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河水

<p class="ql-block">2025.5.6来西宁,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一) </p><p class="ql-block"> 刚走进青海省博物馆的大门,就被大厅中央的巨型沙盘吸引住了。沙盘上展示着青海的地形地貌,高山、草原、湖泊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青海是三江之源,长江、黄河、澜沧江都从这里发源。最让我惊讶的是一组唐代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有西域风格的玻璃杯,还有骆驼造型的陶俑,仿佛能看到当年商队穿越沙漠的热闹场景。顺着展区往里走,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陶罐和青铜器,上面刻着神秘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文化展区,藏族、回族、土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让我大开眼界。最有趣的是体验区,我尝试用藏文木版印刷了一幅经文,虽然印得歪歪扭扭,但那种亲手触碰历史的感觉特别奇妙。展厅里还播放着传统民歌,悠扬的曲调让人仿佛置身草原。一件绣满彩色花纹的藏袍挂在高处,旁边摆着手工打造的银饰,花纹复杂得让人移不开眼。</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青海历史长廊让我印象深刻。从石器时代的粗糙工具到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每一件文物都像在讲述故事。讲解员说这是汉代的文物,埋在地下几千年还能保存这么好,古人的智慧真了不起。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具彩绘木棺,棺盖上画着飞天的仙女和神兽,颜色鲜艳得像是昨天刚画上去的。</p><p class="ql-block">另一个让我驻足的地方是盐湖传奇展区。巨大的盐块、古老的采盐工具,还有用盐雕成的小牦牛,让我知道了青海的盐湖不仅是风景,更是重要的资源。临走前,我在纪念品店买了一块小盐雕,店员说这是用茶卡盐湖的盐做的,捧在手里凉凉的,像捧着一块小小的历史。墙上播放的纪录片里,工人们在盐田里忙碌,阳光照在盐粒上闪闪发光,像一片白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海博物馆 (二)</p><p class="ql-block"> 走进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古老医学的奥秘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处让人静心思考生命与健康的殿堂。藏医药文化,作为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与敬畏。  </p><p class="ql-block"> 沿着展线漫步,各种珍贵的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每一件都承载着藏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那些泛黄的古籍文献,精美的藏药标本,以及各式各样的藏医医疗器械,无不让人感受到藏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特别是《四部医典》的石刻展品,每一块石刻都像是一个智慧的符号,记录着藏医药的理论与实践。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藏医药的科学性,更体现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藏医养生区域,借助先进的互动设备,我亲身体验了高原医学的独特智慧。生命缘起、生命历程、生命信仰三个部分的展示,让我深刻体会到藏医并非仅仅是治病的技艺,更是一种对生命全过程的呵护。藏医采用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外治养生等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理念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  馆内别出心裁的展陈布局,完美诠释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无论是医学馆还是藏文化馆,都通过精心策划的展厅布局,将藏医药的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从藏医史到藏药标本,从古籍文献到现代研究成果,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故事,让人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藏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p><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时,藏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我肃然起敬。它不仅是一种医疗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创新的展陈方式,让藏医药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感受到了藏医药文化对人类健康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海博物馆(三)</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博物馆内,每一件展品都像时光的碎片,拼接出高原的传奇。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沉默的叙述者,用它们独特的语言诉说着青海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展厅入口处,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器工具整齐排列,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遥远的史前时代。这些粗糙的石块经过匠人的打磨,成为了人类最早的生产工具。它们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远古时代人类的智慧与艰辛。一件件石器整齐地陈列在展柜中,虽然造型简单,但却充满了力量感。这些工具不仅是人类劳动的见证,更是文明进步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青铜器展区呈现着远古文明的精湛工艺与艺术造诣。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件青铜鼎上的纹饰非常精美,线条流畅,充满了古朴的美感。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日常用品,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们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高超的铸造技术,这让我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充满了敬意。</p><p class="ql-block">  青海考古展区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文明遗迹,让人对这片土地肃然起敬。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青海省考古的历史进程。从仅有文字记载的2000多年历史,到通过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石器时代,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青海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繁荣与变迁。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青海历史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这次参观,却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知。每一件展品都让我感受到青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文化遗产。期待明天能进一步探索藏文化博物馆的奥秘,继续这段与历史对话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夕阳洒在广场上,我却沉浸在历史的余韵中,思绪万千。青海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地方,更是一个让我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窗口。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青海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与沧桑,也让我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石刻、绘画作品等。