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东北三省与内蒙东部第三十五站--满洲里(二)

悠然居士

<p class="ql-block">令天(2025.7.7)早上6点半在满洲里的随心缘宾馆起床后,洗漱完毕感觉好凉,一看天气预报这儿气温才12℃,赶紧穿上外套去宾馆旁边的早餐店吃早饭。</p> <p class="ql-block">吃完早饭出来看到早餐店旁边这个牌子有点儿意思,与其它所有地方都不同,因为其它所有地方几乎都是写着:我在某某地方想你。唯独这儿写的是“我在满州里,谁也不想”!</p> <p class="ql-block">今早上我们一行临时决定去俄罗斯逛一下,而我们只有三人带了护照,有三人没带护照。所以早饭后我们一早就去中国旅行社咨询,填表缴费,去政务大厅公安局窗口办临时护照。</p> <p class="ql-block">9点20左右就办完护照手续,本本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到,下午旅行社统一去拿护照,明天早上旅行社领队把护照带来发给我们,我们明天才能去俄罗斯转转。所从今天上午我们来到满州里中俄边境国门旅游景区玩。</p><p class="ql-block">还未到景区,就首先看到高高的明珠观景塔。</p> <p class="ql-block">大大的“国门”二字特别醒目。</p> <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市中俄边境旅游区,简称中俄边境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首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纳入内蒙古自治区15个重点建设的品牌旅游景区。借助满洲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精粹,打造出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p> <p class="ql-block">2016年,呼伦贝尔市中俄边境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素有“东亚之窗”、“欧亚大陆桥”之称。城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东依大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站在国门的二楼,可看到中俄铁路穿国门而过,有三条铁路6根轨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国门上看到的俄罗斯一侧。</p> <p class="ql-block">国门里可坐电梯或楼梯上楼,里面有好几层,每层都是卖俄罗斯商品的商店。</p> <p class="ql-block">在这儿买了一个俄罗斯包包。</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国门的变迁:</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早的国门,为俄罗斯单方所设。一根木头立在边界,木桩上端那块木板指向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被称为第一代国门。</p><p class="ql-block">第一代国门简介</p><p class="ql-block">第一代国门,建于1902年左右。1900年由俄国人承修的西伯利亚铁路铺入我国境内。进入我国后改称“东</p><p class="ql-block">清铁路”。两国间的最初界线标志是由俄罗斯单方面设立的。在铁路左侧路基之下树立一根木柱,木柱向西一面被削平,写有俄文“萨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铁路右侧,路基之上,另树一根木板包装的木桩,上面钉有铁制的双头鹰国徽。位置在现在的后贝加尔斯克以西</p><p class="ql-block">的马赤也夫斯克车站东约一公里处,距后贝加尔斯克近十公里。由于木柱及木桩设在两国铁路交界之处,可以将该标志视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简介</p><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当时中苏两国界线实际上已经从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到十八里小站,该站现名为后贝加尔斯克。第二代国门是由苏俄单方面设立的。该国门为木质拱形,门额上面向中方一侧用中文写有“中苏门”字样。其具体位置似在后贝加尔斯克车站以东。二十年代后期移至车站对面的苏方边防总站院内。1929年“中东路战争”中苏方将驻十八里小站的中国军警驱逐,对十八里小站实施了单方面占领。 “中苏门”于1949年被苏联方面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国门简介</p><p class="ql-block">第三代国门,原本是检查桥,也称栈桥。横跨宽、 准轨铁路。修建于1968年。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作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处于“备战”状态。该桥是铁木结构,主体用铁轨焊接而成,桥身漆为绿色,两侧的护栏镶嵌着木板。面西方向,写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的北侧有一架铁梯,缘梯而上,可以站在桥上俯视过往车辆。因该桥状似“大门”,又是铁路口岸的门户,故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国门简介</p><p class="ql-block">第四代国门,也是中方所建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门, 修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77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用2000多块0.5平方米的青灰色花岗岩石板镶嵌而成。