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篇~2025年6月

行者:巫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中段,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创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1月20日,德格印经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川藏公路十八军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雀儿山隧道北侧,是川藏公路十八军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于2021年8月正式开放。该纪念碑与张福林烈士陵园、无名女烈士墓地等共同构成完整的红色纪念体系。 ‌</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旨在纪念1950年代十八军将士在雀儿山段修筑公路的英勇事迹。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五十三师一五九团在极端环境下施工,张福林等3000余名军民为此献出生命。张福林在爆破作业中牺牲后,其遗物中包含5包菜籽,他曾计划将蔬菜种子播撒在高原。 ‌</p> <p class="ql-block">  雀儿山隧道‌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的重要交通工程,位于雀儿山山岭下,是川藏公路317国道的关键性穿越工程。线路全长12.997公里,主洞长度7079米(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p><p class="ql-block">‌ 原雀儿山路段因高寒缺氧、路面狭窄(冬季积雪厚度达1.5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被称为“川藏第一险”。隧道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7年9月26日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  玉隆拉措‌(又名新路海)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雀儿山下的冰川堰塞湖,海拔4040米,以其绝美湖景和深厚文化内涵被誉为‘西天瑶池’及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倾心之湖’。</p><p class="ql-block"> 玉隆拉措地处横断山脉雀儿山东麓,川藏公路G317南侧,南北长5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大深度达15米。作为我国最大的冰川终碛堰塞湖,其水源主要来自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湖尾流出形成措曲河源头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昌台大草原的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由阿秋仁波切于1985年创建。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女性出家修行地。主体为女性修行者(觉姆),数量超过2万名,男性僧人(扎巴)则居住在觉姆区对岸的扎巴区。‌‌</p><p class="ql-block"> 觉姆岛(由昌曲河环绕的小岛)实行严格的性别隔离制度,男性不得踏入岛内。</p> <p class="ql-block">  甘孜格萨尔王城是以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主题打造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东南部,占地1455亩,2019年正式开放,融合文化展示、湿地休闲、草原体验等功能,核心建筑森珠达孜王宫还原了格萨尔王征战史诗。</p> <p class="ql-block">  格萨尔王城建于史诗中“霍岭大战”遗址之上,是甘孜县最大的产业扶贫与文旅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2020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其设计以格萨尔生平为主线,分为文化区、湿地休闲区、草原体验区和史诗观光区四大板块,形成藏式建筑景观集群。</p> <p class="ql-block">  G350国道1314公里处打卡地,位于甘孜州炉霍县。</p> <p class="ql-block">  墨石公园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与卡玛村交界处,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甘孜州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康北民俗文化旅游线的起点。墨石公园景区由于地形独特、构造复杂被相关专家学者是称为“地质学上的百慕大。</p> <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八美土石林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7年7月,土石林景区更名为墨石公园并正式开门营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墨石公园内的狐狸</p> <p class="ql-block">  雅拉雪山观景台‌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高海拔观景平台,以近距离观赏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和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的景观著称。‌‌</p> <p class="ql-block">  雅拉雪山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交界处的一座神山,主峰海拔5820米(部分资料称5884米),属大雪山山脉,藏语名“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被《格萨尔王传》列为藏区四大神山之一,享有“第二香巴拉”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丹巴甲居藏寨‌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一处著名藏式村落,以其独特的嘉绒藏族建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9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墨尔多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雍仲本教的神山,嘉绒藏族文化中心,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海拔5105米。</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寨的藏民独立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建立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成立于1936年,由麻孜·阿布(马骏)担任师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支以少数民族命名的成建制部队。 ‌</p> <p class="ql-block">  达维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于1935年6月12日至14日,地点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 ‌1935年,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达维镇相遇。此次会师标志着两大主力红军首次战略转移阶段的会合,为后续北上抗日奠定了基础。 ‌</p> <p class="ql-block">  斯古拉神山(又称四姑娘山)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由四座连绵雪峰组成,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是四川第二高峰。 ‌</p> <p class="ql-block">  理小路‌是四川省阿坝州境内连接理县与小金县的全长94.8公里的高原景观公路,因其浓缩川西精华风光被誉为“四川版独库公路”。2024年6月全线贯通,通行时间由5小时缩短至1.5小时 ,打破理县与小金县隔山不通的历史,兼具交通功能与旅游属性。</p> <p class="ql-block">  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 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在国道317路旁,距成都市192公里,距理县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p> <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羌寨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汶川城区16公里,成都139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遗址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地震纪念场所保留。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该校受损严重,但仍是映秀镇伤亡比例最小的区域之一。</p> <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遗址大门正对主教学楼,该教学楼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至今仍有19位学生和2位老师的遗体埋藏于废墟之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