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古代的艺术和手工技艺,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我尤其被一些石刻和陶器所吸引,它们精美绝伦,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此 ,博物馆还提供了许多互动的展览和活动。我参与了一个模拟挖掘的活动,通过挖掘出埋在沙土下的仿真古代文物,我更加深入地体验了考古工作的艰辛和刺激。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一些展览,允许观众近距离观察和触摸一些展品。这种互动方式使得参观者更加融入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物的价值。最后,博物馆的解说员和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和专业。在我观看展品时,他们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解说,还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让我的参观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总之,酒泉市博物馆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它不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还提供了多种互动的展览和活动。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对艺术欣赏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满足自己兴趣的内容,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的历史和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馆内的展览区域划分清晰,每个展览区都有与之相应的主题。这种布局使得参观者能够有序地了解并欣赏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此外,馆内的展示方式也很独特,有些展品以立体的形式展示,使得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p><p class="ql-block">其次,博物馆的藏品非常丰富多样。在参观过程中,我见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陶器、青铜器、石刻、绘画作品等。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古代的艺术和手工技艺,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我尤其被一些石刻和陶器所吸引,它们精美绝伦,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青海的文化,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也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曾获得第五届(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提名奖。1957年,首次成立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撤消。1978年8月29日,青海省博物馆筹备处再次成立,1986年9月26日,青海省博物馆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旧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41号,原青海地方军阀马步芳的私人宅邸“馨庐”。1996年9月,被青海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省教委命名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发文博系统“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5月1日,青海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其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为西宁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现有藏品1万多件。其中有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俑、铜镜、碑刻、写经、木俑、铜钟、波斯银币;元代的纸币、石造像;明、清时期的瓷器、书画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文字铜印、民族服饰,明、清王朝给少数民族地方官员的封诰以及佛经、佛像、唐卡、法器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时遗留的公文包、铜锅、军帽等。上述藏品以远古时代的彩陶、历代传世的民族文物和宗教艺术品最有特色。藏品中的裸体人像壶,造型奇特,器物的正面浮雕彩绘有人体全身塑像。另一件舞蹈纹彩陶盆,绘有3组各5人列队舞蹈的场面,表现了原始居民的舞乐生活。这两件距今四、五千年以前的艺术品,是青海数万件彩陶中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历史悠久。地上、地下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出土的文物逾20万件,其中不少珍品,是举世注目的国之瑰宝。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文物的搜集整理,馆藏的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不少珍品是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0余件。青海省博物馆推出了《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和《可爱的青海》四个专题陈列。《可爱的青海》展览以图片为主,辅之以沙盘模型,动物、矿物标本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集中展示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藏、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青海在工、农、牧等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该馆编写有《唐蕃古道史料辑》和《藏传佛教艺术》画册。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的采访团来到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总面积20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又是藏、汉、回、蒙、土、撒拉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其中不少珍品是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青海省博物馆现有四个基本陈列:《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和《可爱的青海》这四个陈列基本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列,既是青海历史文物的陈列内容,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图为青海博物馆里一个惟妙惟肖的雕塑。这里有很多有名的文物。铜鎏金观音造像是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纹彩陶盆于1975年出土。内壁绘有二组人物手拉手舞蹈的图案,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该器物构图巧妙、画面简洁、人物造型生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扎萨克印,“扎萨克”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支配者”、“尊者”,是清代蒙古族地区旗长的称呼。此印是蒙古29旗旗印之一,它是清朝政府管理青海蒙古各部,以及蒙古各旗在青海游牧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青藏地区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敦煌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写本纸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皆合隋、唐规制。它用34张宽25.2~26.6厘米,长49.3~49.5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全长17米,共16790余字。卷首略有残缺。“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江河之魂由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青海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湖州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江河之魂——青海历史文化展》将于11月2日在温州博物馆正式开展。