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周六19:34分第三次来到喀什古城景区。<div><b>喀什古城景区。</b>于新疆維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占地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美誉。在千年古城里可以看"百人"、游"百巷"、逛"百市"、看"百业"、寻"百宝"、品"百食"、进"百院"、赏"百乐"、研"百怪"。古城又有"六大特色":一是历史悠久,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二是文化灿烂;是三大宗教、四大文明的交汇点;三是风情浓郁;素有"美食之乡""瓜果之乡""歌舞之乡""巴扎之乡""玉石之乡""长寿之乡""美女之乡"的美誉;四是风貌独特,街巷纵横交错、建筑高低错落,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迷宫式城市街区;五是资源丰富,涵盖地文景现、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设施、人文活动、旅游商品等旅游资源;六是非遗众多,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陶等,2015年7月20日被国家旅游局授予5A级景区。</div> 19:37分进入古城。<div><b>古老祖传烤包店</b>。烤包子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宝典,是拥有着独特风味的经典美食,几千年以来继看来艺术,发展到今天,逐渐成为人们都喜爱的食品。烤包子不仅深受维吾尔族的喜爱,还是各族人民尤其是国外旅游者爱吃的食品,我店传承了四代烤包子美食艺术,创造了自己的品牌,欢迎各位朋友、游客光临。</div><div><b>恰萨-亚瓦格历史文化街区。</b>该街区位于历史城区中部偏东,北至亚瓦格路,西至解放北路东侧,南至人民东路以北,东至吐曼路,街区占地面积82.8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55.3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27.57公顷;街区历史悠久,格局风貌保存完整,肌理特色鲜明,文物古迹众多,是喀什古城历史渊源积淀最深厚的地区;是反映喀什古城形成和发展变迁的关键地区,街区内的地形、道路走向、街巷名称等体现出古城扩建的历史演变过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街区因地制宜,地形地貌变化丰富多样,建筑与环境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城市空间艺术价值。<br><b>阿热亚路。</b>"阿热亚"被维吾尔语直译为中间有河的地方。据说在很久以前,老城遇到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居民纷纷涌向老城的高处,眼看老城就要被洪水淹没时,地面竟奇迹般地裂开了一道大裂缝,洪水从缝隙中流走,老城得以保存,居民得以幸存,人们就将裂开缝隙的地方称为"阿热亚"。景区内阿热亚路全长600多米,是由花盆巴扎、坎土曼巴扎、木器巴扎、维医药巴扎和花帽巴扎等5个巴扎(巴扎是集市、市场的意思)组成的集市一条街。其中花盆巴扎的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医药巴扎中的维吾尔医药(食物疗法)都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br></div> <b>喀什古城东区景色。</b><div><b>空中花园博物馆。</b>以其独特印阿以旺建筑风咯,展现了喀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纹化交融的魅力。这座建筑灵感汲取自传统的维吾尔阿以旺风格,其明亮通透的设计和天窗元素巧妙融入现代美学理念,营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空间氛围。馆内展品精选了来自喀什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与故事。从精巧印装饰到宏伟的雕刻艺术,这些作品完美诠释了喀什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博物馆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还通过现代手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建筑采用阿以旺传统的平屋顶,院落式布局和围廊设计,并融入功能性空间划分,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精隨,又满足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需求。阳光透过天窗洒入室内,与精心布置的展柜和墙面装饰相映成趣,营造出优雅而庄重的空间氛围。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内部陈设,空中花园博物馆都展现了喀什文化的独特魅力。游客在此不仅可以欣赏木雕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艺术与生活对话,为每一位访客带来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br></div> 喀什古城东区景色。 喀什古城东区景色。 喀什古城东区景色。 西域的"锄"-坎土曼的故事。 <b>坎土曼和他的"亲戚"们。</b><b>坎土曼巴扎。</b><div><b>铁器文代。</b>喀什铁器制造业在千年以前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就已发达。那时候这里紧邻王宫的"喀日克大门"(打靶之门),王朝士兵经常列队出操,军队的一些兵器修理作坊也多设在这一带或者附近地方。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了传统的民族手工业-铁器制作。人们把把打造铁器的师傅称为铁匠,加工制作的各种铁制品如铁锅、铁勺、刀剑、长矛使用面甚广。铁匠打制出的每一把铁器制品,都是从废铁中选材,扔进铁炉烧丝、打制,再烧红再打制,直至成型的制品,均靠铁匠的反复锤炼而成。<br></div><div><b>坎土曼巴扎铁业社。</b>麦麦提艾力.吾布力卡斯木家族从清末到现在,一直从事传统铁器手工打制营生。这间老城街巷里的铁匠铺,从曾祖父玉苏普师傅、祖父肉孜.玉素甫到父亲麦麦提.肉孜,再到吾布力卡斯木.麦麦提,到最后的麦麦提艾力.吾布力卡斯木,历经五代传承,炉火不熄。上世纪90年代麦麦提艾力.吾布力卡斯木打铁铺和古城所有的生土房子一样,延续了上千年历史,古老而铿锵。伴随着从2010年开始的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麦麦提艾力.吾布力卡斯木家的打铁铺旧貌换新颜,但由土灶、炉火与的捶打声构成的历史肌理,都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麦麦提艾力.吾布力卡斯木打铁辅和打铁传承人麦麦提家族一起,从传统拓展为坎土曼巴扎铁业合作社。传承打铁这门古老的手艺,经过再次改造、提升、活化,坎土曼巴扎铁业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br></div> 20:27分来到"喀什小院"喝咖啡吃晚餐。一直喝到22:27分等夜幕降临。 小院内的景色。 所点的菜点。 22:28分夜幕降临,看古城夜景。 去看喀什古城夜景。 小院内的景色。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木雕文化。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 <div><b>浪漫巷。</b>相传在百年以前有5条水渠流经此处,水流自上而下,潺潺流水声,悦耳动听,周围草木从生,鸟语花香,越来越多的年轻情侣在此相识、相知、相恋。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渠逐渐干涸,但这里的故事没有结束,人们将这里的高低连接处修建成4个平台和28个台阶,象征着一起迈上台阶的情侣也迈上了人生的新阶段,寓意着来到这里的情侣一年四季能够平平安安,在爱(2的谐音)的前提下,两人组建的小家越来越发(8的谐音)达。<br></div> 喀什古城夜景。 喀什古城夜景。<div>朵帕-花帽。</div> 喀什古城夜景。<div>22:54分逛到古城中央,准备叫出租车回酒店。</div> 逛到古城中央。 23:00点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23:20分回到酒店。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