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庄稼种了一茬,又收一季。日历翻开到了六月,麦子逐渐收割完毕,这一年绵长的夏日也正式拉开序幕。这让人想到童年的夏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夏天,没有手机,没有空调,却拥有最简单的快乐。还记得那时,每到新麦入仓的六七月份,总有人推着地排板地车到村子里来,扯开嗓子叫卖:“卖西瓜喽!卖西瓜喽!”“拿小麦换西瓜喽,又甜又圆的大西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不了两声吆喝,暑假里的孩子们便兴奋地从西家东家地围拢过来。忙了一个午季的农民们也想尝尝新上市的西瓜。于是,大人小孩围了一圈。来我们村卖西瓜的通常都有亲戚在这边,他卖瓜的时候,亲戚也跟着,这样有了熟人作为介绍,乡邻们再买瓜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看在本乡本土的份上,多多少少都会买一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问好价格,大家都先后回家,掀开粮食囤,约摸着从里面挖出点小麦过来换瓜。有用竹筐提的,有用箢篼挎的,有用簸箕端的,或多或少,但一定是挑选地干干净净的。大人大步流星地走在前,孩子们乐一颠乐颠地跟在后,即使一路上累地气喘吁吁,倒也顾地蹲下身来捡个小石子向树上“知了知了”的蝉投去,中不中的无所谓,然后再路小跑地赶上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得,那时候换西瓜的是推着地排车来的,满满一车西瓜,一个中午就能换完。换西瓜的大都是村里的亲戚,有熟人的介绍和照应,街坊邻居们便没有了后顾之忧,看在本乡本土的份上,多多少少都会换一点。有西瓜换完之后,地排车内是沉甸甸的,西瓜变成了一袋袋的粮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的农村税费现金稀缺,大家都不富裕。如果掏钱买瓜吃,感觉好浪费啊。即便那时候的西瓜只有几毛钱一斤。用粮食换瓜,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些,当时用一斤小麦就能换两三斤西瓜,西瓜过秤后多个一半斤的也就成。从粮仓里挖出几斤麦子拿到卖瓜的板车前,就能换到半口袋西瓜。这墨绿滚圆的西瓜让麦田的辛劳瞬间化作舌尖的清甜。大人解渴,孩子解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换回来的西瓜,母亲总要一块一块地尽量切均匀,给哥哥、妹妹、弟弟和我平均分开,母亲吃剩下的边边角角。弟弟和妹妹下嘴快,三下五除二就把分给她们的吃完了,然后就开始惦记我和哥哥的那一份。其实,根本不用他俩软磨硬泡,我和哥哥早就分别把自己的一分为二,各给他俩一份。这些,母亲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间,笑在脸上:“你们两个大的怎么就抢不过俩小的呢?下次分下来就吃,列摸济了。如若不然,又被这俩小馋猫叼一半去!”接着,整个小院就被一家人的笑声淹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亲很勤快,也特别会做饭,吃完的西瓜皮舍不得扔,她用刀削去外面那层硬皮,中间白色部分切成片跟辣椒拌着炒,至今都记得那个酸酸辣辣的味道。即便是西瓜皮汤,也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还有零星来换西瓜的,那时候大多是开着拖拉机来的。再后来,农民家里没有了粮仓,也都不存麦子了,换西瓜的场景也就随之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与换西瓜同时流行的还有换苹果,换梨子。中秋节之前的一段时间,村里会有很多推着板车来卖苹果梨子的,也都是用小麦换。还有换豆腐的,也有换爆米花的,“嘭”的一声巨响后,爆米花师傅推着机器进村,几杯麦子能换一大袋蓬松的玉米花或大米花,裹上糖霜,那是孩子们的“快乐密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些交换里,很少有精确到“分”的算计,更多是“差不多就行”的默契。比如,换西瓜时,不用说换西瓜的“先尝后换”,有时候还会多送一个小的,这都是常有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旁的瓜车要么发抖音,要么在朋友圈里搞团购,信息传播迅速广泛。如今扫码支付已是时代主流,付款的时候分毫不差。并且,现在的农村,既有大型超市,也商店小铺,一年四季西瓜随时能买,扫码付款不过几秒钟,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的或许是当年蹲在瓜筐前挑挑拣拣的耐心,是用手掂量麦子分量时的实在,更是那种“以物换情”的热络劲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给孩子重提曾经换西瓜的经历,他们的表情若信若疑,好象在听一个很遥远的故事。那些用粮食换西瓜的日子,就像瓜瓤里的黑籽,嵌在记忆的红瓤里,每次想起,都带着一股晒麦场上的暖——那是属于旧时光的、带着泥土味的独家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