国门上方悬挂着直径1.8米的国徽,并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方有宽、 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国门北侧是原公路口岸,满洲里新公路口岸建成后,原公路口岸停止使用。由于中俄两国货运量逐年增加,在增铺铁路宽轨复线时,于2007年将第四代国门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五代国门简介</p><p class="ql-block">满洲里第五代国门于2008年2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25日落成剪彩,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该国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总建筑面积5905.51平方米,是我国边境线上最大的国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在国门出口广场上游览时,一列从俄罗斯过来的火车穿过国门驶进中国。</p> <p class="ql-block">中共六大的展览馆就在国门景区。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莫斯科照开的。</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建馆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85年前,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p><p class="ql-block">中共六大召开前,多数与会代表经满洲里赴莫斯科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经满洲回国。共产国际交通局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为之做了大量的艰险的护送工作,为中国革命的持续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p><p class="ql-block">为铭记这段红色历史,满洲里市委、市政府以展陈的形式再现了中共六大召开的历程,弘扬了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让人们在深入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积蓄奋发向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与中共六大</p><p class="ql-block">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鉴于召开中共六大的迫切需要和安全等方面的诸多考虑,共产国际同意中共六大于1928年6月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 </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下旬开始,代表们陆续向莫斯科进发。在已知的四条线路中,从海上南下,绕到欧洲再转赴苏联,虽然较为安全,但路途远、时间长、费用高。从上海乘船直奔海参嵅最为便)捷,但上船时要尽量躲过反动势力的盘查,潜在的危险多,有一少部分代表选择了这条线路。再是南方各省代表大都由上海乘船到大连,然后乘火车汇集到哈尔滨的六大代表接待站。根据人员到达情况重新分组,一部分代表向东经绥芬河出境。因要走一夜的山路才能进入苏联境内,所以只安排很少的代表从这里出行。而绝大多数代表被接待站安排到满洲里方向出境,由于哈尔滨到满洲里有铁路连接,前往苏联莫斯科的路途最近,反动势力相对薄弱,共产国际和中共东北党组织先后在满洲里建立了多个国际地下交通组织,输送工作的基础较为稳固,从而能够安全地完成接送大批六大代表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满洲里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满洲里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北邻俄罗斯(原苏联)。1900年修筑的东清铁路是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中国满洲里,途经哈尔滨,再从绥芬河出境, 向俄国海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延伸。以后又修筑了从哈尔滨向南连接到大连的铁路。由于满洲里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是连接哈尔滨、大连的西端出口,又是从东进入苏联的门户。铁路交通之便, 是大批量的六大代表选择从满洲里奔赴苏联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白色恐怖中的中国</p><p class="ql-block">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统一战线内国共两党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竞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随着反动势力的膨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东北军阀张作霖视十月革命如洪水猛兽,逮捕并杀害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时在东北地区,实行反苏反共政策。封锁中苏边境,断绝了与苏联的商贸往来。还在满洲里.城区四周挖了城壕(城区以北、东北的部分地段没有完成),不许随便出入。同时,派驻大批的东北军加强边境防务,阻隔了中国人与苏联、蒙古方面的联络。</p> <p class="ql-block">东北白色恐怖头子张作霖。</p> <p class="ql-block">李大剑就是被张作霖杀害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的建立</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革命同志出入中苏国境的安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国际联络处曾责成丽娅·伊隆耶夫娜在上海、北平(北京)、哈尔滨等地建立交通联络站, 并协调在中苏边境驻防的苏联红军边防部队和保安部门做好接送工作。