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从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如今老态初现的耄耋老人,只是弹指一挥间!</p> <p class="ql-block">又少了一个同学</p> <p class="ql-block">1964年,大公中学高三甲班毕业照。</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龚鼎仪、秦丕义、宋国友、王利仁、朱凤范、施耀邦、杨味香、陈卫民、龚志超、朱安邦、宋家善、蔡文范</p><p class="ql-block">后二排左起:王能九(校团委书记)、顾鸣超、陈希球、朱士超、程志平、刘沈平、张玉瑜、徐纯俊、邵丕祥、陈志仁、沈柏贤、李维仁、张显扬</p><p class="ql-block">前二排:顾齐飞、施玉英、顾冲飞(化学老师)、周慎(语文老师)、顾思三(副校长)、刘光裕(高三班主任)、吴志深(物理老师)、张关根(从初一开始的老班主任)、朱志全(俄语老师)、朱翠娥(高一班主任)、周兰香、姚吕英</p><p class="ql-block">前排:蔡月娥、邢小芳、施济贤、陆玉英、龚金兰、张妙英、龚克英、朱正兰、施元玉、沈企兰、郭静芬</p><p class="ql-block"> 本班毕业的同学共40人,因施翠珍赴市区参加面试,没能参加拍照,故照片中共有39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注:照片上打黄色方框的是已过世者)</p> <p class="ql-block">1994年2月13日(年初四)</p><p class="ql-block"> 毕业近三十年,第一次回母校聚会。这是大公中学办学近50年以来的第一次校友集体返校活动,所以当地政府很重视,活动当天,乡镇领导和大公中学现任领导都到会祝贺。</p><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肩负着社会、家庭双重责任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三十年后相聚,已是人到中年。局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有几位同学没有联系上,共联系上了32位,又由于工作原因,当天出席的有25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返校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在崇明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25位同学和老师在集体照中所处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邢小芳、蔡月娥、施元玉、龚克英、顾齐飞、朱正兰、张妙英</p><p class="ql-block">前二排:教师:卞少龙、周慎、陶治功、沈柏春(老校长)、*、顾凤来、张关根、陈宾一、张刚才</p><p class="ql-block">前三排*、沈柏贤、朱士超、李维仁、陈希球、陈志仁、*、张玉瑜、徐纯俊、邵丕祥、杨味香、朱凤范</p><p class="ql-block">后排:*、张显扬、秦丕义、龚鼎仪、蔡文范、施耀邦、朱安邦、龚志超、*、宋家善</p><p class="ql-block"> 注:中间的*代表来宾</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翻看旧相册,尤如翻开记忆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回看曾经走过的历程,我们也许是经历最丰富的一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生在战争年代,生长在新中国的红旗下。我们耳闻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整风反右;亲历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曾投身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直至晚年,还见证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p><p class="ql-block"> 经历风雨,方见彩虹!虽然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不同,曾经风光也好,坎坷也罢,一切都成了浮云!</p><p class="ql-block"> 祝愿尚健在的同学们,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争当人生旅途的赢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