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号下午培训:洞察数字化教学趋势,赋能教育育人变革

雷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6日,有幸聆听肖芳顺老师《数字化教学趋势——从技术赋能到育人变革》的讲座,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国家战略引领,明教育数字化方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开篇,肖老师阐述国家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的演变,2020年“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到2021年“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 、2024年持续深化、2025年聚焦数智赋能,能清晰看到国家推动教育数字化的步伐。而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之举。这让我意识到,教育数字化并非简单技术应用,而是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人才培养转型的战略抉择。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虽身处基层,也需站在服务国家战略高度,理解并融入这场变革,利用国家搭建的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为农村学生输送优质教育内容,响应国家育人使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技术深度赋能,重塑课堂教学生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技术赋能课堂”环节,拓宽了我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认知。肖老师展示的智能教学工具,让我看到技术如何构建开放、互动、高效的课堂新生态。以往教学受限于资源和环境,课堂形式相对单一。如今,借助数字化技术,可打破时空限制,引入名家语文教学视频、经典作品数字化资源,让学生接触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技术推动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这要求我在语文教学中,更注重利用技术激发学生主动性,比如借助在线互动平台,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分享感悟、开展线上诗词接龙,提升参与度,让技术真正成为教学创新的助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聚焦素养提升,锚定师生成长核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主任强调“师生素养提升”在数字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引发我的强烈共鸣。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数字素养已成为师生必备能力。于学生而言,具备数字素养才能更好适应未来学习与生活;于教师,需提升数字素养以更好运用技术开展教学。比如,要熟练掌握教学平台操作,利用数字化工具精准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数字资源辅助语文学习,如利用在线词典、数字图书馆拓展知识,让数字素养培养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推动模式变革,重构教育教学体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聚焦“教学模式变革”,揭示数字化带来的系统性重构。这不仅是教学方法调整,更是教育理念、课堂结构、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的全面变革。在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模式,探索新范式。比如,尝试项目式学习,利用数字化工具,让学生围绕“家乡文化传承”主题,通过线上调研、数字故事创作等方式开展语文实践,培养综合能力。同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结合数字化平台数据,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素养发展等多维度评价学生,适应数字时代育人需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肖老师的讲座为我指明前行方向。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我将深刻理解其内涵,把握趋势,提升自我数字素养,积极投身教学实践变革,借助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机遇,为农村学生打造更具活力与质量的语文课堂,在数字化浪潮中为新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携手开创教育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