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4日一早成都下起了大到暴雨,我们经过及时沟通后还是冒雨开始了一车4人自驾漫游川西高原的计划。之前,我提出的理小路和格聂两个主要目的地之外,包括党岭和色达等其它地方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尽量多玩几个地方,大家一致同意,老张还专门拟了一个路线图。尽管当天雨越下越大,但大家还是满怀期待地踏上了旅途。</p> <p class="ql-block"> 当天计划住毕棚沟,以便第二天用一个整天游玩全程98公里的理小路。因现在从成都到理县已是全程高速,在薜城吃完午饭还很早,便临时决定去近年新开发起来的离薜城26公里远的避暑胜地孟屯河去看看。那里也有三位同行者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孟定河谷里的民宿,听住在这里的成都朋友介绍。这样的民宿从成都包接送5天一轮,收费才330元,还真是便宜。当然,七、八月份会逐渐涨价的。</p> <p class="ql-block"> 今年,这里建成了“理小路零公里”的标志,给这条网红道路又增加了一个明显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一队从成都来的年轻人摩托车队也在这个三岔路口等待后面的队友以免走错。就在我们拍照的短时间里,就有多个摩托车队前往毕棚沟理小路方向,看来,理小路也成为了年轻们喜欢的摩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天住在了毕棚沟景区大门前约一公里的一个住宿点。记得十多年前,从理小路零公里到景区大门的五、六公里区间几年还没有什么房子,而现在,这里已形成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宾馆和民宿,接待游客的能力大增。</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天气很好,应是一个大晴天,我们冒雨前来算是节约了一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 楼下的小花园景致吸引了我们进去小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向理小路进发,好天气给我们带来了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在毕棚沟景区大门口,两位骑行者也准备向大门右边的理小路进发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按去年的这张路线图进入理小路景区。</p> <p class="ql-block"> 理小路沿河谷行走。路边的村庄开始建起了不少民宿酒店。</p> <p class="ql-block"> 道路两边的房子都打造得十分漂亮。随着理小路旅行热的到来,也会给沿途带来经济效益。</p> <p class="ql-block"> 沿途风景不借。</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红石逐渐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高原的好天气、山里清新的空气,云雾缭绕的风景真让人心情大好,大家对今天的景色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 在路边的小溪边大家第一次下车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了上山的第一段叫凉台沟的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盘旋爬山路。</p> <p class="ql-block"> 上到了凉台沟台阶后,大山景色扑面而来,高高的雪山还有一些积雪,高山瀑布清晰可见,我们好像进入了真正的大山。</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路边已被栅栏围住,一个缺口边巳建起了停车场。去年在这里的路边草地旁有一条溪流风景不错,拍照的人不少。可能现在成为了上山后的第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这个景点小了点,还是到前面大一点的海子沟停车场去停车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 按旅行图标注,这里应是凉台沟景点区域。这个途中较大的停车场每辆车收费10元,并有公厕,今年又增加了不少烧烤之类卖吃的小摊点以及这个拍照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小溪流。</p> <p class="ql-block"> 小木桥。</p> <p class="ql-block"> 前往瀑布途中的密林。</p> <p class="ql-block"> 去年没看到瀑布,这次专门来看看这个离小木桥约200米的小瀑布,还有点像我支边的云南瑞丽的莫里瀑布,只是小了些。</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红石头。</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我急着想去到大梁湾棚子沟去看看和爬爬山。</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出现了一个大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近有一个“红石滩越野基地”的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停车场边拍了两张照片。发现这里正在河滩搞施工,估计是正在建新的服务台或是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虽然看上去河流对面有一些红石滩,但好像要走过去也有些困难,目前也没有人往河对面走,不知是否施工期间已禁止前往对面?</p> <p class="ql-block"> 我没来得及多想,只想我们要抓紧时间早点赶到大梁湾棚子景点去看看红石滩沟和爬一下山,我们便又继续往前赶。</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往山上前行。</p> <p class="ql-block"> 回头看见红石滩,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山沟。</p> <p class="ql-block"> 如果能进入这个红石滩区域去走走,拍到的红石头照片和景色肯定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直到汽车开到了这里,才发现我要找的大梁湾棚子景点怎么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理小遂道长7030米,海拨3800米。(何宜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等我看到了这里理小遂道的进出口,才发现我要找的大梁湾棚子景点已经走过了!原来,因景点的名称改变,让我误认为我要看的大梁湾棚子景点还没到,又因季节的变化造成了我的错觉:我没看到印象中的雪山和红石滩相连的景象,也没看到海子,因而误以为景点还在我们的前头。</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去年十月份第一次来理小路在大梁湾棚子时拍到的景色。秋季的景色的确比夏季的景色更为漂亮,更为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 穿过海拨3800米的理小遂道,就来到了属小金县的大二普营地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整个理小路全程最受欢迎的景区和网红打卡点。沿途也建起了许多为游人服务的停车场点和各种饮食的摊点小店。</p> <p class="ql-block"> (去年秋天在路边栏杆缺口拍到的照片)。 我们去年十月份第一次来时,在理小遂道里就开始堵车,一直到景区完都没能找到停车的地方,只在车上拍下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去年十月份大二普营地下雪时的景色,也相当于冬季的雪景。