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共读·阅享暑期"——2025亲子阅读嘉年华📚

星辰大海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阅读计划:</b></p><p class="ql-block">1.每天阅读📖30分钟。</p><p class="ql-block">2.阅读书目包括必读书目《团圆》、《爱心树》、《鼹鼠的月亮河》、《没头脑和不高兴》和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一些绘本。</p><p class="ql-block">3.统计一个暑假阅读书目的厚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阅读方法:双线互动阅读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地质锤与数学公式的对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46页的科学亲子漫游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继上一次的亲子共读《钱学森的故事》之后,</span>2025年暑假,妈妈和我初步尝试双线互动阅读法。这次我们同时开启《李四光的故事》和《华罗庚的故事》。我选了华罗庚,妈妈选了李四光,因为都是146页,我们又称这段阅读时光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146页的科学亲子漫游记",还要比</span>一比谁读得更快。</p><p class="ql-block"> 读到喜欢的地方,我会和妈妈分享华罗庚的生活点滴,比如他自学数学帮助家人解决算账的难题等。分享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妈妈要看着我的眼睛。当然,妈妈读到有趣的地方也开始和我分享。比如李四光用省力的方法舂米、自制灯笼小火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阅读分享:边读边互动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侯宇辰分享:华罗庚自由学习数学</b></p><p class="ql-block"> 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小店关门的时候。因为他可以自由的学习。然后他从老师那里借了三本数学书,没有草稿纸,他就用棉花的包装验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李四光克服困难求学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李四光在11到14岁间,有机会通过考试免费读书甚至公费留学,但考虑到家庭负担,他犹豫不决。最终,父亲决定支持他学习,让他专心复习备考新学堂。李四光刻苦学习后,独自乘船880千米前往武昌求学。</p> <p class="ql-block">#双线互动阅读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侯宇辰分享:自学能力赢得家人认可</b></p><p class="ql-block"> 华罗庚通过自学解决了家庭中的账目问题,最初家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在华罗庚成功后改变了看法,认识到他的能力,表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会寻求他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小火轮梦想:从模仿到创新造船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李四光在父亲的影响下,通过观察和实践,自行制作了一艘小火轮,并成功让它在水中漂浮。他的家人和村里人都对此表示赞赏,李四光也坚定了将来要学造船、造大船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双线互动阅读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侯宇辰发分享:华罗庚家族战乱中的抉择与变迁</b></p><p class="ql-block"> 华罗庚一家因战争迁居昆明,日军炸弹曾落至其家后院但未造成伤害。闻一多与华罗庚是清华大学的好朋友,战乱中,闻一多似乎有意前往战争地区,而华罗庚则对中国负有责任,担忧儿子安危。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李四光改学地质的科学救国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李四光原计划学习造船,但后来决定改学地质学,希望用科学知识报效祖国。他去英国伦敦留学,选择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专业,因为该校该专业在英国很有名且费用较低。在英国,他通过努力学习提升了英语和数学水平,并自学了德语和法语。他的朋友丁羡林最初想学物理,但李四光最终决定学习地质学,以便更好地了解矿产资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侯宇辰分享:华罗庚女儿身份之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华罗庚女儿名字的讨论。我和妈妈讨论是华罗庚的大女儿,还是华罗庚的姐姐。最终我确定是华罗庚的女儿,因为他的姐姐名字是华青或华林。所以推断出是华罗庚女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李四光欧洲地质考察与归国心路</b></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在1920年赴欧洲进行地质考察,游历多国并研究冰川地形。他还学习小提琴并谱写曲子《行路难》。期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他回国任教,李四光通过与傅斯年的通信了解情况后,认为回国时机成熟。得知好友丁羡林和王世杰也受聘于北京大学,三人决定一同回国。</p> <p class="ql-block">侯宇辰分享:华罗庚是一位严厉的数学老师</p><p class="ql-block">华罗庚去过很多国家,回国在数学研究院当老师,当时才40岁,让很多人无比惊讶!他还是一位非常严厉的数学老师。他周末几乎不休息,一直研究数学。严师出高徒,他教的很多学生也成为了数学家,成长为中国数学界的骨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李四光注重野外实习和实地调查</b></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很注重野外实习以及实地考察。有一次他的学生在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了一条虫子。交给了李四光,李四光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别人发现里面是纺锤虫。纺锤虫是1万年前的一种单细胞生物,那他为什么会跑到石头里去呢?原来这是一块生物化石。研究化石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用化石准确的划分不同的地层。从而为开发地下资源提供依据。如果能够鉴别出不同化石的种类,就可以知道煤炭在地下埋藏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侯宇辰分享华罗庚:深入浅出的数学普及之道</b></p><p class="ql-block"> 华罗庚认为数学专业人士应在专业领域深入研究,但同时也要能将高深的数学理论简化普及。他强调,将复杂的数学理论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需要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科学方法,这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努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妈妈分享:李四光的研究过程</b></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带领学生频繁奔波与山野煤矿寻找化石标本,然后将化石标本从不同方向切成薄片,这些薄片要磨到不到一毫米的厚度,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从而辨别古生物体的内部结结构形态。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亲自制作2000余张薄片。根据显微镜下化石的内部结构,李斯光。鉴别不同的种属,并判断出䗴科最初出现在石炭纪初期,到二叠纪末期绝迹。鉴于李四光的科研创举,1931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他自然科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2.游戏互动:猜猜我的书签跑到哪?</b></p><p class="ql-block"> 妈妈本来想要设计《猜猜我的书签跑到哪?》的游戏,让我们的看书进度条加快。想通过这种方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进度对比转化为游戏,相互看一看各自的书签跑到哪里了?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包</span>含竞技、推理和奖励机制,让阅读变成一场科学探秘。</p><p class="ql-block">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游戏装备:</p><p class="ql-block">①特制书签:准备地质罗盘造型(李四光线)和数学坐标系造型(华罗庚线)的书签</p><p class="ql-block">②进度密码卡:每本书提前在10个关键页夹入加密卡片,可以是问题或关键信息。</p><p class="ql-block">③科学筹码:准备矿石标本碎片(李四光线)和数字磁片(华罗庚线)作为奖励币。</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还没筹备这些过程,开启阅读之后,妈妈发现我总是想要比她读得快,悄悄看她的书签跑到哪里了,却隐藏了自己的书签时。她就做起了笔记,因为这样她就比我慢多啦。😊每次我看到我比她读得更快,心中就特别开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阅读成果</b></p><p class="ql-block">量一量我阅读的📚,有多高呢?</p> <p class="ql-block">阅读书单</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阅读收获</b></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意外惊喜:突然发现这种边读边分享的亲子阅读方式还真不错。既能和小朋友一起阅读,还增加了随时分享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2025暑期亲子阅读📖</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阳光灿烂、万物生长的暑假,亲子阅读成为家庭中最温暖的陪伴。无论是午后树荫下的轻声诵读,还是夜晚台灯下的共读时光,书籍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2025年的暑期,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用阅读点亮孩子的童年,用文字编织亲子间的深情纽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