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由118个小岛组成,通过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是全球闻名的“水上都市”。因水道的便利,公元8世纪威尼斯就成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13世纪末,威尼斯已经是全欧洲最繁荣的都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艺术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铺垫,15世纪后期,以贝利尼父子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崛起,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唯一可以与佛罗伦萨画派相提并论的重要画派,并最终取代佛罗伦萨画派,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强调色彩运用、完全世俗化、注重自然风光描写和装饰性强是威尼斯画派艺术最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早在画派创始人之一的乔凡尼·贝利尼画作中就有了明显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0-1516)和父亲雅克布·贝利尼(1400?-1470)、哥哥乔特莱·贝利尼(1429-1507)都是当时威尼斯的著名画家,他们的创作活动直接促使了威尼斯画派的形成,被公认为是画派的创立人,其中乔凡尼·贝利尼的贡献最大。</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意大利 1974)</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善于学习,且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起先,乔凡尼·贝利尼向他的姐夫、帕都亚绘画大师曼特尼亚(1431-1506)学习,人物画像具有雕刻风韵,注重轮廓线条的感觉与把握。后期,从佛兰德斯的油画创作中汲取营养,以“油性媒界”(Oil Medium)画法代替原先使用的蛋彩画法,模糊画作中固体和空间之间的界线,以光和阴影的交替取代了表现轮廓的线条,给人新的感受。乔凡尼·贝利尼还是一位风景画大师,他糅合了佛兰德斯和意大利绘制风景的特点,不仅在画作中频频添加自然风光,以作为人物的陪衬,且将其描摹得细腻逼真,与主体人物水乳交融,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子绘画,乃至获得了“圣母子画家”的雅称。各国发行的邮票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巴布达1971年邮票上的《有小树的圣母子》是他的一幅脍炙人口的油画作品,创作于1487年。</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圣母双手紧紧地护持着圣婴,眼睛也盯着圣婴,似乎生怕出什么闪失。天真的圣婴直直地站立着,目视前方,无忧无虑。两边户外小树、山坡、土地自然地和室内物品融合在一起,没有截然的界线,给圣母子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生气。邮票票幅小了一点,景物与人物、墙幕无缝交融的特点看得不十分清晰,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以帮助观赏:</p> <p class="ql-block"> 库克群岛1971年邮票《圣母子》画中的圣母子比较放松,目光都下视,好像在观察什么。画面右边后方的小树、山峦、蓝天白云清晰明快,衬托着圣母子,呈现出一派温馨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 马拉维1974邮票选用的《草地上的圣母》更是把圣母子直接置身于大自然之中:</p> <p class="ql-block"> 画中圣母身着猩红色衬衣,外披蓝色披风,坐在草地上。圣婴躺在圣母身上,头枕着圣母膝盖,眯着眼正在休息。圣母双手合掌,深情地望着圣婴,像是在给他祈祷祝福。圣母子身后,画面左边数株树呈轻微摇曳状,树上还栖息着一只小鸟。画面右面有几幢建筑,牛悠闲地吃着草,农夫正在劳作。天空中白云飘浮。是宗教人物画,也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喀麦隆1976年邮票《圣母子》中圣母子身后蓝天白云、群山城堡历历可见,用光用色精到:</p> <p class="ql-block"> 乍得1972年邮票《圣母子》中圣母也是身着猩红色衬衣(好像乔凡尼·贝利尼偏爱猩红色,他的多幅画作中都让圣母穿这种颜色的衬衣),外披橘红色披风,脸色红润。圣婴坐在石台上,被圣母搂护着。圣母子身后蓝天白云,夹杂着隐隐的红色霞光,蓝红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无截然分界的痕迹。整幅画面色彩极为柔和,丝毫不见中世纪圣母画像中那种生硬严厉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 库克群岛1971年邮票上的两幅《圣母子》、萨摩亚1971年邮票上的《圣母子》也是将圣母子置身自然风景中,中间没有阻隔。圣母目光都停留在圣婴身上,爱子之情,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巴拉圭1968年、格林纳达1970年、圣卢西亚1979年邮票上《圣母子》构图和《有小树的圣母子》类似,圣母子和自然风光之间有一方墙幕:</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笔下的“圣母子”还常常出现在他受赞助者约请绘制的祭坛画中,库克群岛1971年邮票上的“圣母子”就来自《弗拉里三联画》:</p> <p class="ql-block"> 《弗拉里三联画》(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祭坛画,乔凡尼·贝利尼就没有让笔下的圣母目光凝视圣婴,而是斜视祭坛画的左前方。