真是不同的季节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色啊!</p> <p class="ql-block"> 初夏的大二普又是另一番水草丰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道路旁搭建成的小吃店一条街,为游客们提供了必要的餐饮需求。</p> <p class="ql-block"> 大二普的旅拍店。</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二普游玩后继续赶路前往结斯冰川。</p> <p class="ql-block"> 到达结斯冰川支线后,在这个民宿宾馆前被封了路。这里的工作人员告知,上级通知各小景点因安全因素全部封闭不得前往,何时开放另行通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离开。</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了路边的一个藏寨向花村时便开进去游览一下,并准备在此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 村口有一个用整齐的薪柴堆砌成的厨窗墙,让薪柴堆也成为了一个装饰品,这个创意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 路牌向游客标示了村庄的各个小景点。看来这个村庄已是政府刻意打造的一个旅游村庄。</p> <p class="ql-block"> 别斯滿这个特别的名称究竞是什么意思?我查了一些资料后才知道:别斯满文化源于18世纪清乾隆时期的历史交融。1749年和1770年,清廷两次出兵平叛大小金川并在小金建立别斯满屯,满族文化随之传入嘉绒藏族聚居区。当地藏族英雄木塔尔率屯兵征战获赏满族服饰,促使嘉绒藏族吸收满族裁制与刺绣技艺,形成独特的文化融合体。九十年代获得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结合了满族文化的嘉绒藏族服装:结斯滿服装。</p> <p class="ql-block"> 结斯滿服装的工艺也上了墙向游人展示。</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民宿应是村里最大的游客服务建筑。</p> <p class="ql-block"> 底楼的餐厅规模也不小!</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喂有一些梅花鹿,我们也转到鹿苑去看看这些圈养的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中的火锅模型应表明了这里的餐饮特色吧!</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与对面休息的村民聊天中得知,这个村是2015年政府新建的村庄,主要安置附近不宜居高山上散居的藏民。每套两层楼房采用一个标准,200多平米,宽敞实用。现在村民靠山吃山,收入全靠挖虫草、松茸和民族手工艺,生活基本上没有问题。真没想到,村民们竟然能靠山吃山就能维持生存,这让我有点意外。</p> <p class="ql-block"> 虽然街道基本上没见有游人,但我们在这家掛有“中餐”小牌的民居中吃上了午饭,还吃了一份当地的名叫石格菜的野菜,味道也不错。相信,随着理小路游人的增多,村民的生意会遂渐好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村庄的另一头,见建有更多楼层的新建筑,估计是专门为游客服务而建的民宿宾馆和餐馆等。一位身穿民族盛装的妇女走过来,我立即接下了快门。</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没有一个宽敞的停车场,甚至还建有一个很现代的蓝色地坪蓝球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途经沃日土司官寨,在这里小歇参观一下这个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后继续向小金县行驶。</p> <p class="ql-block"> 到达这座山脚下沃日河边的小金县城时,今天98公里的理小路就算全程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沿着沃日河谷向丹巴县方向行驶。在此之前,由我开车期间便没有拍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 此为350国道,近年由国家将几条围绕着大熊猫保护区的国道统称为熊猫大道后,好听又好记,也为发展旅游增添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 小金县盛产苹果、这里把苹果也做成了模型向游人展示。</p> <p class="ql-block"> 丹巴美人谷的美名杨天下,这个标有丹巴美人谷的碉楼更是让游人心动和增添了对这片土地的美好遐想!</p> <p class="ql-block"> 老张开车换我休息后,我便拿起了手机随拍路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小金河的水流汹湧,水流量很大,让人担心雨季大雨时会对两岸的道路造成冲毁。</p> <p class="ql-block"> 但这里的村民却在这不大的岸边整理出了这么平整精致的农田,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勤劳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一块大广告牌上写有"地球之花 美人丹巴”几个大字。刚看到时并不知其缘由,时至今日才弄明白,丹巴被称为“地球之花”是指大金川河、小金川河、勒布扎河与牦牛河四条河在丹巴县城汇聚在一起后形成了大渡河,从上空看来这个丹巴县城就犹如一朵五掰花朵,这样的地貌可能地球上绝无仅有,故而称丹巴为地球之花。</p> <p class="ql-block"> 这条经过了沃日镇的小金河已称为沃日河。沃日河边的藏寨建筑也非常现代化了。沃日河的水流量很大。它的下游将在丹巴县城与金川河合并后改称为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 沃日河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几幢漂亮房子外竖有“斯古拉肉类加工厂"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 沃日河边的藏寨新房。</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河边新建的藏寨房也是整齐划一。</p> <p class="ql-block"> 经过沃日河畔的半扇门镇。红五星装饰门的学校竟是一所中学。</p> <p class="ql-block"> 墨尔多山镇路边的寺庙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来到了丹巴县城。</p> <p class="ql-block"> 丹巴县城临河大道正在施工改善路面状况。</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来到了离县城7公里的全国4A级景区丹巴藏寨。住在一位学美术名叫罗布的藏族年轻老板的罗布客栈。这位年轻老板因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热情收留了一批武汉顾客而受到了武汉客人们的好感和记恩,武汉来的客人都愿意到他的客栈留宿。</p> <p class="ql-block"> 在罗布客栈的楼观景平台上,几乎可看到甲居藏寨的全貌,傍晚时分的甲居藏寨显得是那么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后的惬意和放松。</p> <p class="ql-block"> 此时,罗布客栈墙边的鲜花正盛开,我们也衷心祝愿罗布的客栈像鲜花一样,充满活力,越办越好!</p><p class="ql-block"> 完 </p><p class="ql-block"> 2025.7.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