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

小满梧桐🌿

<h1> 从小满到芒种,再从芒种到小暑。一个初夏,都在追着荷花看荷花。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身处成都这座西南最大城市中,想在繁华之外、近处不远寻到一点夏天的印记,比如至少不应该是气温刚上30度就打开中央空调嗡嗡的千篇一律,那么,赏荷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哪怕是市区里湖面水泊少呢,有那么一朵两朵,也全了夏天的绮梦。</h1> (2025.5.31) <h1> 周五中午在公司食堂匆匆吃完饭,沈小妹便赶紧开车带上我和友萍去青羊宫旁的文化公园。就凭这点愿意牺牲午休时间去2.2公里外公园的精神,荷花,多少也应该赏脸开几朵吧?果真,确实是,开了几朵。从琴台路的东大门进,面积最大的一块人工湖就在眼前,只不过,大概是已过六月那一拨盛花期,满目皆是莲叶田田、绿意盎然,荷花,似乎全到了岸边售卖的花摊上。</h1> (2025.7.4.) <h1> 守摊的姑娘正埋头大口吃面。碳水有点多,看不到一点青菜。荷花三两朵,用印刷了毛笔字的包装纸包裹好,9.9元一束,叫人在欣赏这份雅致里,全然忘记要不要讲个价。还真的是,美让人忘记时间、忘记价钱——虽然比起古人“明月清风不用钱”的意境,我们要逊色那么一点点。抬头,顺手帮姑娘把被风吹卷的广告抚平,姑娘说谢谢,这厢,才认真看广告上都写的啥:一篇《兰亭序》,一首《夜雨寄北》。<br> 虽然文与诗都是那么地不搭景,可大概因为李商隐的诗就那么四句,不知不觉让人看在眼中,也顺口默默吟诵了一遍:<br>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h1> (2025.7.4.) <h1>  奇怪得很,作为一个中国人,唐诗宋词的魅力就有这么大的魅力,哪怕与眼前景色不搭——我甚至一晃而过地想过,哪怕用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也算与荷塘多少有点联系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首《夜雨寄北》的诗意,终究是美的。等等,下一秒,我又顿住了。啊,是了,怎么能说不搭呢,其实,也是搭的。<br></h1><h1> 盛开时想着衰落,沉寂时想着繁华……“君问归期未有期”——很多美好的际遇,与世间种种的美景,只在你看见与感受时才算真正拥有。若要问下一季你还来吗,或者你还盛开吗,<font color="#ed2308">其实,都可能是“君问归期未有期”,无人作答,无法作答,就怕承诺多,失望多,就怕有心承诺,也敌不过世事无常的磋磨。</font></h1> (2025.6.30.) (2025.7.5.) (2025.7.5.) <h1>  比如这湖中水、塘中花,<font color="#ed2308">虽举目远望相似,都是亭亭玉立,香溢清远,却也是,一季一开,一朵一谢,繁花过后,我本就不会再重来,“我也不是昨天的我”。</font><br> 而所谓的珍惜当下,珍惜美好,<font color="#333333">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记录下来吧,要不,我也想不出更多的好办法。 </font></h1> (2025.6.8.) <h1>  这么思绪飘啊飘,又回到眼前的沈小妹与友萍这儿。谁说不是,就算是现在这么容易结伴而行,过些年,也可能变成回忆里难得再聚的场景。也许是从去年公司的改革开始,就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观念。而此刻察觉到最近自己因为许多事的交织重叠有点情绪低落,赶紧把这些伤感扔一边去——果真,刚给比我还热爱拍照的沈小妹在公园矗立的一块风景框前拍完照,自己就忍不住先笑起来。笑起来,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啊。<br>  话说这笑起来的原因,是因为这风景框的设置是模仿的微信朋友圈,这创意本不错。