还在赤塔、86号小站(后贝加尔)、满洲里等地设立秘密交通站,通过各种方式护送来往于中苏边界的革命同志,形成了一条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红色之路”。 </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保持与共产国际的联络,先后形成了多条通往苏联的交通线。从上海乘轮船到大连,然后乘火车到哈尔滨,经满洲里或绥芬河去苏联的交通线是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一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由于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地处中苏交界的地区,因而成为这条“红色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 </p><p class="ql-block">共产国际方面负责六大代表中国境内接应和安全保障工作的是洛蜀莫夫,并在六大代表途经的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设立了交通站,在苏联境内边境地区也有安全部门的人员接应。</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确定的六大代表出境线路</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特别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同意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的决定。会上确定了代表人数,对代表赴苏联的路线作了详细的研究。确定南方的代表先到上海汇集,然后分批出境。4月底代表们陆续抵达上海后, 组织上安排了一周的培训,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以妥善完成赴苏联参加六大的工作任务。中央决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部分代表可以绕道欧洲前往苏联。还有一部分代表乘船(一个月左右才有一个航班)直接赴海参(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再乘火车到莫斯科。大部分代表从上海乘船经大连, 转至哈尔滨,连同中原、东北等地的代表由哈尔滨交通总站分批安排至满洲里出境。另有一小部分代表从绥芬河出境。</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周恩来途中遇险</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底,周恩来化妆成珠宝商人,与夫人邓颖超从上海乘船取道大连,然后经哈尔滨、满洲里,前往莫斯科筹备召开中共六大。由于途经青岛上岸停留时买了很多报纸,引起了隐藏在船上的日本特务的怀疑。到大连时遭遇日本水上警察的盘查。周恩来沉着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纠缠,回到旅馆后嘱咐邓颖超销毁了接头证件。到达哈尔滨后, 由于接头证件已毁毀,周恩来让邓颖超每天到火车站等候熟悉的同志,终于碰到了李立三,才与六大代表接待站取得了联系。接待站帮助周恩来、邓颖超换上了当地人穿的衣服,派交通员将他们护送到满洲里并潜入苏联境内。</p> <p class="ql-block">“六大”时的周总来与邓颖超。</p> <p class="ql-block">第六单元哈尔滨六大代表接待站</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中共六大代表途中的安全和顺利输送,中共中央决定在哈尔滨设立秘密接待总站,并指示中共哈尔滨县委做好安置和分拨工作。哈尔滨县委指派中共哈尔滨县委常委、共青团哈尔滨县委书记李纪渊具体负责接待站的工作。秘密接待站设在哈尔滨道里区四道街(今红专街)14号,接待站是党的地下工作者阮节庵、沈光慈夫妇的住处,也是党的秘密办事机关所在地。 </p><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指派张国焘到哈尔滨负责接应过境的六大代表。其后瞿秋白的夫人、六大代表杨之华抵达哈尔滨,由于接待工作繁重,党组织安排杨之华暂时留在哈尔滨协助完成了六大代表的护送工作。</p> <p class="ql-block">第七单元满洲里的接应工作</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开始,代表们先后抵达哈尔滨,在一个估衣铺分别和李纪渊接上关系,暗号是从一个火柴盒里拿出几根火柴,一起折断。接待站根据代表们到达情况重新进行了编组,大多数情况下由哈尔滨陆续向满洲里方向分拨人员。代表们临行前,哈尔滨六大代表接待站发给每位代表一个到满洲里接头用的号码牌,并给每个代表发放一张面值为一元的美钞,这是到苏联后的接头凭证和编号。一般是五、六个人为一组,并由哈尔滨总站派出护送人员,乘火车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抵达满洲里。共产国际设在满洲里的交通站和中共地下组织负责接应。 接头地点有时在火车站,有时经过人行天桥,在道北站前马车停车 场。到满洲里后有的代表暂时不能出境需要住下来,地下党组织的工作人员把他们领到自己家里或安排住在旅店,然后分批往苏联输送。有的代表下车后,凭哈尔滨总站发放的号码牌,登上与手中号码牌号数一致的"67”、“69” 号由苏联人驾驶的马车,趁黑夜向西北直接越过边界,进入苏联的86号小站。</p> <p class="ql-block">第八单元</p><p class="ql-block">经由满洲里出境的六大代表</p><p class="ql-block">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地下组织为了掩护众多代表从满洲里出境,可谓困难重重,充满惊险和曲折。 在边界上,东北军边防部队的哨卡林立,为防止苏联“赤化”,一般不许随便出入境。我方则利用走“亲戚”、做买卖、拉草、种地等多种方式寻找突破口。李立三经组织安排,化妆成打工人员,是白天躺在牧民打草的马车上出去的。朱秀春是在一名苏联铁路工人引导下,利用晨雾,沿着铁路一直向西走到86号小站。许涂淼和罗明是被苏联人驾驭的马车拉到北山脚下,告诉他们不要出声(而许涂淼肺病严重,又不敢咳嗽,开会期间病逝),两人是爬过边境线的。