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6日,新田县国培(2025)举办“Deepseek等AI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应用”专题培训,宋见林教授围绕AI技术与教育融合展开深度分享,为教师带来前沿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 25, 25);">干货满满:AI教学应用全解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见林教授以DeepSeek为例,详解AI在教学中的核心功能:输入课程主题,AI可秒级生成含重难点、教学法、互动设计的完整教案;资源整合上,能精准筛选适配素材,解决备课耗时难题;通过分析作业、考试数据,还可为学生定制学习方案,并自动批改作业、输出学情报告,辅助教师科学决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教授剖析了AI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技术架构,结合“文心一言”等案例,展示其跨场景应用能力。政策层面,他提及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教育AI的推动作用,强调AI正构建从语言理解到逻辑推理的完整能力体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实战检验:技术落地成效显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时,宋教授演示将AI应用于课堂。比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借助AI教案搭配音频、动画,学生理解效率大幅提升;作文批改时,AI快速标注语法错误、分析结构,帮助教师节省时间,聚焦个性化指导。针对AI学情报告指出的“写作逻辑弱”等问题,教师开展专项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明显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理性思考:明确人机协同定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践中,教师们达成共识:AI是高效工具,但无法替代教育的人文内核。面对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课堂突发情况,教师的临场引导、情感关怀无可替代。未来教学需以教师为主导,实现人机优势互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展望未来:技术赋能教育公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及发展方向,期待AI平台整合更多优质资源,为薄弱地区学生拓宽视野;运用智能语音、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同时通过教学数据分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培训,为AI赋能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在宋见林教授的指导下,教师们不仅掌握了实用技术,更明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向。随着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正迎来新机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