此前,10月20日至26日文化展曾做为系列重要展览活动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取得圆满成功。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因境内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青海,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青海是我国黄河上游古老文明的辉煌代表,自汉代开始,两千余年间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权在青海地区相交更替、此消彼长,导致多元文化的融汇发展,遗留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也是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地区之一。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用品和繁杂而神秘的宗教文物,无不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青海民族文化的特色。 在经历了这次的参观以后,我们感受到了高原上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带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海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观青海博物馆观(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与千百年前的文明对话。这座位于西宁城东的博物馆,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藏品,向世人诉说着青海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  这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别具匠心,传统藏式元素与现代建筑手法完美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美学。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海史前文明展》。这里陈列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青海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故事。那些彩陶上的舞蹈纹样,让人不禁联想到远古先民们围火起舞的场景,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青海民族文物展》汇集了高原各族的文化瑰宝,展现着多元而灿烂的民族风情。一件件展品不仅展现了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更让人感受到不同文化交融的和谐之美。尤其是那些藏传佛教的艺术品,金光闪闪的佛像,色彩斑斓的唐卡,无不让人感叹信仰的力量。  《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中,一尊精美的铜鎏金观音像令人驻足良久。这尊造像高达146厘米,面容慈祥,衣饰飘逸,仿佛一位从天而降的神灵。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青海藏传佛教文化的象征。站在它面前,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祥和。</p><p class="ql-block">  一件1975年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以其精美的纹饰吸引了我的目光。盆内绘有两组手拉手舞蹈的人群,画面生动而富有节奏感。这件文物不仅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的重要资料,更是人类早期艺术创作的珍贵见证。  </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份与数字,而是鲜活的生命,流淌在每一件展品的纹路之间。</p><p class="ql-block">  踏入博物馆,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在诉说着青海的故事,都在演绎着中华文明的璀璨。</p><p class="ql-block">  考古展区中,八个遗址的陈列如同一扇通往远古的时光之门。其中,波斯银壶的展出尤为引人注目。这件文物,重达729克,见证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见证,更是青海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展厅中,2018血渭一号墓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承载着青海的历史记忆,诉说着青海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其中,卧羊型铜灯的文创产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青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p><p class="ql-block">回望博物馆大门,心中那份震撼与感动仍在持续发酵。青海,这片被誉为“江河之源”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存,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理解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青海博物馆不仅是一座保存文物的殿堂,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我们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  </p><p class="ql-block">愿更多的人能够走进青海省博物馆,感受青海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矗立在高原的博物馆,宛如一位智者,静静讲述着青海的沧桑巨变。初踏入博物馆的大门,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落,仿佛在这一刻,时光被凝固,历史的尘埃在光束中缓缓飘动,引领着每一位访者步入青海的千年记忆。  </p><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的核心展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皿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那些陶器上的纹饰,如涟漪般荡漾,又似繁星点点,让人不禁想起青海湖畔的夜空。每一件器物都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远古先民的生活与智慧。那些简单的线条与图案,却蕴含着无尽的想象与情感,仿佛是一首无声的歌谣,回荡在展厅的每一个角落。  一幅苍劲有力的隶书作品在展厅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笔画间既有曹全碑的秀逸,又多了几分遒劲与力度,仿佛在诉说着青海这片土地的坚韧与豪迈。而那件鹤形装饰,则以其简约的线条勾勒出生命的灵动,鹤的颈项微曲,似在低头饮水,又似在仰望苍穹,简约而不失生动,让人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漫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青海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从史前文明到近代发展,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青海的变迁与成长。那些古老的器物,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静静地躺在展柜中,等待着后人的解读与感悟。  踏出博物馆大门,青海的苍穹依旧澄澈,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但此刻的我,仿佛带着一份新的感悟与敬意。青海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得以在时光的长河中,寻找到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印记。  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独特的故事,让过去变得鲜活而生动。每一次凝视展品的目光,都是一次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步在展厅中的行走,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青海博物馆,这座时光的容器,让我们得以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历史天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