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青春写真</b></p><p class="ql-block"><br></p> <h3><strong>黄乐玥,1996年9月出生,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学学士。现为杭州采荷第三小学语文教师,近年来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方面多次获得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strong><br></br></h3></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让文字永驻青春的容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张紫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年!</p><p class="ql-block"> 浓缩着她从青涩走向成熟;</p><p class="ql-block"> 凝聚着她从浅薄走向深刻;</p><p class="ql-block"> 聚焦着她从启道走向阳光;</p><p class="ql-block"> 折射着她从柔弱走向坚强。</p><p class="ql-block"> 这三年正是乐玥同学用她的文字叩开心扉,用文字定格时光,用文字立体青春的三年。我充满几多回味和欣喜,不禁赞扬——美哉青春!壮哉青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乐玥同学选择新的学习和生活起点,背起行囊来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读中文,我曾有过和她一次交谈,大概意思是读中文要学会写作那才是真正不负学业。时过三载,从她渐渐变得老练和精美的文字中,我体会到当时她的微微颔首和一声“嗯”,其实于内心已经确立努力目标,显示在求学道路上的行动是坚定的,文字传递而来的力量正是向周围的人自我证明励志的价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灵与物质世界的碰撞,那些思维火花闪动肇始于参观和游览温州的名胜古迹,令乐玥同学有不一样的感受,随着视线的移动,她把持续投入身心、深深的体验孕育成文字并流诸笔端,糅合着来自杭城的学子视界、情怀的文字,划出她的青春风景线。</p> <h3> 写作需要功力,功力不深,笔头就软——软塌塌的,也挺不起一个人的脊梁——学习和生活都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她如是认为也如是践行,并许下心愿,以自己勤劳之手不断叩开求学深造之门,寻迹瓯越文化,凝结成文字让它永驻青春的容颜,挺起进取和担当的青春脊梁。</h3></br><h3> 三年后乐玥同学送来她的新作《她梦》专集。她的文字在震动我时,内心为之觉得诗意的栖居在青春曼妙的时代,像引你进入鸟语花香、繁花似锦的园地,似一针洗涤我平庸的还原剂,凭添了生活的景致和诗韵。文字的光芒逼人眼睛,衍化成一词一曲的生命歌会,我领受着这份俨然披上天使翅膀的浅唱低吟,更多的是沐浴着久违了的青春洗礼,而满载一身星光——致礼青春。</h3></br><h3> 乐玥同学由原先无意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向唐诗宋词的诵读,现代文学经典研究,几年来的阅读和写作,生活和磨砺,在她青春蓬勃时刻,以她的文字抒写了切入生活,追求精神成长的思考。</h3></br> <h3><strong>《她梦》黄乐玥著</strong></h3></br> <h3> 她的文字,我以为,自有兰质蕙心,字词之间构架的容量,你是不能一眼而过的,密密的粘性需要潜心的会意。文字的密度和容量大并不代表简单的信息堆积,读着乐玥的文字不至于使人逼仄、压抑,这是她在文字的间隙留下许多的“眼”,文字之间的跨度腾挪出许多空间,足够使我们在阅读时候,容得下品味,恰到好处的跳跃感而不失于支离。有的文字一气呵成,很难想象她那柔弱的手居然能挥动这么多力量,驾驭着文字,驶向青春的圣地。这许是春春的张力撑出的绚丽天空——在书案前,温婉的灯光铺开,这些文字列了队阵似的,行走在广袤深邃的夜色,我十分愿意和她一起向着文字顶礼膜拜——致敬青春!</h3></br><h3> 乐玥同学喜欢看电影、尝美食、爱旅游,凡是能以青春名义的兴趣和生活,都在她的书中满载万紫千红般的春色和诗意,显示普通的不同一般——普通,作为人们普通的生活项目,大家的爱好都好像不分彼此,也不见得什么曲高和寡,但不同一般的是,她却用文字记述了感受和观点,将光影、风味、盛景赋以关注人生、人性和对精神家园的寻求,用她一颗纯净的心,崇尚简约抑或绚丽的文字色彩,拒绝打赏式的平庸,于我们像是时光回流,且通过她的文字和色彩,让我们产生对往昔无尽的回望,总能满载一船星辉而归。</h3></br><h3> 据我所知,乐玥同学除了平时写作,还师从温州名家俞磊兄学习作文教学,牺牲休息日,来回二十余公里去做实习生,为的是能在将来实践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为未来的学生启蒙习作。学生时代已有明确的职业意识,且是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向度,殊为可贵。青春可以挥霍,也可以珍爱。学生年代与其躲在象牙塔里自我抒怀,不如走出书斋,融进生活为青春立标,使得自己的青春照见现实意义,也许这正是乐玥同学从她所读过的锦绣文章中汲取了营养和理想的力量。</h3></br> <p class="ql-block"> 品读乐玥同学富有朝气而又能抒发自我性情、细腻而颇为大气的文字,我也由此时常陷入诘问:我是否一步步走向平庸?在巩固一些内心泛起的思绪,照应现实生活,趋于规律以致文字是一种训练时,思考总显示在浅表层面,或者就是干脆地条件反射般判断出来,于是警觉自己身陷迷城,无不处于炼狱——表面依然平庸,内心仍有挣扎,奋力一搏地祈求心灵蝶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变数很多,今天的写作并不意味将来从此走上文学之路。自我积蓄能量的技能获得,都会以它独有的方式作用在自己想要的生活,都能端看出未来人生的积极态度。在人生的驿站,必然重建新的生活内容,也由此可能舍去自己的一些“曾经”,在幽微的通道和它的转角处,秉持青春时期的就已经秉持的“烛光”,在自己的新转向时,照见自己,穿行于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春不易,生活不易、人生不易。在我读着乐玥同学的新著《她梦》,自问是否趋于平庸之时,或许已在她的身上寻到了答案——那我们何不为拥有品质的活力青春而再次礼赞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17年6月5日 下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年11月18日再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b>张紫梁,浙江温州人,副研究员。作家、诗人、篆刻家。著有《今夜无诗》《匠心斯印》《大熔小铸》散文集,并在温州书城、温州图书馆举办品书会、签售会,专集被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温州图书馆、温州大学图书馆收藏。举办过《你和我曾经年轻》个人诗歌朗诵分享会。</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9sKWeY272BntqVhMlLMW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