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于都滨江柳

灰鸽

<p class="ql-block">大概在十几年前,于都最早的一条像样的河边栈道,那便是汇金广场至长征第一渡主题公园这一段。当时为于都县城风景最美、人气最旺的休闲漫步地段。</p> <p class="ql-block">到此散步,最吸引我的不是栈道旁边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夜晚闪烁的霓虹灯,不是静静流淌的贡江水,也不是江对面的“鸟巢”体育馆,而是栈道旁一株连着一株的滨江垂柳,那细长柔软的枝叶最令我喜欢,它随风轻摇,摇出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每次行走于这段栈道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诗经》里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婀娜多姿的垂柳恰似傣族姑娘轻歌曼舞的身段。立夏之后,滨江栈道边的柳树更翠绿了,绿得那样耀眼,鲜明而可爱!无数的柳枝垂落在栈道的路中间,如沐浴后少女披肩的秀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怎能不叫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自古文人爱柳吟柳,比如唐代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代白居易的“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代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但我觉得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最为精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新颖别致,把柳树写得那样生动传神,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我虽不是文人,也不是诗人,却也偏爱柳,爱她的妖娆,爱她的柔弱,爱她的娇羞。我觉得于都滨江栈道旁的每一株柔柳堪比一位江南女子,她的美貌温婉独特,风情万种,最能激发人们的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滨江柳从不寂寞,陪伴她的有静静流淌的于都贡江之水,有矗立江边的双帆纪念碑,有早晚来这里休闲散步的市民,以及慕名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滨江柳爱听清晨此起彼伏的悦耳的鸟鸣,爱听健身者们的大声吆喝,爱听漫步栈道市民的家长里短,爱听年轻人对未来的展望,甚至爱听情侣们柳树下约会的悄悄话……</p> <p class="ql-block">一条渔船正从河的下游缓缓驶向上游,滨江的垂柳以欢快柔美的舞姿迎接,当渔船渐渐消失在于都河尽头,恋恋不舍的注视渔船的渐渐远去,直到它消失在江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当年八万六千多红军集结在于都河畔,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时候的滨江柳是否默默的目送红军的远征呢?</p> <p class="ql-block">如今,滨江柳美化了于都,点缀着于都的一江两岸,见证了于都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在栈道边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同时,与勤劳朴实的于都人民一样,尽情地享受和平年代祥和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林仁辉,笔名灰鸽,乡村小学教师,于都县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和手机记录生活的美好点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