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尔雪山(下)

天马

<p class="ql-block">穿越原始森林</p> <p class="ql-block">目标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4日周日,因为第一次登山时风雪交加无功而返,本周选了个晴好天气第二次攀登雷尼尔山。虽然已是盛夏时节,山坡上还是可以随时看到未融化的积雪和发出巨大轰鸣声的壮观瀑布,从瀑布的超大流量你可以窥探山巅之上积雪的数量</p> <p class="ql-block">雷尼尔雪山在蓝天白云下银光闪耀</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温度也比较适宜,没有了半个月前第一次来登山时的冰雪交加和凛冽的寒风,我们可以轻装前行,饱览美景,尽情摆拍…</p> <p class="ql-block">冰雪两重天,皑皑冰雪和赤裸壮汉</p> <p class="ql-block">发现雷尼尔山的第一个欧洲人是乔治·范库弗上尉。他在1792 年为英国绘制帕基特海峡的地图时看见雷尼尔山,将其描述为“高险陡峭、白雪皑皑的山峰”,并以他的一位朋友里尔·阿德迈隆·皮特·雷尼尔的名字为此山命名。其实,邻近的印第安部落早就知道此山,并称其为“塔荷玛”,意思是“上帝之山”。雷尼尔山高度为4323 米,远远超出周围1800米高的群峰。从西雅图能看见数百座山,但当人们提及“那座山”的时候,人人都能知道指的就是雷尼尔山。一个多世纪以来,雷尼尔山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在1888 年登上顶峰的约翰·穆尔盛赞这座山具有“辽阔的、像地图一样的景致”。雷尼尔山的早期登山者之一贝利于1886 年写道:“从山顶四望,是令人难忘的雄伟和宽广。1500米以下的景色都隐没在雾海之中,只有较高的山峰探出,如海中浮岛。</p> <p class="ql-block">皑皑冰雪覆盖下的山峦,红花和绿草,蓝天和青山</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可爱土拨鼠在给登山者们加油鼓劲呢</p> <p class="ql-block">最高点在死火山雷尼尔山,周遭满是峡谷、瀑布、冰穴以及数量超过25个的冰河。休眠的火山常常笼罩在云里,每年为峰顶带来数量庞大的雨水与雪花,并且让周末许多前来观赏的游客无法看到神秘面纱后的峰顶。公园内有景色优美的高山草原、湖泊、瀑布和温泉,多花卉和野生动物,包含了古代森林与亚高山带草原等特色,是西北太平洋区的自然景致。雷尼尔峰是活火山,上次爆发于距今约七十万年前冰河时期,自古以来是当地印地安人圣山。冰雪肌肤在阳光中闪耀,腰间缠着黛青色的雾气和云朵,象女王一样高昂的头,俯视着周围俯首称臣的群山。云雾飘散中,整座山峰会突然出现在不经意人们面前,远远看去,虚无缥缈皑皑白雪,淡淡虚无朦胧美色,极至淡写而犹似天使,绝美而不食人间烟火,犹如妖精一般地突然出现,然后又慢慢地消失,非常慑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登顶望远,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肩背婴儿车,手持登山杖,带着宝宝登上了4300米的雷尼尔山顶,这个母亲真的很牛逼、太伟大!</p> <p class="ql-block">雷尼尔山没有缆车,没有人工栈道,只有一条登山爱好者们踩踏出来的登山步道。如果你不小心偏离了登山步道,立刻就会有人告诉你:步道旁的小草不能踩踏!山上的原始植被不容易生长存活,每一个登山者都有责任保护好它们。</p><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风景如画,我们沿着这条登山步道,用5个小时坚持走完了全程,从登顶到下山抵达停车场,一路青山绿水,一路白雪皑皑,是一次完美的人生体验!</p> <p class="ql-block">山麓下是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山峰崎岖雄伟,森林林立,湖泊静谧动人,瀑布错落其间。冰川夏季消融的雪水,汇成湍急的溪流和倾泻的瀑布,水流声响彻山谷。山腹地带,林中小松鼠跑来跑去真是可爱,远远山谷里更可以看到成群的鹿在吃草及晒太阳,每到七、八月间,冰雪融化,野花盛开,漫坡红白蓝黄放纵恣肆,一片五彩缤纷美丽的花海。</p> <p class="ql-block">雷尼尔山真的很美,希望下次来能够与你相遇,我们共同目睹这座古老活火山的新生与变迁,谢谢您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