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诚故居泽古风,冶炼传承造银都

张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4月26日,我们一行离开了板梁古村,继续驱车前往位于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的黄克诚上将故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克诚故居泽古风,红墙白砖寄往昔。历史故事今犹在,心怀壮志扬华词”。这古风就像一股神秘而又温暖的力量,从故居的每一寸砖石、每一道梁枋中散发出来,它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带着先辈们的精神与智慧,悠悠地向我们走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克诚故居初建于咸丰五年(1855),占地170余平方米,是一栋典型的两进式湘南古民居。故居侧后方建有豆腐房、杂房等配套建筑等。室内陈列有黄克诚大将青少年时期与父母家人共同生活的起居用品及物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920年他外出求学。1927年10月回故乡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和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0月离开这里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当站在黄克诚故居前,那红墙白砖仿佛是历史的书页。无声却又有力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克诚(1902-1986)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等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克诚将军是一位心怀壮志的英雄,他的一生就像一首激昂的战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响了最强音。故居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他曾经生活过的痕迹,每一件旧物都见证过他的理想与坚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克诚将军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无论是历史贡献还是远见卓识,甚至个性品格,都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党内甚至高层非毛化甚嚣尘上,黄克诚以非凡的勇气和胸怀力排众议,大声疾呼,他说:“如果有人硬要说,他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只能是对历史开玩笑!”一锤定音,为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武将亦是文官,从上阵杀敌到管理军队,从治理地方到拨乱反正,黄克诚从不盲从、不苟同,始终坚持真理,秉公为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黄克诚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营、团政治指导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并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后历任红3军团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1937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那些历史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清晰,愈发动人。心怀壮志扬华词,黄克诚将军用他的行动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他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而这座故居就是他精神的象征,是我们缅怀先辈、汲取力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进这里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黄克诚将军进行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坚定,他的勇敢、他的无私,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午在顶家家永兴宴,周林老班长宴请卫生队的战友,五十多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血和梦想,肩并肩、手拉手,共同踏上了保卫祖国的征途。在修建成昆、襄渝、南疆铁路的岁月里,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回首往事,我们感慨万分。那些曾经的汗水和泪水,如今已化作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曾经一起战斗过的土地、一起度过的日夜、一起经历过的生死考验,都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记忆,不仅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午餐后,大家移步到永兴大道对面的银楼参观。永兴是中国白银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白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银都”。但这里并无银矿,是一个没有银矿的“银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永兴的白银全仗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从回收的废渣、废液、废气中提炼获得,因而创造了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奇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中国白银第一坊内永兴银楼,是中国第一银楼,永兴作为我国著名“银都”,却不像大家想象的,银矿遍地都是,相反,境内没有一处银矿,它的名气来源于当地高超的炼金、炼银技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银楼仿照了日本京都的金阁寺而建,通体银白色。被称为中国最大银楼,钢混结构,表面用5万两白银银箔整体包裹,通体银白,只有屋顶的瓦片和楼梯扶手等部分采用了黑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银楼的存在,体现了我国一直倡导的废物利用、循环发展的理念,银楼共有两层,高10米左右,第一层是柱式空透建筑,中间用银子打造了一个大型的龟。二楼则有一张用鎏金和银打造而成的鸳鸯椅,雕花精致,巧夺天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银坊内博物馆,展示着战国到清朝时期的银器,向世人诉说着银子在我国悠久历史中的发展和演变,对老祖宗几千年的冶炼术做了总结,充满历史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园内采用中国传统中轴对称式园林建筑风格,包含银楼、信仪堂、祖师殿、原始冶炼作坊、银文化博物馆、原始作坊展区以及草堂寒竹等经典景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据说永兴贵金属冶炼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永兴人的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了从废旧资源回收、冶炼提纯、深加工,再到贸易的白银产业链,白银年产量已超过2000吨,在全国首屈一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便江河宽水平,自古以来,成了自长江沿湘江经耒水南下郴州乃至岭南的水上交通要道。据说,便江就是取其水路“便利通达”之意。下午代生国战友带大家到便江畔一江景酒家喝茶叙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暮年。回首往事,仿佛一切都在昨天。昔日懵懂年少青年,今日银丝白发老翁,五十多年的岁月磨砺,虽然岁月改变了容颜,但我们的初心依然未忘,理想信念永远在心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慨的心情,重新聚在一起。五十多年时光匆匆流逝,但我们的战友情谊却历久弥新。坐在便江畔,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回忆与感动。感谢代生国战友邀请,使大家难得在永兴重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原铁道兵23团卫生队部分战友,分别从广东、杭州、济南、成都相聚在永兴,便江畔留下珍贵合影。前排左起:刘吕挺 、苗梅 、王美灿 、康三泰 、周林、 李三阳 、代生国,后排左起:曹有玉 、雷渝南、 佟平 、李久喜。</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永兴公园前黄克诚铜像广场,广场宽55米,象征黄克诚1955年获授大将军衔,中央矗立高8.4米的青铜像,对应其享年84岁。铜像基座刻有生平简介,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要场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柔和的灯光所取代,晚餐后便江边漫步,就成了人们追寻浪漫与宁静的最佳去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江水与灯火交织出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一盏盏霓虹灯点缀在岸边的建筑和桥梁上,倒映在平静的江面上,形成了一幅流动的光影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说便江的夜景是一首诗,那么江水中的倒影便是这首诗中最动人的章节。每当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那些原本静止的灯光便开始舞动起来,像极了一场无声的交响乐表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便江夜晚,从灯火辉煌的城市剪影到江水中的倒影艺术,从历史遗迹的沉淀到现代文明的创新,每一处细节都在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故事。当你置身于那片灯火通明的江面上时,定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