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5-07-04 星期五 晴27-38º</b></p><p class="ql-block"> 当你有一个家里有个“藏书阁”的朋友时,就可以享受随时提着大号行李箱去拖书的幸福,林哥说,自己平时都会去各种网站淘老书,也会去老旧书摊上成斤的往家里搬书,当我拖着重重的行李箱离开时,不忘叮嘱我,有想看的书尽管开书单,即使自己家没有也会发动身边的人脉寻找,这让一向只舍得看电子书的我,有种发横财的感觉。我和林哥说,我不能算是一个很爱读书人,但是我绝对是一个很吝啬书的人,只要花钱买的书,一般都一字一句读完为止,也舍不得把书借给别人。有时候为了省书买书钱,买了电子书以后下载了太多,却发现看电子书总会分心,而且因为下的太多总是有种读不完的焦虑…</p><p class="ql-block"> 是啊,最近看了和菜头老师的公号上发了一篇文章——《纸质书赢了》,才知道这个(电子书)阅读习惯并不科学。文章介绍一位日本科学家的新近研究:人在面对压力和焦虑的时候,身体会无意识地进行深而长的呼吸。这种深呼吸可以降低我们在理解事物时候的大脑负担。可是,当人在智能设备上阅读的时候,深呼吸会被抑制,变得急促、短暂,这很可能是因为屏幕上的蓝光通过眼睛而刺激了大脑的多个区域,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阅读纸质书就没有这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所以,阅读并不是一种单纯而普适的行为,它会随着介质、媒体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b>2025-07-07 星期一 晴26-37º</b></p><p class="ql-block"> 朋友说每次在门口就能听见月月那爽朗,清脆,又余音绕梁三日的笑声,有时候明明没啥笑点的对话,她总能突然咯咯咯的笑个不停,我说把你笑声录下来,没事听一下,瞬间治愈各种不开心,这便是人生最难得的幽默感…</p><p class="ql-block"> 是啊,我们身边不乏充满幽默感的人,能逗你发笑。但其实,让人发笑这件事一点也不简单。</p><p class="ql-block"> 因为每个人的笑点不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据说一个人的幽默程度,在30%到50%的程度上来自遗传。有研究说发现,笑点低的人,是因为携带了一种叫5-HTTLPR血清素转运效率短板基因,这样的人特别容易笑,而且通常人缘好。而携带DRD4多巴胺受体敏感度7R突变的人,更偏爱黑色幽默,即使别人觉得有点冷的场合,他们也能从中发现奇怪的笑点。这么说来,没准有可能通过基因技术,把每个人笑点变低。到时是不是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笑?</p><p class="ql-block"> 浙江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任俊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乐商,简写是OQ。就是人保持快乐、保持乐观,并且用乐观感染他人的能力。教授认为,乐商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乐商高的人会把生活当成喜剧,偶尔不开心,他也会觉得这是暂时的,以后总会好。而乐商低的人会把生活想象成悲剧,即使遇到开心的事,他也会认为这是暂时的,早晚还是好不了。从这个角度看,保持幽默,其实就是改变一个人的自我叙事,把生活中的平淡琐事,变成能感染更多人的好故事。</p> <p class="ql-block"><b>2025-07-12 星期六 多云25-33º</b></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去玩,总有第一次见面的陌生的朋友说,你是不是那个(穿棉麻的)素素,我经常刷到你,你是网红啊…然后我就会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好,认识一下,我是热爱传统文化,也爱穿传统服饰的素素…</p><p class="ql-block"> 到花店朋友的店里邂逅另一个穿中式服装的袁总,倍感亲切,一聊才知,多才多艺的小姐姐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舞蹈专业,在校获奖无数,还能耍刀弄剑,她说,我是开艾灸养生馆的,但我也是一个农民,希望能你能记住我“仙螺姑娘”或者“蜗牛公主”的名字,我很诧异,原来小姐姐是做蜗牛(自己命名为仙螺)养殖的,据说蜗牛🐌有很高的营养和美容价值,还请了我母校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的院长站台,她的这个农人的仙螺姑娘的人设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我给她点赞道,我们一起加油努力,不论事业或是人设,都需要找到长期共建的伙伴,是一件需要种长期共建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是啊,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要记住一个人太不容易了。