但谁知人家这文化公园又是主打的面向退休老年人呢,所以刚刚拍照时并没注意看风景框上印的字,这会才发现也全是模仿的退休老年人呼朋唤友的语气,什么“爱跳舞的李姨”“退休老王爱摄影”……把沈小妹也逗乐了,自我解嘲说这是提前进入“夕阳红”行列。</h1> (2025.7.4.) <h1>  我们沿着湖边的木栈道慢慢走,手中抱着的荷花倒比湖中荷叶更吸引人注目,不一会,就有人来问这花在哪买的——不过这也早就习以为常了。但凡买了花,不管买了什么花抱着走在路上,都会碰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来询问,有问花名的,有问价格的,有问在哪买的。说明,对应网上那句有名的“男人至死是少年”来说,女人至死也是少女,谁都有一颗爱美的心啊!<br>  不爱美,我和沈小妹这两个中年少女,也不会大热天地拉着友萍出来,借着赏荷拍照呀。 </h1> (2025.7.4.) <h1>  <font color="#ed2308">在文化公园新认识了一种叫“笛女”的重瓣荷花。</font>看介绍说,其花色会随着生长周期而变化,呈现出粉红、淡红至白色的三色交替。此刻这朵背面而开的“笛女”,大约正在淡红向白色过渡的阶段,虽看不到正面,却如美人临水,哪怕就是一个背影,也是窈窕婀娜,令人神往与遐想联翩。</h1> (笛女重瓣荷花) <h1>  再往前数的上周末,则是和覃小妹约饭后匆匆去了一趟金牛区金泉路的易园。这是一座私人投资的小型园林,也是许多拍古装与婚纱照的人喜欢的外景地。大概是因为是免费,不收门票的原因吧,事隔多年再来这里,感觉商业气息太浓,又是火锅店又是茶座的。而我们奔着看荷的主题而去,结果就在一段围墙下仿佛胡乱挖出来的一个坑里见着几朵荷花,一二三……手指头都能数清有几朵!!!还好,幸好雨后空气清新,还算不虚此行。</h1> (2025.6.29.) <h1> 当然,和覃小妹在一起,那欢乐从来也是少不了的。没看成荷花,那就看景为辅,一路开心为主。路过临水万绿丛中几朵红花——<br>  覃:“……对的,这个(花)好像叫三角枫是不,开到这儿还多好看。”我:“中午吃的(鱼)才叫三角峰好不好……这个叫三角梅!”<br><br>  走上绿树荫浓掩映下的石桥,覃小妹说她的手机有闪拍功能,所以,抓拍“回头一笑”就变得很容易了——一二三,一二三……就在桥上转圈圈吧,边拍两个人边笑,果真是,笑点低的人很容易快乐,果真是,谁让你开心,你就应该多和谁呆在一起。 </h1> (我是三角梅,不是三角峰) <h1>  至于公司附近杜甫草堂的荷花,也比较乏善可陈。大概是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影响,所谓的荷花节就愣没看到几朵荷花——往年,可都是有许多荷花盆栽放置在园中各处的。而今年,除了一览楼前水池中遥遥开着的几朵荷花,有着一种“美女如花隔云端”的不真切,其它,便是盆景园中用布置了荷花盆栽的小景,大概有国庆红、滴血等品种。实话说,我虽爱国,也赞同实事求是,但觉得有些荷花品种完全可以取得更雅致一些。这和一个民族的审美有关,和培养一个民族的孩子具有审美能力,也相关。</h1> (2025.7.3.) (2025.7.7.) <h1>  说了一通,回过头来看家门口的镜湖,那里的荷花从五月末发现初开两三朵,到整个六月过去,此起彼伏盛开中,让上下班路过的我,晴天、雨后,远观,近赏,倒带给人许多不同的快乐与思考。摘录几日。<br>  6月5日。芒种。下班路上去看荷花。顺便帮一群嘻嘻哈哈的退休大姐拍合影——包满意!果然,从拍之前千叮咛万嘱咐,有点不放心我的技术,到拍完收获了一迭声的谢谢,个个都很开心:“这个妹妹拍得有点好哦……”成都的孃孃们,我是说情商高的孃孃们就是这样,对看上去貌似年轻的女性,都会以“妹妹”称之,让人在助人为乐之外,还暗自窃喜,原来自己看上去,还年轻。</h1> (2025.6.5.) (2025.6.7.) <h1>  6月8日,湖中三三两两的花,湖边三三两两的人。正对着一朵弯腰低垂在旁边宽大圆叶上的荷花拍照,欣赏水中花朵的倒影,一个矮个瘦瘦的大姐从身旁走过,对着手机那一头的人吐槽:“是的嘛,荷花开了……没得啥子意思。单看一朵很好看,(整体看)堆起一坨乱七八糟的,点都不好看。”走过柳树,被不知名的灌木丛遮挡了身影,远远地,又听见她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真的,堆起一坨乱七八糟的,不好看。”