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丹东,就一个目的。来到鸭绿江边,纪念抗美援朝,缅怀先烈!感恩前辈!</p> <p class="ql-block">特地选了一间鸭绿江边的酒店,一间临江的客房。可以看到鸭绿江,看到对岸,看到断桥。我还是想叫它鸭绿江大桥。</p> 鸭绿江断桥 <p class="ql-block">断桥(下桥)是1909年(清宣统元年)5月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将安奉线(丹东—沈阳)临时轻便窄轨军用铁路改成永久性商业铁路的同时,在鸭绿江上所建的第一座铁路桥。整个工程使役中朝两国劳工51万人次,于1911年(宣统三年)10月建成,桥长941.83米,宽11米,12孔,曲弦式下构钢梁,其中以9号桥墩为轴上架旋式钢梁,每日定时开放,供过往大型船只通过时使用,该桥建成后,安奉线同朝鲜铁路接轨,形成了贯穿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一条运输线。</p><p class="ql-block">1943年上桥建成后该桥改为公路桥,桥中间是大车道,两边是人行道。左侧为去朝鲜的通道,右侧是来中国的通道。</p><p class="ql-block">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被美军轰炸机炸毁,现存中方侧四孔残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桥北桥头的高射炮。</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盖的桥头堡。</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作战处处长杨迪的工作台历。</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于1950年10月19日从安东踏过鸭绿江铁桥进入朝鲜指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杨迪</p><p class="ql-block">记事:杨迪系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处副处长,彭德怀司令员由此桥过江的见证人。</p> <p class="ql-block">一组《为了和平》的雕像让我驻足端详良久。彭总旁边是蔡正国和毛岸英。</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日月同光。</p> <p class="ql-block">任何对抗美援朝意义的拔高都不过分,任何对彭德怀的赞誉和夸奖都不过分。彭德怀作为对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的统帅,永垂中华民族英雄的史册!随着时间的推移,彭德怀的名字将更加灿烂辉煌。</p><p class="ql-block">彭总单车率先入朝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使那些被誉为精算大师的,这战神那战神的,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将帅,在肝胆两昆仑的彭总面前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配享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邓华、洪学智。</p> <p class="ql-block">洪学智、谢方。</p> <p class="ql-block">韩先楚、杜平。</p> <p class="ql-block">邓华、杜平。</p> <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p> <p class="ql-block">敢教日月换新天。</p> <p class="ql-block">一年前周同学来时的照片,这次是专门陪我来一了夙愿。</p> <p class="ql-block">上桥前酝酿一下情绪。</p> <p class="ql-block">可以转身90度开合的桥面。</p> <p class="ql-block">美机扫射留下的弹孔。</p> <p class="ql-block">并行的中朝友谊桥(上桥)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4月日本侵略者修建安奉复线铁路时,由当时的日本汽车株式会社和日本建设株式会社联合在下桥的上游100米处按300年频率设计修建的,于1943年4月通车。桥长946米,共12孔。朝方6孔是平弦连续桥梁,中方6孔为吊弦连续桥梁式复线铁路桥,可同时行驶上下行一对列车。大桥通车后,成为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通道。抗战胜利后,大桥由当时的苏联红军接管。</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苏军撤离朝鲜时,将江桥分别移交给中朝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1年1月上桥把复线铁路拆去一股改成公路,变成铁路、公路两用桥。</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鸭绿江大桥和其它桥一起共同承担起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持前线的运输任务。首批志愿军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奔赴前线。战争期间,大批作战物资、武器装备也都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至朝鲜。美军为切断我志愿军的兵力和物资后援,1950年10月调集大部分空中力量,开始对鸭绿江上沟通中朝两国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实施封锁。声称要“以最大的力量”“摧毁在满洲边界上的朝鲜一端的全部国际桥梁”和鸭绿江以东地区“所有交通工具、军事设施、工厂、城市和村庄”。11月8日至21日,美军出动轰炸机600余架次,对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以及朝鲜北部的村庄、军事设施和交通要道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朝鲜北部顷刻间化为废墟,鸭绿江沿岸一片火海。鸭绿江下桥也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下桥彻底瘫痪。上桥朝方一侧铁轨被炸,桥梁移位,桥面起火。安东铁路局组织200余人冲上江桥用装满沙石的沙袋修筑临时桥墩,上面搭建枕木桥垛,顶住受损底梁,使大桥得以修复。在战争的洗礼中,尽管它的躯体上留下了无数道弹孔,却依然屹立于鸭绿江上,被誉为“摧不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中朝两国人民联手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胜利丰碑和架起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一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历史车轮还在向前。</p> <p class="ql-block">豪情满怀。</p> <p class="ql-block">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坐定沉思。</p> <p class="ql-block">徜徉铁桥。</p> <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眺望远方。