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设和事业,正如梁宁老师的《真需求》一书所说: 产品设计跟人生设计,这两件事在底层逻辑上是相通的,我们经常说,一个产品要有自己的定位,同样,一个人也要有自己的人设。有一个公式: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这个公式或许也可以用来评估一段社会关系,比如两个人之间是否适合一起做生意,适合一起创业,那就可以看一下,他们是否能够给彼此提供足够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以及资产价值。</p> <p class="ql-block"><b>2025-07-13 星期日 雨25-30º</b></p><p class="ql-block"> 自从炫素新店开业有厨房以来点外卖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估计“饿了么”平台也在担心我是不是移情别恋到美团,京东或淘宝了,毕竟现在的外卖竞争是非常白热化的,区区几张五元红包券对我来说也没怎么放在眼里哈,正如《三联》的标题所说:“外卖大战”卷土重来,你薅到羊毛了吗?</p><p class="ql-block"> 是啊, 君不见,7月5日晚间开始,淘宝闪购和美团两大外卖闪购平台发放大量外卖红包,“35减30”“25减21”“ 25减20”“16减16”等等,外加京东外卖千万张“苏超外卖”专享券,真是券包满天飞。一张张真金白银的补贴,让外卖“羊毛”瞬间漫天飞舞</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外卖大战打了将近三年,美团惨胜。如今硝烟再起,参战的电商已非昔日靠投资方支撑的初创企业,而是靠着自身的积累,以电商巨头的姿态抢夺市场入口。这将是尤为残酷的一场恶战,虽无技术创新,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事关生存的商战。</p><p class="ql-block"> 无论如何,一家独大的商业格局是难以形成稳定结构的,三足鼎立的态势有助于市场止戈息争。在此之前,作为消费者的你我还有很多羊毛可薅呢,所以,果断答应妮妮说,明天给她点个奶茶!</p> <p class="ql-block"> <b>2025-07-14 星期一 晴25-34 </b></p><p class="ql-block"> 因为热爱阅读, 林奶奶和她的老伴在江光小区里经营着一家【啊斌.半价书屋】,就像《今日店休》里的坂本健一坚守青空书房一样,林奶奶也守着她的书店度过了很多年年。虽然周围开了很多现代化的商场和娱乐场所,但林奶奶的书店依旧保持着它独有的韵味。木质书架已经有些陈旧,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老旧书籍,经典名著、诗词歌赋,也有一些小众但充满思想的读物。</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实体书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书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买书,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大家更喜欢在网上买书或者看电子书。林奶奶的子女都劝她把书店关了,一起到南京安享晚年。起初但林奶奶舍不得,就像坂本健一即使面临妻子生病等诸多困难,也不愿意放弃青空书房一样,林奶奶觉得书店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是她的精神寄托。她相信总会有像她一样热爱纸质书、热爱阅读的人。</p><p class="ql-block"> 就在前几日,林奶奶打电话说,再过两个月就去南京养老享受天伦了,所以,让我帮忙宣传一下,店里所有书都三元钱一斤,其中不乏各种绝版的古老书籍。如果你是热爱阅读,或是收藏的朋友,可以私聊我联系林奶奶哈!</p><p class="ql-block"> 是啊,这里也许不会像大型书店那样热闹繁华,但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为那些热爱阅读的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愿我们一起守护这这些中华文明的文字记录,直到岁月的尽头。 </p> <p class="ql-block"><b>2025-07-15 星期二 晴 26-35º </b></p><p class="ql-block"> 两个多月的暑假过去四分之一,晚上十一点,妮妮一边敷着眼膜一边问我,假如我现在已经成年了,可不可以通宵玩手机,我立刻提高音量喝斥道,不管几岁都得睡觉。她一边打开帆书,一边嘟囔道,又骂人,那我听书睡觉可以了吧,就这样,一会鸡飞狗跳,一会母慈女孝的一天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是啊,为什么血浓于水的感情会随着假期的延长逐渐变淡,直到开学前一周,忍无可忍,只恨假期太长。