墙的,但还是愿意前往。再次实地吟诵800年前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和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仍然感觉心里憋屈。特别是那句“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和“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让人泪目。唉,老来方知,世上事儿历来圆满少、缺憾多,谁还没有不为人知、不想被人知的隐痛?《钗头凤》能流传千古,文采好是一方面,发掘出内心感受、引起天下人共鸣才是原因所在。 沈园内景 古稀之人,今后可能不会再到绍兴了,我细细地游览完整个沈园。出门,返回咸亨酒店(宾馆)停车场。途中,满街都是“次坞打面”馆,都是绍兴城南次坞面馆衍生出来的。我也不知正宗不正宗,当地特色,来上一碗。稍事休息,抓紧时间驾车前往湖州,去看看南太湖的绝美景色。 我在沈氏园 20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