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紫竹院占地广阔,水面占三分之一面积,与南长河和双紫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三湖两岛一堤的巧妙布局,以及以竹为景、以竹取胜的独特设计,使得整个公园在淡雅清秀中透露出幽静别致的气息,仿佛大自然的杰作一般。这三个湖泊分别是澄鲜湖(也称大湖)、南小湖和北小湖,两个岛屿则为青莲岛和明月岛,从东到西穿过整个公园的是一条西堤。难以置信,究竟是谁搬来了西湖一角,让孩子们在画中荡起双桨?沿澄鲜湖垂柳的倒影婀娜多姿,衣香人影剪在飞跨湖面的红桥上。</h1><h1> 春夏秋三个时节,澄鲜湖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湖面如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随着季节的转换,映照着周围景色的变化。在微风吹拂中,湖水微澜,湖面的波纹变成丝绸上的褶皱。不过当风雨大作时,浪花翻滚,白雨跳珠,澄鲜湖也会演出“变脸”的一幕。环绕大湖的树木花草,尤其是袅袅柳丝,增添了“小西湖”独有的绚丽色彩。</h1><h1> 湖中有青莲和明月两岛,岛上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游客休闲的好去处。其中青莲岛被碧波莲湖环绕,由梅莲虹三桥与山体相连,岛上松竹滴翠,中间有一片树木和灌木丛自成的小岛屿,形成岛中岛的清幽景致。水面种满了荷花和睡莲,红情绿意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h1> <h1> 双紫渠是一条不加修饰的原始溪流,逶迤而行之。轻盈细巧的竹丛及杂草夹岸生长,水面的暗绿色调与周围葱郁的竹草融为一体,常有水禽戏水,以鸳鸯居多,杂有绿头鸭,悠悠扬扬地友好伴游数十米。溪流潺湲地顺流而下,溪流中泛着黄苇、枯草、败叶。双紫渠最精彩的一段在公园南门,两岸竹荫覆盖下的溪流显得分外深邃,阳光穿过竹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犹如一幅神秘而美丽的油画。</h1><h1> 流经紫竹院的南长河又称“慈禧水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一幅水清、景美、传统文化与自然美景和谐交融的生态画卷。一条位于公园西南角的西堤(又名之堤画景),是“三湖两岛一堤”景观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堤将整个公园隔成两块,南为三湖中的南小湖,走过跨越南长河的越波桥,北是颇具江南韵味的园林——筠石苑。仿佛是一条清澈的流水穿过心脏,将《富春山居图》撕成两张,三湖两岛位于河的一边,彼岸是竹石野趣的风光。</h1><h1> 走进筠石苑的艺术世界,堆堆乱石雕塑出混沌景象,满目竹叶溢出快乐的泪,“玉兔窜竹林”捉着迷藏。石门石径石筑的假山,石书石画石建的诗房,风吟“石”诗引草木朗诵,雨洒“石”字令溪涧激荡。纵然没有石林的光怪陆离,却有小巧玲珑的石景风光,还有两座冥然兀坐的石神,如同阿诗玛和阿黑在面对面地对唱情歌。</h1><h1> 紫竹院以“竹、水、禅”为魂,以竹为景,以竹揽胜,竹影摇曳,江南梦回,被誉为北方的“小竹海”、“华天第一竹苑”。这里的竹子郁郁葱葱,翠绿欲滴,走在其中,如置身于蜀南竹海,景色壮观。竹林中条条小径曲曲弯弯,仿佛走进王维诗中的画廊,缝隙中阳光洒下断章残句,等着我的足迹去联成诗章。竹林深深不知走向何处,看不到前面的诗和远方,沉醉于人寰外的清幽恬静,我听到了隐隐传来的一阵阵笑语朗朗。</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