换个角度想,其实假期不只是孩子的课题,也是父母自我修炼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有位澳大利亚的儿童心理学家,叫朱迪思·洛克,她认为,亲子相处的关键,在于适当的留白。</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时间上的留白,适当留出一些亲子之间不在一起,各自独立的时间。父母和孩子短暂分开,反而能帮孩子培养自信心。假如亲子共处时过得很快乐,那么父母不在的时间里,孩子也能主动探索生活。</p><p class="ql-block">其次是角色上的留白,和孩子共处时,父母不用事事都把孩子当成主角,不应该完全围着孩子转。在某些事情上,把自己当作主角,做自己的事,让孩子在旁边适当参与就可以。比如,你可以带孩子去长辈家做客,但不要全程关注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看看大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再比如带孩子去银行办事,让他们参与一下成年人的日常事务。</p><p class="ql-block"> 当然,家长要适度放手,而不是完全撒手。你可以在大部分时间“忽视”孩子,但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必要的精力,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 <b>2025-07-17 星期四 晴 25-35º</b></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课结束,妮妮坐在电动车后座上煞有其事的说,今天班上来了一位已经学了五年羽毛球的新同学,打高远球都过不了发球线,更不用说扣杀了…我赶紧点赞道,听完你的故事,我想她的水平不如你这个暑假打酱油的菜鸟哈,她会心一笑…</p><p class="ql-block"> 明明第三次见鱼(俞)姐,又好像已经很熟了,每次聊天都能听她娓娓而谈,从从被“株连九族”的蜗牛到被精油“护驾”的酒汉,再到她最钟爱的饺子与豆腐乳,似乎每一件原本平凡的事,都能经过她生动演绎变成有趣的故事,也成为她的标签…</p><p class="ql-block"> 是啊,一个人讲“故事”,会激发另一个人想起相关的“故事”,人类的交流也总是以互相提醒的讲“故事”方式进行,从而使沟通变得顺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把“讲故事”与“听故事”引入经济学范畴,认为“故事”与财富、商品价格等一样,是人们进行经济领域决策和选择的“约束条件”。</p><p class="ql-block"> 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呢?</p><p class="ql-block">第一,要有细节。优秀的好故事有一个特征:过程比话题重要,讲故事的方式比故事本身重要。相比于抽象的整体概念,具体的事物更容易调动人们的情绪,也更有煽动性。</p><p class="ql-block">第二,善于运用对话。大段地运用人物对话,可以让你故事里的人物更加鲜活。如果你平时习惯用“转述”说故事,那么在往后的演讲中,不妨尝试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这时候你的故事就“活”了。</p><p class="ql-block">第三,故事情节要有转折。通常来说,讲故事要有五个“W”(Why、What、Where、When、Who):是什么、在哪儿、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和为什么。此外还需要有一个“W”,好故事的走向应该像“W”的形状一样跌宕起伏。</p> <p class="ql-block"><b>2025-07-21 星期一 雨25-34º</b></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说,每周末穿的美美的,到你这参加一场非洲鼓的音乐会,一群女人嘻嘻哈哈,吵吵闹闹,结束了还有美美的照片和视频,这是给足满满的情绪价值啊,我说,上半年最火的消费,不管是泡泡玛特盲盒、LABUBU玩偶、老铺黄金,还是各种旅行、音乐节、演唱会,本质都是为了愉悦自己,分泌多巴胺,获得情绪上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是啊,卓克老师解读过科学家对情绪的新理解。简单说,情绪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我们的大脑根据经验加工出来的。比如,一个成年人站在海边看日落的时候,会感到平静和安宁,这是由他的个人经验决定的,也许是从小看过很多关于日落的浪漫电影,也许是他家正好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海边。这些经验让他的大脑中形成了“日落等于浪漫,等于内心安静”的回路。