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绍兴柯岩鉴湖鲁镇景区</p><p class="ql-block">柯岩风景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绍兴柯岩风景依托千年越文化,彰显绍兴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利用八百里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鉴湖景区,展现了绍兴母亲湖“昔日”的风采,凸现了绍兴特有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的丰富内涵。</p><p class="ql-block">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柯岩、鉴湖、鲁镇和香林四大景区。</p> <p class="ql-block">柯岩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古越人谓常绿乔木、树枝树干为柯,古时在柯山上有以树枝为梁为柱以竹为壁的驿亭,称为柯亭。斗转星移,柯亭被移建到柯桥成为一个著名景观,柯山也在历经千年的开山取石后消失,然而留下的云骨和石佛成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大书法家米蒂惊叹于云骨的奇秀,在下方摆茶观赏数日不愿离去。南宋陆游曾留有《柯山道上》诗句,明代祁彪佳、潘守城等在此处建有别业庭院,坐拥一方胜景。</p><p class="ql-block">绍兴名人辈出,如果说鉴湖水代表着流淌千年的江南文脉,那么柯岩的雄奇代表着这座屹立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坚忍气质。</p><p class="ql-block">游柯岩,赏石景,能窥见绍兴深埋于心底的不屈灵魂。</p> <p class="ql-block">自三国以来因历代开山采石造就了众多石壁、石宕等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隋唐年间,祖孙三代石匠历经百年相继开凿而成的奇石“云骨”和精雕而成的弥勒石佛。</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随着自然景观的点缀和宗教文化的介入,加上文人墨客的点染,到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其中有展现石景的弥勒佛像、云骨、七星岩、蚕花洞,又有展现鉴湖水景的五桥步月、南洋秋泛等景致,是一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交融的旅游资源宝库。</p> <p class="ql-block">天工大佛</p><p class="ql-block">柯岩天工大佛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应在柯岩采石鼎盛时期,据清雍正、乾隆年间俞虹考证郡志“晋永和时,居民凿石成佛”。而另据明清时期其他名人考证,有晋、三国、隋三种说法,即便取最晚的一种说法隋开皇时期,天工大佛也至少有140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云骨-天下第一石</p><p class="ql-block">云骨上宽下窄,底围最薄处不足一米,看似弱不禁风,实际采石工人巧妙的将重量集中于垂直线上,可谓精妙采石技术的一种体现。根据清代沈肇梅《云骨题记》所记载“太初孕,赤乌辟,削峻铲阜磐不竭”,在吴大帝孙权年间(公元238-250年),柯岩云骨这一天下第一石就已经开辟出来,距今有18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古采石遗址</p><p class="ql-block">据明朝祁彪佳在《越中图事记》中记載,柯岩古代采石遗址至少已有2500年历史,最早为越大夫范鑫为建造古越国都城时开始采掘。</p> <p class="ql-block">普照寺</p><p class="ql-block">柯岩普照寺据记载始建于唐代, 距今一千多年,在柯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以唐代建筑风格重修,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仿唐建筑。古代采石场因技术落后,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故采石工和家属多信奉佛教祈求一家老小平</p><p class="ql-block">安,而普照寺和天工大佛的存在,为他们的心灵带来慰藉。</p> <p class="ql-block">七星岩</p> <p class="ql-block">三根石柱代表着儒、释、道,黑与白代表着善与恶。</p> <p class="ql-block">鉴湖景区</p><p class="ql-block">鉴湖景区,建湖1800多年。唐代诗圣李白云: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诗人陆游高吟: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明代杂家袁宏道遗咏: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清代齐召南诗赞: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坐落在柯山脚下的鉴湖景区为鉴湖的一个主要部分,面积1.47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48.7%,建有四大景点,即东汉笛亭、南洋秋泛、五桥步月、葫芦醉岛。它既能与柯岩景区连缀一起,山水兼容、岩湖互衬,又可单独成景,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古纤道</p><p class="ql-block">古纤道是鉴湖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p><p class="ql-block">古时水上运输主要靠航船,航船的动力除了船夫用橹浆摇,就是纤夫在岸上背着一条纤绳拉。河面较宽且主航道在河心,就必须建造这样两边都是水的纤道。纤道所用石料多采于柯岩,为青条石、青石板,故有“白玉长堤”的雅称。</p><p class="ql-block">岁月的风雨,纤夫的脚板,把一块块青石板打磨得光滑如镜,也将时光的颜色深深地留在了青石板上。它的有幸保存,让我们能够感受先人的伟大与才智,知道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一群身背纤绳的男人,在这儿佝偻着背脊走过。踏上纤道,体会“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绝妙意境。</p> <p class="ql-block">鲁镇景区</p><p class="ql-block">2003年,绍兴柯岩风景区将鲁迅小说中虚构的“故乡”还原成实体小镇,构成鲁镇景区。它是以源远流长的越文化为底蕴,再现了《祝福》《故乡》《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环境,以及旧时水乡绍兴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其间乌瓦粉墙的台门、店铺,千姿百态的石桥、栏杆,纵横交叉的小河、水巷,飞檐挑角的戏台、庵庙,依傍鉴湖一河两街的传统建筑风格,形成了“人家尽枕河,楼台附舟楫”的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陈半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鲁迅笔下的人物雕塑</p> <p class="ql-block">柯岩鉴湖鲁镇景区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柯岩的奇石嶙峋、鉴湖的波光粼粼、鲁镇的人文气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鲁迅笔下的世界, 感受水乡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