苏美一则是凌晨乘坐四匹票悍的马拉的车穿越边境,当经过边防守军的最后一个碉堡时,突然听到了枪声。马夫快马加鞭,冲过了碉堡群。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傍晚时分抵达满洲里,有两辆接待站备好的马车等候在车站附近,趁着夜色, 悄悄上路,向北从草原的小路上一路飞奔,穿越了边境。这期间上百名代表从满洲里出境。</p> <p class="ql-block">第九单元</p><p class="ql-block">从满洲里回国的六大代表接应工作</p><p class="ql-block">六大结束后,许多代表要回国。中共中央也准备接收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的毕业生回国工作。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大批同志回国.投身到发动群众,健全党组织,宣传六大.精神等工作之中。当时正在东方大学学习的赵毅敏是其中的一位,和大家一样渴望早日投身到国内艰苦的斗争之中。1928年下半年,回到哈尔滨后,苏联接待站的同志希望他留下并做一年的地下交通工作。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任务是组织一个涵盖中东铁路的交通局,把去苏联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们安全地接回来,再安全地送往全国各地。除了六大代表,还有一些从中山大学、东方大学毕业的学生也经过和使用了这条路线秘密回国。赵毅敏在满洲里、绥芬河各设立一小杂货铺做掩护,组建成秘密交通站。 已知从满洲里回国的六大代表有向忠发、李立三、 龚饮冰、苏美一等数十人。直到1929年发生中东路事变,满洲里交通站才被迫停止工作,赵毅敏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p> <p class="ql-block">从国门广场一侧要到另一侧,则要从铁路下面这个通道穿过。</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通道出口标有洪水最高水位线,时间是1973.07.07。而今天正好是2025.07.07,也是泸沟桥事变日本侵华的国耻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出口处这个“北国第一门”在太阳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正在行驶的这辆小火车就是景区的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这座金色雕塑在边疆的艳阳下格外刺眼。</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出口处的展厅里这个龙龟根雕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好像售价是26万多。</p> <p class="ql-block">这个材质标签上写的是黄金樟。</p> <p class="ql-block">参观国门景区就已快12点了。我们又到中俄蒙美食街去吃午饭。今天找到这家餐厅吃东北风味菜和川渝风味菜。</p> <p class="ql-block">东北风味菜--筋头巴脑,川渝风味菜--梅菜扣肉、蒜蓉油麦菜。</p> <p class="ql-block">吃罢午饭驾着马车回府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随心缘宾馆睡午觉,下午三点有四人去玩玩麻将,两人在宾馆休息。晚饭后去逛逛套娃广场。</p> <p class="ql-block">去套娃广场的路上看到一个住宅小区。这座城市基本上都是这种俄式风味的建筑,仿佛进入了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下午7点半来到套娃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套娃分别是两个酒店,一个是A座,一个是B座。</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欣赏套娃。</p> <p class="ql-block">在两个套娃后面也是一个酒店--套娃城堡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酒店外观整的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这个矮矮的路灯也是十足的俄罗斯风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套娃火锅城。</p> <p class="ql-block">礼遇三国套娃鑫街,就是一个中俄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这个点儿还早,美食街的人还不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大马戏演出厅。</p> <p class="ql-block">山姆俄罗斯超市。</p> <p class="ql-block">这里面是看演出的地方,要买票才能进去,看演出248。</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这是什么地方吗?</p> <p class="ql-block">睌饭后我们去逛逛满州里城中湿地公园,这湿地公园离我们住的宾馆非常近。</p> <p class="ql-block">亭子前面这块红色石头上写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芦苇产业园。</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一大家人在亭子吃东西。</p> <p class="ql-block">这些步道穿越湿地,在上面散步,吹着凉风,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湿地内青青的芦苇看着非常舒服。</p> <p class="ql-block">这段步道的外形在远处看象牧民在秋天收割的牧草捆。</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8点15)满州里的气温只有25℃,且有微风慢吹,漫步其间,好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