</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决定情绪感受的,不是多巴胺本身,而是你的大脑怎么“解释”它。比如熬夜刷视频,同样大量分泌了多巴胺,有人觉得放松,有人觉得愧疚,这也是大脑的解释不同。</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可以试试,把“正确的事”和“快乐的事”绑定在一起。比如,坚持看书之后给自己一点小奖励。久而久之,大脑可能就会把看书和奖励联系到一起。看书可能就从一件煎熬的事变成了快乐的事。 </p><p class="ql-block"> 刘润老师说过,“所谓的自律,就是驾驭好你的多巴胺”,去控制那些短暂的冲动,并且告诉自己“等一等,那个更大的、更长远的快乐,才是我真正想要的”。</p> <p class="ql-block"><b>2025-07-22 星期二 雨 25-31º</b></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说,因为麻将打多了,眼睛经常会间歇性失明,朋友推荐来视力养护中心治理一段时间康复了,干脆专职到视力中心来上班了,我点赞到,这是健康和财富双赢啊!</p><p class="ql-block"> 妮妮自从去年暑假到姜老师的上饶视力养护中心防控养护后脱掉三百度的眼镜已经满一年,今年复查维持在4.9-5.0,朋友问我什么原理,我说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打针不吃药,又能看清视力表,花点钱尝试也是值得,姜老师说现在儿童近视越来越严重了,像我这种能够无条件信任的朋友太难得了,很多家长都因为错过最佳时间而承受了孩子视力迅速加深的结果,因此一再要求我多给她宣传宣传,为此我也特意了解了一下有关近视眼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刚好听到金铂医生推荐的这本有关眼睛健康的书—《眼睛好,世界才明亮》,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于刚教授。书里写到,近视眼是一种慢病,全称叫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规律是刚开始的时候没变化,一旦病情发展到拐点,症状就会急转直下。这个时候,去再好的医院治疗都不可能恢复如初。所以,对于慢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拐点发生之前干预它,而干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作者告诉大家,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有三点:近距离、长时间、不间断。无论是不是电子产品,哪怕是书本,是琴谱,只要长时间地看、近距离地看、不间断地看,都有可能会造成近视。</p><p class="ql-block"> 古代人会不会出现近视呢?答案是会,只是近视的比率要比现代人少很多。因为古人大部分不识字,都是在田间地头工作,在户外的时间比较长。不过据记载,北宋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是有近视的,可能也是由于学习、看书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无论什么时代,只要不注意用眼卫生,都有可能导致近视。</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有没有近视,每个人都急需一场眼睛健康的大补习。不论是生活习惯、用眼环境、合理膳食等方面,让我们一起关眼睛的必备常识和实操建议,让健康的眼睛保持明亮,让近视的度数不再加深。</p> <p class="ql-block">2025-07-23 星期三 晴26-35º</p><p class="ql-block"> 2025年开始忐忑的尝试做自媒体,身边听见很多声音:想学做网红吗?你拍的很不自然,普通话都不标准,还有提议说,要做网红是要擦边哦,我也质问自己,明明很内向,又不擅长社交,为什么偏偏要走到镜头前面来,去承受这些压力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知道, 从中国传统智慧来看,从2024年到2043年的二十年,对于女性来说是象征着光明、热情和变革的九紫离火年,它特别鼓励35岁以上女性,觉醒自我力量,找回自信、勇敢行动,在家庭,事业、人际关系上更加勇敢追求梦想。而在我的身边有太多优秀的成熟的“中女”,所以,我选择勇敢站出来,开启这个女性自媒体栏目,讲述女性生活,成长,创业故事。</p><p class="ql-block"> 朋友又问,现在那么多自媒体,你要怎么做好呢? 我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但我记得樊登老师曾经分享过,做自媒体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不讨好观众,不研究算法,不去猜平台需要什么,自己的发心最重要。