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魄民族脊梁——陕西壶口瀑布随想

家在五柳堂

<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垂秦地裂塬台,万壑惊雷鼙鼓来。</p><p class="ql-block">浪浊空排浮日月,澜狂雪卷走龙腮。</p><p class="ql-block">千秋浩气浇肝胆,一脉精魂下九垓。</p><p class="ql-block">谁起脊梁成伟岸,且持长练踏歌回。</p><p class="ql-block"> 2026年7月6日,我们学校毕业年级一行十二人前往西安研学,翌日得间驱车五个小时赶到壶口镇,意在近距离触摸壶口瀑布,感受黄河精神的伟力。</p><p class="ql-block"> 平时也常在电视上看到壶口瀑布,也懂得由此衍生出的民族之魂,但总归是有些抽象。今天, 站在壶口瀑布面前,震耳欲聋的轰鸣如万马奔腾,裹挟着千年的沧桑与力量,直击心灵。那一刻,我终于读懂,黄河为何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奔涌的不仅是水,更是镌刻在民族血脉中的魂魄与脊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浑浊的河水自天际倾泻而下,在壶口处骤然收束,如千军万马被勒紧缰绳,却又迸发出更磅礴的力量。飞溅的水花腾起数丈高的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架起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那彩虹并非江南细雨后温柔的点缀,而是在黄涛浊浪间倔强生长的希望,是磨难与壮美交织的奇迹。每一滴水都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泥沙,那是岁月的馈赠,是历史的沉淀,更是黄河孕育生命的见证。它们历经千山万壑,带着厚重的记忆,在这里以最壮烈的姿态,诉说着华夏大地的过往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河是一部流动的史书。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它便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它时而温柔,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璀璨的农耕文明;时而暴怒,泛滥成灾,考验着先民们的智慧与坚韧。但无论顺境逆境,黄河始终以它的雄浑与包容,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就像壶口瀑布,面对悬崖的阻挡,没有退缩,而是化身为磅礴的力量,一往无前。这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从古代抵御外敌入侵,到近代救亡图存,再到现代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却始终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有着黄河般的魂魄,有着直面困境、破茧重生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河更是民族脊梁的象征。它不似长江的婉转灵秀,而是以粗犷豪迈的姿态,彰显着力量之美。壶口瀑布那雷霆万钧之势,恰似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挺起的脊梁。它见证过盛唐的繁华,也目睹过战火的蹂躏;它承载着百姓的欢笑,也流淌着离人的泪水。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黄河始终昂首向前,永不低头。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岸边,看着壶口瀑布奔腾不息,我们更能感受到这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面对发展道路上的重重挑战,中华民族依然保持着那份坚韧与自信,以黄河般的气势,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开壶口瀑布时,耳畔的轰鸣仍在回响。那是黄河的呐喊,是民族魂魄的激荡,是脊梁挺起的铿锵。它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丢失骨子里的那份倔强与坚韧。因为,我们是黄河的儿女,黄河的魂魄,永远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火炬,黄河铸就的脊梁,永远是支撑我们屹立不倒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返程时,正遇上景区在搞《黄河大合唱》演出,碰巧今天恰值卢沟桥事变八十八周年,心潮起伏,难以自已……这滚滚东逝的黄水所孕育的精神,承载的魂魄,挺起的脊梁,越发的清晰,越发的具体!</p><p class="ql-block"> 同行者,文正建阁智辉军凯亚琳小班陈程敬远志晨文莉亚南,是以记之。</p>

黄河

壶口瀑布

脊梁

魂魄

中华民族

挺起

力量

民族

坚韧

壶口