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由于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游客日渐增多,现在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才能如愿入宫。晚上20:00点网上放票。</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天安门广场进入,走过金水桥,就来到了故宫的午门。</p> <p class="ql-block">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房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考察故宫有房间8707间。</p> <p class="ql-block">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我们从南面的午门进入故宫。午门并非是传说中的斩首之处,明朝的斩首处是在西四牌楼,清朝则是在菜市口的刑场。</p> <p class="ql-block">午门是北京故宫的正门,位于北京故宫南北轴线上,平面呈“凹”字形,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p> <p class="ql-block">故宫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放。</p> <p class="ql-block">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举行国家大典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午门后,首先看到的第一座建筑就是太和门。在明朝,皇帝就在这座大门处理日常政务,御门听政。文武官员有本启奏,无本退朝。</p> <p class="ql-block">太和门前有五座桥跨越内金水河,被称为内金水桥。</p> <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的太和殿广场有三万平方米,可以容纳7万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百姓称作“金銮殿”的太和殿了。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比如新皇登基,迎娶皇后,状元放榜,命将出征或冬至元旦万寿节大典等。</p> <p class="ql-block">近观太和殿,里面的“建极绥猷”匾是乾隆御笔,典出《尚书》。“建极”意为建立中正治国准则,“绥猷”指顺应天道安抚百姓,合称“立法治国,体顺民性”。</p> <p class="ql-block">如遇到下大雨天,就可看到太和殿前的天龙吐水的壮观景象。狮子是皇家的看门神兽,太和殿前的这对铜狮是故宫里最威武霸气的一对。</p> <p class="ql-block">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之前小憩之处。皇帝在此等待吉时,从后门进入太和殿。中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出自《尚书·大禹谟》,强调执政者需恪守中庸之道。</p> <p class="ql-block">保和殿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殿堂~殿试的考场,也是三大殿的最后一进殿堂。</p> <p class="ql-block">故宫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p> <p class="ql-block">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们居住的正宫。</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是前朝和后寝的分界线,过了这道门,才是皇帝和后宫佳丽三千居住生活的地方。也皇帝上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乾清门前的狮子耳朵垂下,眼睛上的睫毛很长,把眼睛遮住一半,嘴巴张开,舌头内卷。从乾清门进去就是后宫,垂耳垂眼的狮子是要警示后宫的娘娘、嫔妃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p> <p class="ql-block">乾清宫~紫禁城后三宫的首宫。这里居住过明朝的14位皇帝,也是清朝的康熙、雍正皇帝前期居住过的地方。雍正皇帝后来搬去了养性殿。从此以后所有的皇帝不再住这里,乾清宫成了处理政务的场所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乾清宫~皇帝的寝宫正门。上面的“正大光明”四个大字为顺治帝题写,源自《周易》,寓意帝王应行天地正道。皇帝写下立太子的秘密诏书后,就藏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p> <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位于宁寿宫,分为三个展室:养性殿(第一室)、乐寿堂(第二室)、颐和轩(第三室)。</p> <p class="ql-block">养性门</p> <p class="ql-block">宁寿宫养性殿,清朝雍正及后任的皇帝居住的殿堂,皇后则居住在坤宁宫。</p> <p class="ql-block">宁寿宫乐寿堂的匾额“与和气游”的意思是:皇帝的恩德要像祥瑞的风和气一样无处不在,即“皇恩浩荡”之意。</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图玉山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1781年再发往扬州雕刻,1787年玉山雕成。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是故宫不容错过的十大珍宝之一。这座巨型玉雕,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达5吨。</p> <p class="ql-block">故宫内穿清朝服装旅拍的格格们还真不少,给人时光倒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p> <p class="ql-block">永寿宫离乾清宫和养性殿都非常近,住在这儿的嫔妃应该是得到皇帝宠幸的。据说乾隆的生母、电视剧里的甄嬛就在永寿宫居住过。清朝末期,永寿宫沦为库房了。</p> <p class="ql-block">颐和轩原为乾隆帝退位后的休憩场所,兼具宗教活动功能。现为故宫珍宝馆第三展室,陈列清代皇家礼器、佛教文物及宫廷陈设,如金嵌珍珠宝石塔、金累丝嵌珠宝塔等。</p> <p class="ql-block">颐和轩</p> <p class="ql-block">颐和轩的匾额“太和充满”,意为“天下太平,政通人和”。</p> <p class="ql-block">故宫中的珍妃井位于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因光绪帝的宠妃珍妃而得名。珍妃因支持光绪帝的变法主张而得罪慈禧太后,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p> <p class="ql-block">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始建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p> <p class="ql-block">阅是楼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在畅音阁大戏楼的北侧,阅是楼为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观戏处。</p> <p class="ql-block">故宫里随处可见的大缸就是预防火灾备用的,它们是故宫的消防系统。</p> <p class="ql-block">宁寿门,皇极殿</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宁寿宫的正殿,作为乾隆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皇极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625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直贯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侧面。</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内部悬挂着慈禧太后题写的匾额“仁德大隆”,寓意仁德精神的至高弘扬,是明清帝王治国理念的具象化体现。</p> <p class="ql-block">故宫宁寿宫区域的九龙壁堪称九龙壁艺术的巅峰之作。这座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琉璃照壁,是乾隆皇帝为退隐后居住的宁寿宫区所建。壁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整体由270块琉璃构件拼接而成。九条巨龙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腾跃。</p> <p class="ql-block">目前中国现存有三处著名的九龙壁,分别位于北京故宫、北京北海公园和山西大同,每一处都堪称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后三宫两侧排列的东、西六宫,仿佛是迷宫一般让人转晕了。</p> <p class="ql-block">故宫建筑的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象征皇权;屋脊装饰脊兽,体现威严与避火寓意。</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里古木参天,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内的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p> <p class="ql-block">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堆秀山位于御花园东北部,山北依宫墙,高约10米,山顶建有御景亭。山体用太湖石堆砌。</p> <p class="ql-block">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从北边的神武门离开故宫。</p> <p class="ql-block">故宫宁寿宫区域的九龙壁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故宫九龙壁全景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