而我的发心就是助力身边优秀的女子,让我们一起从幕后走到台前,让更多的人都能成为内外兼修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外在的美丽容易获得,可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如何获得?</p><p class="ql-block">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人的修行的方法,也是我们去践行的标准,其实《大学》里早已经给了我们方法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就是说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努力的过程中,要能静下来,心静以后,身自然能安稳,即使遇见焦虑和干扰,也能仔细思量,深度思考最后就获得自己想要的!</p> <p class="ql-block"><b>2025-07-24 星期四 晴27-36º</b></p><p class="ql-block"> 每次拍照我都会不自觉的咧开嘴笑,朋友说,合照里那个嘴巴最大的一定是我,我不置可否,我只承认,我是发自内心的笑,虽然会露出十几颗牙齿和牙龈…</p><p class="ql-block"> 一群人聊天到搞笑时,别人笑完了我才从容不迫的发出哈哈一声,朋友说我是不是反应太慢了,我耸耸肩,你们笑声好听你们先,我晚几秒钟才能被听见,证明我也笑过哈…</p><p class="ql-block"> 是啊,笑应该是一个最让人开心的字吧,它是看得见的面部表情,也是听得见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 曹操,是个爱笑的人。据统计,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笑有54次之多:有不置可否的冷笑,有掩饰的皮笑肉不笑;有人才相投的喜笑颜开,有踌躇满志的纵情大笑;更有赤壁溃败后的三次仰天大笑。一声声笑,传递出他的积极乐观;一次次笑,也伴随他渡过了一次次难关。笑到最后,他成为三分天下之人。</p><p class="ql-block"> 周国平说:“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这才不枉活一生。”笑着受苦,是智慧:既来之,则安之;笑着享乐,是尊重:坦然接受生命的馈赠,才能淡定蹚过生活的暗流;笑着生,是感恩: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熟悉的每一天,就是生活的小确幸。</p><p class="ql-block">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不妨汲取古人的智慧,以一颗澄澈之心面对生活百事,以一抹豁达之笑化解世间忧愁。</p> <p class="ql-block"><b>2025-07-25 星期五 晴雨 26-34º</b></p><p class="ql-block"> 妮妮的暑期任务总是会因为玩的忘乎所以而丢三落四,作为家长的我只能告诉自己,孩子就是这么天真可爱。有时又忍不住虎妈上身一顿吼,直到她被逼就范,保证明天补上,然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循环…</p><p class="ql-block"> 是啊, 孩子不听话,老是对着干,说一句顶十句,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敏感、逆反心理强,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管束孩子呢?太严,容易内耗;不严,又怕搞成溺爱。有人说要“严父慈母”,又有人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总之就是两个字,茫然!</p><p class="ql-block"> 《得到》的万维钢老师说:除了管束,还有另一个维度——支持。 全称叫做:自主性支持。就是说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选择权,支持孩子自己做一些决策,包括家里的一些事情也鼓励孩子参与,不搞胁迫,有事儿要对孩子解释。</p><p class="ql-block"> 这要求家长放弃一些对孩子的控制,但并不是完全放任孩子为所欲为。当孩子犯错时,还是应该指出来,但首先要对孩子抱有同情之理解,然后再讲道理。</p><p class="ql-block">那么,支持和溺爱有什么区别呢?</p><p class="ql-block"> 支持是要训练孩子的能力,溺爱是替孩子把一切都做好。就拿写作业来说,放任不管,是孩子做不做你完全不在意;溺爱是你直接替他把作业给做了;而自主性支持则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如果他需要帮助,你在旁边回答一些问题。</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都对孩子进行心理控制。因为,当家长感到压力的时候,控制孩子会让自己感觉很好。