<br> 忽然想起许多许多年前,也就是自己大概二十多岁时妈妈的评价:“单看我们幺儿一点都不起眼,普通得很……不过看合影的时候,妈妈一眼就能从人群中认出你来!不管是好多个人(的合影)……”——还真的是,亲妈啊。“幺儿”,每个四川人的家中都至少有一个“幺儿”,这是四川人对孩子的爱称。被美好的回忆牵动起愉快的心情,也是千金不换的美好啊。</h1> (2025.6.8.) <h1>  那么,问题是,你愿意在一坨乱七八糟的花或者人群中,被一眼看见吗?<font color="#ed2308">我想说,爱你的人,会一眼看见。爱人与赏花,都如此。</font></h1> (2025.6.8.) <h1>  6月10日。新认识了白头翁鸟,原来挺喜欢站在待开的花苞之上。虽然知道和唐代刘希夷那首《代悲白头翁》没有关系:“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还是想起了这两句诗。只会背这两句,也有只会背这两句的快乐。 </h1> (2025.6.10.) <h1>  6月14日。下着雨,还是有零零星星在湖边拍照的人,比如我,比如两个穿着中式裙装的姑娘。一个说:“你拍得好撇(不好)哦,都没对到焦。”一个玩笑着回应:“你长得就不对焦……”互相自嘲,共同前进。</h1> <h1> 6月18日。雨过天晴的傍晚。听见一个男生蹲在湖边打电话:“……我只希望你生气的时候,可以拿我……”顿了一下,又鼓起勇气说下去:“当出气筒……至少,不要不理我……”想起有一次办公室小同事分享的段子:“一个男人承诺要为你做任何事,指的是抵挡风暴和斩杀恶龙,而不是吃完饭去把地拖一下。”——不错不错,至少这个男生把自己能具体解决生活中的某个常见问题给明确了。</h1> (2025.6.18.) (2025.6.19.) <h1>  6月20日。头一晚好像梦见了满塘的荷花,于是早上提前几分钟出门,先去看几朵花开再去上班。据说梦见谁,醒来后就应该去见TA,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所以拣个好操作的来执行。</h1> (2025.6.20.) <h1>  6月21日。夏至。午后炙与热,万物生与长。没想到吧,午后的阳光下,荷花也很漂亮,完全不像摄影课老师讲的,阳光太强烈时不宜拍照。</h1> <h1>  6月26日。黄昏,趴在桥栏上拍两朵似白似粉的荷花时,接了一个电话——是父母曾经的同事,向要我父亲的电话号码,末了,大概觉得许久不联系,总不能不寒暄两句:“ 你现在是不是当上(部门)副部长了……没有啊,没有也好,只要身体健康就好,开心就好。”<br>  感觉有点对不住这位善意关心的人,但实际上,只要我能够随遇而安,接受自己的一事无成,尴尬的就是问这句话的人。当然,如果脸皮够厚,也可以当作是一种肯定。“认为你值得才会惊讶你的不值得。”</h1> (2025.6.26.) (2025.6.27.) <h1> 这个初夏,几乎都在隔一天就去追看荷花中度过。每天的花开花谢都不同,每天的风景也都不同。有些花朵很幸运,娉娉婷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很美丽;而更多的花朵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映下,从盛开到凋谢都很少被人看见过——得仔细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才能看到一点微弱的身影,被命运倒映在水中——却也是完整地开放过的。<br>  得偿所愿的都不是人生,阴差阳错的才是人生。甚至,拥有的都不是人生,失去的才是……<br>  君问归期未有期。人这一生,不也如这一季一开,一开一见的花一样,无论美好、尽力过,还是黯淡、颓废过,也都不会重来。所以,珍惜一季的花,更像鞭策自己,要加倍珍惜这一季的自己。好好努力地,活着,活过。<br></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2025.6.7.) (2025.6.21.) (20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