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黑水公司:德威国际在非洲干的那些事

小皮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些年,美国海外安保公司是在全球那是赫赫有名。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黑水公司(Blackwater,现改名叫Academi),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比美国正规军都威风。那些年也是新闻联播上的常客,闹了不少新闻和丑闻。其成员主要来自美军的陆军特种部队、海军海豹突击队、空军伞降救援队等的退役人员,战力不输美国正规军。除了黑水(Academ),还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DynCorp International,Triple Canopy(三重冠)两家公司也在国际上非常活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DynCorp International和Triple Canopy近几年纷纷打着保护矿产资源的旗号进入刚果(金),帮助美国政府实现地缘政治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黑水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曾是海豹突击队队员,其公司核心团队多来自美军特种部队。DynCorp的高层包括前国防部副部长和北约指挥官,而Triple Canopy的管理层中有前陆军上校和中情局官员。黑水曾雇佣中情局前反恐负责人科弗·布莱克,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多名官员离职后进入Academi、帕兰蒂尔等公司。所以,美国这些安保公司不过是披着私人企业外衣,拿美国政府的钱,干美国政府不方便干的事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刚果(金)政府这几年一直对中资企业各种刁难。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留待以后挖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这几年全球推行一带一路政策,与全球爱好和平的人们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鼓励企业走出去,到五湖四海七大洲四大洋去找矿挖矿。不少企业到了战乱比较多的非洲,那么这些公司的安保怎么解决的?总不能人人一手一根狼牙棒一手拿个盾牌吧?也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一旦企业被侵犯,马上就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那不是中国人的风格。网上挖了挖,还真有。虽然不像金轮工程公司那样默默无闻干大事,中国这几年也学老美搞了一些安保公司,干着一些政府不方便出面的活。不过网上资料很少,有关部门这方面显然很谨慎,保密性非常强。但管中窥豹,总算能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目前公开资料能查到的国内安保公司有八家。比较知名的有先丰服务(中信旗下,与黑水公司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合作,为中缅油气管道提供安保服务),德威国际安保集团(为中企在南苏丹,刚果金等地提供安保服务)等。因为中企在非洲这几年遇到不少麻烦,所以重点扒了扒德威国际的一些蛛丝马迹,以飨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德威国际的创始团队和核心管理层多来自中国公安、武警系统的精英群体。根据公开报道,总经理郝刚是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他曾在公安机关任职,正处级干部,并直接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核心安保工作的指挥与实施。其运营团队包含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核心安保工作的高级警官,以及具备国际维和经验的资深警务人员。其员工招聘优先考虑拳头部队退役特种兵(如新疆军区特战旅,这支部队是有实战经验的,前些年东突恐怖分子猖狂的时候,这支部队没少出手。新疆军区特战旅是我国西北边疆反恐维稳的核心力量,代表人物阿依邓·吐尔逊别克所在的特种技术队曾赴边境执行任务,其个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全身23处受伤。)和优秀公安武警以及军队院校毕业生,最终录取率不足30%,可见标准要求之高。这类人员的培训课程由前美军特种部队教官参与设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适应复杂的海外环境,德威还引入了曾供职于G4S、Control Risks等国际安保巨头的英、法籍的安全专家,这些专家在非洲、中东等地的冲突管理中拥有深厚人脉。例如,在蒙内铁路项目中,德威与肯尼亚中央情报局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外籍专家负责协调当地军警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德威的顾问委员会则是由公安、武警系统退休将领组成,为重大项目提供政策和战略上的指导。前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官员参与制定了德威在中东地区的安保策略框架。德威对退役军人的招募具有显著倾斜,有实战经验的尤其受欢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德威国际最出彩的事迹,应该是在南苏丹协助撤离265名中方人员的故事,堪称中国海外安保行业的“极限操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于保密需要,公开资料对此次行动的描述相当少,只能结合江湖传闻,还原这场“绝地求生”的台前幕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3年12月,南苏丹总统基尔与副总统马沙尔爆发权力斗争,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首都朱巴激烈交火,双方打生打死,造成南苏丹机场关闭、物资断绝,整个城市沦为“人间地狱”。当时,中石油等中资企业在南苏丹的石油项目雇佣了数百名中国员工,德威国际作为安保服务商,负责保护这些人员的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参与撤离的德威员工周波回忆,冲突爆发时,他们在朱巴的多个营地同时遇袭,部分人员被迫躲进由钢板加固的集装箱掩体,每天只能靠压缩饼干和雨水充饥。更要命的是,当地武装分子频繁袭击中资设施,甚至试图绑架中国员工以勒索赎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对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双重威胁,德威团队启动了“双线突围”计划。通过当地线人渗透,德威发现朱巴南郊有一条由部落武装控制的秘密通道。为换取通行权,德威用数箱茅台酒和医疗物资与部落首领达成协议,最后从该部落领地内安全通过。不过当时到底用的茅台还是二锅头,这事是个悬案,其实非洲老黑估计是分不清二锅头和茅台的区别的,反正中国高度白酒在非洲那可是奢侈品,部落首领和长老级别的才能享用,而且据说被部落间常用来换取战俘和其它贵重财物。传闻一瓶茅台在非洲黑市能换三把AK冲锋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中方人员受合同限制不得携带武器,德威雇佣的当地武装团队(前政府军士兵)携带AK-47和RPG火箭筒,负责突破路障和应对伏击,护送265名中方人员分批次向乌干达边境转移。由于车辆有限,部分人员不得不徒步穿越交战区,途中多次遭遇流弹袭击。为迷惑武装分子,德威故意在朱巴市区制造多起“假撤离”行动,用废旧车辆和假人吸引火力,成功转移了叛军注意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后经过22天的艰难跋涉六七百公里,全部人员最终抵达乌干达边境。这场撤离被德威内部称为“非洲版长征”,但实际过程远比宣传的惊险,有传闻称,某批次车队在途中遭遇伏击,德威安保官用身体挡在车前,才迫使武装分子放弃攻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尽管德威官方一再强调自己的民营身份,海外安保是纯商业行动,但一直有传言,撤离后期中国空军派出伊尔-76运输机,在乌干达边境接应人员。对此德威予以坚决否认:我没有,不是我,我们是包机完成的,跟官方没有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英国《卫报》曾报道,德威在撤离中获得了中国驻南苏丹使馆的情报支持,包括实时战场动态和武装分子位置。这一说法德威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有人问就是无可奉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玄乎的传闻是,德威与反政府武装达成“互不攻击”协议,代价是向其提供部分石油设备。不过,南苏丹反政府武装从未承认这一说法,德威也矢口否认,说我们都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从不向反政府武装妥协和交流云云。此次撤离行动中表现优异的周波,后来到肯尼亚分公司当了总经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针对非洲“无枪安保”的限制,德威开创了“中国指挥+本地武装”的模式——中国安保官负责战术指挥,当地雇佣军执行武装护卫。这操作估计资深军迷都看着眼熟,没错,就是那个白天上班,晚上带着部落打仗差点统一非洲大陆的刘子光,那是另外一个在非洲大陆的传奇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能找到的资料就这么多,意犹未尽也没办法,说多了又要被平台删帖。我们国家的海外安保还处于成长期,保持低调和神秘是必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拓展,像德威国际这样的公司在非洲中东等地方还大有可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文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