当然,你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你舒服了,但是她现在乖乖听你的话,长大后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你也希望他像服从你一样服从那些人吗?如果你希望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只知道听别人的,那就得从小培养她们的自主性。</p><p class="ql-block"> 所以记住这个词,「自主性支持」:最好的养育方法是你在旁边给孩子提供一些支持,目的是让他学会自主。穷养富养都没道理,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应该给孩子自主性支持。</p> <p class="ql-block"><b>2025-07-28 星期一 晴雨25-33º</b></p><p class="ql-block"> 身边有很多优秀的独身女企业主,工作生活雷厉风行,对于婚姻却觉得可有可无,沉浸于独来独往的优雅状态之中,让人羡慕…</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的麻将群里,偶尔周末约个麻将,在烟雾缭绕的密闭空间里,除了娱乐,也是为了叙叙多年的情谊,为这种连接点赞… </p><p class="ql-block"> 是啊,有时即使面对熟人,也不愿意建立深入关系。年轻人会刻意避免和同学、亲戚一起吃饭,把熟人关系维持在一个“准陌生”的状态。还有些人选择所谓的“断亲”,连亲人都不愿意来往。有人觉得恋爱关系中也不存在真的亲密,认为自己和伴侣只是“搭子”。</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你好,陌生人》一书提及的“社会的陌生化”。意思是一个社会里,到处都是“陌生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既不关心,也不恐惧,也无所谓好奇,最普遍的感受是“无感”。这种状态下,人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失控、孤独和疏离。</p><p class="ql-block"> 如何对抗这种状态?或许可以试试,给生活引入随机性。比如联系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在书架上随便找一本被忽略的书,或者参加一场从来不愿意去的活动,哪怕是回家的路上没有任何理由地买上一束花,这些随机行为都会增加生活的鲜活度。</p><p class="ql-block"> 美国心理学家丽莎·巴雷特曾经说过,孤独是一种慢性压力,长期下来会损伤大脑。而解法也很简单,就是创造社会连接。不一定要多深入,哪怕跟咖啡店店员打个招呼也属于“社会连接”。越是陌生的社会,越需要真看、真听、真感受。</p> <p class="ql-block"><b>2025-07-30 星期三 晴26-35º</b></p><p class="ql-block"> 朋友说,聊聊工作与生活。</p><p class="ql-block"> 刚大学毕业,一群同学拖着行李从南昌坐火车到了深圳,那时候没有智联招聘,58同城,也没有现在的AI大数据推送,带着厚厚一叠简历,来到了罗湖人才市场,一张张的投递,一场场的面试,培训,很快就被太平洋保险公司录取,成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也成就了我在深圳唯一的一份工作。</p><p class="ql-block"> 曾经幻想的明亮的办公桌,茶水间咖啡机,帅气的霸道总裁,实际却是炎热的夏日外出拜访客户,没有完成销售任务的深夜述职会议,以及威严的经理和冷漠的客户…</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不少辛酸的时刻,曾经为了完成业绩任务,从福田区坐两个多小时大巴到宝安区谈一份一千多的保单,不但没有谈成,还被关外的摩托车飞车党抢包,也曾因为天真,受到同事的排挤诬陷。能做的便是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告诉自己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靠自己活下去,正如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相失,被形容累累若丧家之狗,而孔子也只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p><p class="ql-block"> 十四年的职场奋斗生涯,从深圳的保险到苏州的金融,在2017年回到上饶开分公。正如在走出校门时,我们对未来人生充满困惑:不知道选择哪种职业?如何实现人生目标?成为怎样的人?可我一直在追寻那些答案的路上不断努力和收获。</p><p class="ql-block"> 正如《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说,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理想的工作与生活,而是要先让自己变得优秀,拥有足够的职场资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