</p> <p class="ql-block">前人吃苦,后人享福。身在福中,必须感恩。</p> <p class="ql-block">再到江边。</p> <p class="ql-block">界碑的光芒。对面阻挡了帝国主义势力对我们强大的威胁,牺牲巨大,理应感谢。</p> 丹东火车站 <p class="ql-block">G331零公里。</p> 抗美援朝纪念馆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参谒抗美援朝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先进纪念馆温故知新!</p> <p class="ql-block">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国有危难能靠谁?!</p> <p class="ql-block">38线提前挑衅。</p> <p class="ql-block">13名委员,主张出兵的只有一票半。伟大战略家力排众议。“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看着邻居受罪,不能置之不理。”</p> <p class="ql-block">安东,长甸河口,集安,临江。</p> <p class="ql-block">彭总单车入朝。</p> <p class="ql-block">彭,邓洪韩解杜。</p> <p class="ql-block">美第七师31团北极熊团团旗。</p> <p class="ql-block">狮子大开口。实力地位说话。</p> <p class="ql-block">鏖战正酣。</p> <p class="ql-block">朝鲜人民献给志愿军的锦旗。</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英模展。2,900,000!197653!</p> <p class="ql-block">杨根思,黄继光。</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空军一战成名。</p> <p class="ql-block">主席事无巨细,谆谆教导。</p> <p class="ql-block">“不行就撞!”</p> <p class="ql-block">再来,还给你打下来。</p> <p class="ql-block">满天繁星。</p> <p class="ql-block">全景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昨天已经威风凛凛,今日更展鹰击长空。</p> <p class="ql-block">纪念塔下可以看到鸭绿江和对岸的朝鲜。</p> <p class="ql-block">沿G331国道向集安挺进,路过长城终点。</p> <p class="ql-block">此处也是南下到广西东兴的国道228的零公里起点。</p> 浮桥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浮桥遗址</p><p class="ql-block">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浮桥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主要通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浮桥遗址建于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东北军区工兵部队修建,全长600余米。作为志愿军跨江作战的重要通道,该浮桥保障了军事物资和人员的运输。</p><p class="ql-block">1953年停战后,浮桥主体部分拆除,仅存木石混筑桥墩。</p> <p class="ql-block">遗址现存36座木石混筑桥墩,采用松木桩与石块堆砌构筑。桥墩间距约15米,中方一侧第6号桥墩因江水冲刷已消失。桥墩结构反映了战时工兵部队的快速构筑技术,木桩基深入江底,顶部铺设木板形成浮桥桥面。</p> 河口断桥 <p class="ql-block">毛岸英从这里过桥,一去不复返,长眠朝鲜国土。</p> <p class="ql-block">引桥上是各军番号。</p> <p class="ql-block">桥上是各师番号。</p> <p class="ql-block">身后是祖国。</p> <p class="ql-block">眼前是朝鲜。</p> <p class="ql-block">上游来水。</p> <p class="ql-block">河口断桥简介</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河口公路桥,原名清城桥,全桥总长709.12米,宽6米,高25米,载重60吨,钢筋水泥结构,1942年12月建成通车。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傀儡和朝鲜当局建造的,是日本侵华罪证之一。</p><p class="ql-block">鸭绿江河口公路桥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自安东(今丹东)、河口、辑安(集安)三地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七师,第四十军一一八师由此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3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干部战士及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的率领下,乘车由河口过江入朝,前往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p><p class="ql-block">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大桥中间9孔长约200米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p><p class="ql-block">为了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缅怀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丹东鸭绿江旅游集团修缮河口断桥,敬塑先躯供世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像应该树立在北京广场上。像朱可夫在红场的骑马像一样。</p> 抗美援朝铁路博物馆。 <p class="ql-block">战争是打后勤,后勤的核心是运输。</p> <p class="ql-block">滕代远,原中原军区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英雄就是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杨连弟。英雄美名传万代。</p> <p class="ql-block">战士智勇双全。</p> 国门 <p class="ql-block">丹东国门铁路桥(又称上河口铁路桥或清水铁路桥)由日本设计师于1938年设计建造,1940年4月正式通车,全长673米,桥高20.8米,共29孔。最初用于日本掠夺中朝资源,二战后成为中朝贸易通道,抗美援朝期间则是志愿军重要的运输补给线。</p> 集安一路 <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9300公里的G331,始于足下。</p> <p class="ql-block">一路郁郁葱葱,层峦叠嶂。浑江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双集高速前年通车。</p> <p class="ql-block">吉林集安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