圣婴姿势很有趣:身体挺立,双臂呈前后甩动瞬间状,颇有一副小男子汉的架势。</p> <p class="ql-block"> 帕劳2012年邮票选用的是乔凡尼·贝利尼著名的《圣萨卡利亚祭坛画》:</p> <p class="ql-block"> 邮票整体色彩较暗,我们从网上下载了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画作中,圣母怀抱圣子坐在圣座上,和《弗拉里三联画》中圣母一样,目光斜视前方。圣座左右各立着两个圣徒,圣座前还有一位奏乐天使。</p> <p class="ql-block"> 圣文森特2002年邮票上出现的是《圣约伯教堂祭坛画》:</p> <p class="ql-block"> 格林纳达1975年邮票小型张截选了画作的“圣母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为便于欣赏,我们也从网上下载了一幅原画图谱:</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中央身着橘红色衬衣外披蓝色披风的圣母怀抱圣婴端坐在圣座上,神态庄重,目光略略上扬。台座下方左边站着圣方济各、施洗约翰和赤裸上身的先知圣约伯,右边是圣多米尼克、身上着箭的殉道者圣塞巴斯蒂安和图鲁斯的路易斯,中间下方有三个弹奏乐器的天使。圣母子、圣徒、天使被安排在一个深色的壁龛内。画作以一半的篇幅描摹壁龛上部:正中悬挂着一盏大吊灯,上方安装有透视效果的方格天花板,装饰着来自拜占庭文化的马赛克。这幅祭坛画描绘的人物虽然比较多,壁龛的颜色又相对比较暗,但由于乔凡尼·贝利尼巧妙地运用了光和色的技法,画作层次分明,人物形象清晰,被认为是乔凡尼·贝利尼祭坛画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圣母子”之外,乔凡尼·贝利尼也创作其他宗教题材绘画,喀麦隆1982年邮票上的《圣母怜子图》即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画作上圣母悲恸地捧持着基督遗体,置身于荒野之中,远方有山峦、房舍,曲折的土路通向那里。画作土黄色的基调将这一宗教故事赋予了世间悲剧色彩。</p> <p class="ql-block"> 乔凡尼·贝利尼画作的题材实际上是很广泛的,他还创作有神话画,如著名的《诸神之宴》,人物画,如《威尼斯总督像》,可惜我没有见到印有这些画作的邮票。</p> <p class="ql-block"> 贝利尼父子为创立威尼斯画派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威尼斯画坛的其他画家也为画派的形成尽了自己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西玛·达·科内利亚诺(Cima da Conegliano,1459-1517)画作以宗教题材为主,和乔凡尼·贝利尼一样,善于将严谨的透视法与自然风景结合,将人物和作为陪衬的自然风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画作兼具人物故事画和风景画双重身份。</p> <p class="ql-block"> 圣卢西亚1971年、布隆迪1971年发行的邮票上分别选用了他的两幅《圣母子》绘画:</p> <p class="ql-block"> 马达加斯加1989年发行1枚邮票小型张,将西玛·达·科内利亚诺的代表作之一的《天使报喜》搬进了方寸:</p> <p class="ql-block"> 这枚小型张设计有点像集邮者制作的原图极限片:背景图采用邮票所选画作的主体部分,只不过邮票图案是彩色,背景是单色的。这也有个好处:邮票毕竟票幅有限,背景上圣母玛利亚和报喜天使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p> <p class="ql-block"> 维托雷·卡尔帕乔(Vittore Carpaccio,1450-1525) 是一位深受乔凡尼·贝利尼影响的威尼斯画派画家,喜欢创作叙事体作品,尤擅长描绘建筑物,将其作为画面不可分割的艺术形象,与人物共同表达画作主旨。</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1976年邮票选用了他的名作《圣乔治斗龙》:</p> <p class="ql-block"> 马里1973年邮票上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圣母领报》:</p> <p class="ql-block"> 巴拉圭1973年邮票采用的是《圣马可广场的狮子》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 公元828年,在当时威尼斯总督的授意下,两位富商将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运回威尼斯,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圣马可便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带翼的狮子也就成了威尼斯的城徽。我们从网上下载了维托雷·卡尔帕乔这幅画的图谱,以便了解它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 帕尔马·伊尔·韦基奥(Palma il Vecchio,1480-1528),原名雅各布·帕尔玛。人物肖像画是他的特长,笔下人物形象丰艳、自然环境细致。匈牙利1968年发行的邮票小型张选用了他的画作《少女》:</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画派早期名家还有一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