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流火,蝉鸣初起,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悄然而至。《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虽言“犹小”,但小暑的到来,如同奏响了盛夏的序曲,让天地间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小暑,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故称“小暑”。小暑期间会迎来三伏天,随着7月20日入伏,高温、高湿天气将频繁出现,因此俗话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有以伏计日法,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中的“伏”就是指“伏邪”。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小暑过,每日热三分。”为了应对三伏天“炎值”过高,怎样过小暑也有很大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小暑至,伏将始。炎热的天气最怕寒邪入侵,人体出汗多,消耗大,但也不可过度贪凉。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饮食上多注意,营养均衡,不食寒凉,多喝温水,也可减少很多疾病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唐朝文学家元稹曾对小暑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p> <p class="ql-block">小暑时节,天地仿佛被点燃。太阳高悬天际,毫不吝啬地挥洒着炽热光芒,空气里蒸腾着灼人的热浪,柏油马路在阳光下微微发亮,连风拂过脸颊都带着烫意。草木却在这热浪中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树木枝叶愈发繁茂,层层叠叠,在阳光下闪耀着浓绿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粉白的花瓣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蜻蜓不时点水而过,泛起圈圈涟漪,为燥热的夏日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清凉。在民间,小暑有着独特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小暑过后,人们迎来头伏,包饺子便成了重要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在《消暑》中写道:“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在燥热的夏日里,诗人以平和的心境寻得清凉,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令人向往。陆游的“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则生动地描绘出小暑时节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的景象,让人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小暑是一年中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节。它虽然带来了炎炎暑气,却也孕育着丰收的可能。在这炽热的季节里,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夏日的独特魅力,在蝉鸣与荷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清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